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月5日降準0.5個百分點,業(yè)內解讀來了
中國人民銀行1月24日宣布,中國人民銀行將于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1月25日將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并持續(xù)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wěn)中有降。
央行2月5日降準0.5個百分點,業(yè)內解讀來了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1月24日下午在國新辦發(fā)布會上表示,從2月5日開始正式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將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大約1萬億元。
他表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仍然有足夠的空間,央行將平衡好短期和長期、穩(wěn)增長和防風險、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關系,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jié),為經濟運行創(chuàng)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huán)境。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之前,1月25日央行將先行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同時將繼續(xù)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的穩(wěn)中有降。
當前國內經濟正處于恢復向好階段,宏觀政策有望適度發(fā)力,加強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jié)。業(yè)內專家普遍認為,當前降準有空間且有必要,有利于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tài)勢。
“總體而言,本次降準的時點和規(guī)模均較大超出市場預期,體現出央行支持實體經濟修復目標非常明確?!敝行抛C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從操作方式上看,人民銀行負責人提到運用存款準備金工具、“預告降準”的情況并不少見,但在新聞發(fā)布會上直接宣布降準相對罕見。2022年4月以來的4輪操作中,央行單次降準幅度收窄至0.25個百分點,而本次降準幅度擴大至0.5個百分點。本次降準落地后預計流動性環(huán)境將進一步改善。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降準和再貸款降息同步宣布。此前雖然也有降準+定向降準的操作方式,但降準+定向降息的模式很少見,顯示出當前央行貨幣政策追求精準有效的基調。業(yè)界分析,在“人民銀行將強化貨幣政策工具的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jié)力度”的訴求下,本次降準或不是本輪寬貨幣周期中的最后一次總量操作。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此前表示,按照“靈活適度、精準有效”的要求,貨幣政策仍有較大的降息、降準空間,這有利于降低企業(yè)運營和投資成本、居民的購房成本以及降低金融機構的經營成本。
降準即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資金,金融機構按規(guī)定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降準后,意味著商業(yè)銀行被央行依法鎖定的錢減少了,可以自由使用的錢相應增加了。
2023年,人民銀行兩次降準、兩次降息,優(yōu)化房地產金融政策等大招也接連出手,有效激勵金融機構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投入,配合國債增發(fā)、“三大工程”加快推進等宏觀政策組合拳,進一步提升經濟穩(wěn)步回升的可持續(xù)性。
上一次降準是在2023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于2023年9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zhí)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4%。2023年首次降準是在3月,人民銀行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zhí)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降準是什么意思?
央行降準的意思就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由商業(yè)銀行向央行繳納,具有強制繳納的特點,能夠預防擠提等風險。假設原來的存款準備金率是25%,那么客戶在商業(yè)銀行存1000元,商業(yè)銀行就必須交250元到央行,剩下的750元可以往外貸款。如果存款準備金率下降至20%,客戶在商業(yè)銀行存1000元,商業(yè)銀行只需交200元到央行,有800元可以往外貸款。央行降準意味著商業(yè)銀行用來放貸的資金就會增加,可以賺取更多的利息,同時金融風險也會增加。
央行降準意味著什么
央行宣布降準的意思就是: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就是指商業(yè)銀行為了應對投資者取款和清算時候準備的資金,商業(yè)銀行每年都要將一部分資金存放到央行,這個資金就叫做存款準備金。
比如說:原本的存款準備金率為7%,意味著100萬存款,商業(yè)銀行要放3萬去中國人民銀行,而如果說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點,此時本要存3萬變成2萬,多余的1萬商業(yè)銀行就可以用于貸款。
所以下調準備金率,是寬松的貨幣政策的體現。反之如果是上調,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意味著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代表著商業(yè)銀行要將更多的頭寸存放到央行,這樣流通中的貨幣就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