飾物類語言的禮儀
飾物類語言禮儀指通過服飾、物品等非語言符號表達一定的思想和情感意義的禮儀行為。一種是由服裝、飾物、化妝美容等代表的禮儀,一種是通過各種物品代表的禮儀。
服飾和物品作為一種非語言符號,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有意無意地通過服飾和物品傳達著一些特定的信息,或反映社會的精神風貌,或代表著自己的審美情趣,或體現(xiàn)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等等。這些非語言符號或多或少、或有意或無意地傳遞著社會的禮儀要求和規(guī)范,而且在社交禮儀功能上具有很強的演示性。
首先,服飾和物品昭示著社會風尚。任何時代的社會風尚均可以在服飾和物品中尋找出它的影子,可以說服飾和物品是一個時代的象征和縮影。比如“十年動亂”時期,中國人民是清一色的灰藍色的服飾海洋,在我們父母輩的影集里我們就可以直接采擷到那高度集中的服飾樣本:藍色的中山裝和灰色的春秋衫,對開黃軍裝和白襯衫。在那個時代,這是一種革命的美的標志,同時也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人們不愿顯山露水的心理特征。恰恰相反的是,改革開放以后,人們的服飾正如那燦爛的山花和雨后的彩虹,艷麗而又多變。人們不再滿足服飾保暖遮羞的功能。人們從多彩的服飾中重新尋回了失去的自我,人類的個性在服飾中得到了渲泄,社會的風尚在服飾中找到了自己應有的位子。其次,服飾和物品是一種情感的象征。每一種服飾和物品均可表達特定的情感。比如宴會上人們穿著晚禮服,婚禮上新娘的禮服,人們在追悼會上穿的喪服,婚禮上送的鮮花和清明上墳時所送的鮮花,均代表特定的情感意義。再次,服飾和物品是一種對美的演繹。誰也不會把不美的衣服披掛上身,誰也不會把不美的禮品贈送給別人。人類在采用或?qū)徱暷撤N服飾或物品時,總是因為它本身內(nèi)在的美而選擇了它,比如醫(yī)生的大褂,白色是純潔和無瑕的,這象征著醫(yī)生的職業(yè)也是崇高的,于是乎白大褂就成“白衣天使”的一種美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