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家庭教育文獻綜述
在我國按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出來的應試教育,在西方形成了注重培養(yǎng)個人能力的素質教育,二者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我們能否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開創(chuàng)出一種更合理、更趨于完美的教育模式,是人們都在積極探討的問題。而家庭是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最主要場所,對其日后良好習性的養(yǎng)成和智力開發(fā)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對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的比較,希望從比較中能得到一些對中國家庭教育的提升有所幫助。下面由學習啦小編帶領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家庭教育文獻綜述
篇一:中西方家庭教育差異文獻綜述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異文獻綜述
【關鍵詞】中美家庭教育教育觀念 教育方式 教育結果
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當孩子放學回家后,家長們一開口就會問:“你在學校聽老師話了嗎?你的家庭作業(yè)做完了嗎?”而孩子總是對這樣的問話習以為常甚至相當反感;然而,在美國,孩子放學回家后,家長們會問:“你今天在課堂上問了哪些問題?”孩子總是興致勃勃地向家長們講述自己問的問題,如果讓老師為難的話,還會感到很有成就感。這也許只是一個很典型的事例,不足以說明中美家庭教育的存在差異,那么以下將就教育觀的差異、教育方法及教育結果的差異做進一步深入的探討。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不同觀念上的差異
在美國,子女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屬于自己,他們有自己的喜好、選擇、隱私、交際圈。在我國,毋庸置疑子女是屬于父母的,一切得聽父母的;
在美國家庭教育的著眼點在于培養(yǎng)孩子具有適應各種環(huán)境和獨立生存能力的人。美國家庭十分重視孩子從小的自身鍛煉,諸如勞動鍛煉、堅強意志的鍛煉、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等等。父母對子女是有限責任,父母不會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來,反而孩子還必須承擔一些家務勞動。如擺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孩子可以自己打工掙錢,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給錢。
在中國家庭教育的著眼點在于孩子將來有出息,父母對子女照顧是無限責任:從孩子出生到孩子成年,家長幾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來,做飯、洗衣服、打掃房間、陪讀,雙休日都搭在里面了。當父母在做這一切的時候,做得心甘情愿,我們一輩子的希望就是孩子能有個好前途、好發(fā)展,一生能在順境中度過。
父母對孩子的有限責任教育:一是讓孩子懂得自身的價值。二是讓孩子懂得必須自己管理自己。三是幫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們賴以立身處世的牢固的社會準則———尊重和守紀。
二、中美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同
觀念不同必然導致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美國從鍛煉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出發(fā),對孩子的教養(yǎng)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進行。這一般反映在兩個方面:第一,家富而不奢,美國家庭經濟條件多數(shù)優(yōu)于中國國民的家庭,但他們對孩子的零用錢都有嚴格的要求和規(guī)定。第二,嚴教而不袒護。美國人對孩子的缺點錯誤絕不聽之任之,更不袒護,而設法教孩子知錯改錯。
三、中美不同的家庭教育結果
由于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同,其結果也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同。中國式的傳統(tǒng)教育是手把手的,用極其精確的裝備和耐心來指導孩子并且有著精確的目的性。中式教育讓孩子們學到的更多的是技術,而不是由孩子們自己內心發(fā)出的情感而成的藝術。這也就是在中國隨處可見神童式的優(yōu)秀的兒童藝術家——漂亮的畫作,鋼琴演奏,小作家等等,但卻很少能在他們長大之后見到他們的優(yōu)秀作品。
而西方的教育是散養(yǎng),發(fā)揮天性,任其自我探索,自我創(chuàng)造,西方的孩子們都被鼓勵大膽的探索然后逐漸掌握傳統(tǒng)的技術,他們標榜創(chuàng)意創(chuàng)造力和獨立性。因此他們大多數(shù)都具有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很強的自立能力、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本事
中國的老師們擔心的是如果孩子們不早早掌握好技術的話,他們將來就掌握不好了;而西方的教育者們擔心的則是如果不在孩子們小的時候交給他們創(chuàng)造,這種火花將永不再出
現(xiàn),技術則是可以以后再學習的。
從以上比較中得出啟示:我們要借鑒美國家庭教育的寶貴經驗改善、提高我國的家庭教育。
篇二:關于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文獻綜述
學生姓名:
系:
文獻綜述 專業(yè)班級:職 稱:
2013 年12月6日
題目名稱: 院任課教師:
關于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文獻綜述
一、家庭教育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
家庭教育是一個常用的概念。研究者們對這一概念有各種不同的定義和界定。多數(shù)人把它界定為: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中自覺地有意識地對未成年子女或其他年幼者實施的教育和影響。這一界定告訴人們:家庭教育的教育者主要是父母,還可能是祖父母等年長者;受教育者主要是未成年的子女,還可能是孫子女等其他年幼者;教育環(huán)境是未成年子女或其他年幼者生活于其中的家庭;而家庭教育與家庭環(huán)境影響的本質區(qū)別,在于前者是自覺的有意識的,而后者是自發(fā)的,無意識的。
廣義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一個人在一生中接受的來自家庭其他成員的有目的、有意識的影響作用;狹義的家庭教育則是指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之前,由父母或其他家庭長者對其所施加的有意識的教育。當今世界教育發(fā)展的事實表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庭教育有增強的趨勢。
(二)國內外的界定
隨著家庭教育研究的不斷深入,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斷深化,1985年鄭其龍等編著的《家庭教育學》把青少年家庭教育解釋為“是家長對子女的培養(yǎng)教育,是整個教育的組成部分或分支”。由于當時對家庭教育的研究極為欠缺,所以并未明確給出家庭教育的定義。在《家庭教育學》一文指出:“青少年家庭教育是指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即由家庭中的長者(主要指父母)對子女實施的教育和影響。”這個定義說明了家庭教育的組成人員及其不同地位。
葉立群(2003)在《家庭教育學》中提出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家庭的教育功能在不同方面可能表現(xiàn)出強化或弱化的趨勢。但只要家庭存在,家庭的教育功能就不會消失。可見,家庭教育是家庭的永恒功能。3
2000年陳建強研究員主持的《21世紀初上海家庭教育發(fā)展預測研究》課題采用了如下家庭教育質量指標:家庭德性質量;家庭智能質量;家庭審美質量;親職教育和親子教育質量。駱風在《20 世紀90 年代以來我國家庭教育研究進展綜述》一文中從四個方面表述了青少年家庭教育概念的基本內涵的演進,這些都是對青少年家庭教育概念內涵與外延發(fā)展的重大突破。
張文新在《青年發(fā)展心理學》中進一步研究了積極青少年發(fā)展觀(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Perspective,PYD)自20世紀90年代出現(xiàn)以來迅速推動了發(fā)展心理學知識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其中發(fā)展資源框架(The Developmental Assets Framework)是研究者進行深入探討與應用研究的一個重要模型。發(fā)展資源是指一系列能夠有效促進所有青少年獲得健康發(fā)展結果的相關經驗、關系、技能和價值觀。1
對于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國外也有著不同的見解。家庭教育,在美國通常稱為家庭生活教育。夸美紐斯稱之為母親膝前的教育。在美國,長期以來人們把青少年家庭教育稱作青少年家庭生活教育,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學者大都認為,青少年家庭教育就是青少年家庭內部的事情,是對家庭成員進行家庭中的角色與責任的教育,以使每個人承擔自己的義務,保證家庭的和睦。70年代之后,美國有的學者強調青少年家庭教育應當增進人際關系,如萊溫認為青少年家庭教育是“增進家庭生活并協(xié)助個人更加了解各種人際關系中的自己的一種教育方案”。 80年代后期,美國學者更傾向于把青少年家庭生活教育當成全面提升人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手段,如達翎指出,青少年家庭生活教育就是“透過個人與家庭其各層面環(huán)境資源間的互動狀況,來保存及改善人類生活品質。
楊志華(2007)《文化價值觀視野中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較研究》中提出在家庭教育目的上,中國家庭教育由于受到群體本位意識的影響,強調個體與整個家族的聯(lián)系,因此,在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上傾向于家庭本位,并形成了要求孩子通過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和技能而“成才”的教育目的。美國家庭教育由于受到個體本位意識的影響,在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上傾向于個體本位,并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在家庭教育內容上,由于受不同的成功觀的影響,中國的家庭教育注重對孩子進行功利性的文化知識教育,而美國的家庭教育注重對孩子進行生存和社會實踐教育。在家庭教育方式上,群體本位意識和個體本位意識以及兩國不同的家庭觀導致了中美兩國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國的家庭教育方式為家長主導決定型,美國則為民主型。4 二、對青少年家庭教育內容的研究現(xiàn)狀
在青少年家庭教育內容方面,強調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強調家庭教育要培養(yǎng)青少年良好的行為習慣。如陳鶴琴在《家庭教育》中指出, 兒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長發(fā)展過程中起奠基作用, 他還提出了101條家庭教育原則, 提出了家庭教育的任務和內容是培養(yǎng)訓練兒童良好的習慣。
石軍(2012)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青少年家庭教育研究綜述》中通過對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青少年家庭教育方面文獻的研究,對青少年家庭教育領域的主要理論觀點進行了概括、梳理和總結,以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家庭教育研究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15郭燕(2012)在《青少年家庭功能、自尊與人際信任關系研究》中研究以青少年家庭功能為基礎,探討了青少年自尊、人際信任發(fā)展與家庭功能的關系。旨在為青少年家庭功能、人際信任研究提供更多資料,豐富國內這些領域的研究;同時幫助青少年及家長了解自身家庭功能、
17 人際信任的狀況,進行更好的自我教育和家庭教育。A.C.馬卡連柯(2005)
《家庭和兒童教育》家庭在親子活動、家庭教育關注、家庭教養(yǎng)方式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這直接影響到家庭青少年入學前的準備以及今后的發(fā)展。7
三、對青少年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合作的研究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存在著雙向互動的關系,兩者構成教育的主體,缺一不可,又不可分割。相對社會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直接作用于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影響是深刻而長遠的。
馬紅斌(1994)在《論社會干預青少年之家庭教育》中提到兩千多年前古希臘著名思想家柏拉圖在其傳世之作《理想國》中曾經寫道:“子女教育是社會的基礎”。一語道破了家庭教育的社會本質,閃爍著亙古不滅的智慧之光。20陸春(1996)在《社會變遷中青少年家庭教育問題的分析與思考》中提到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長及其社會化過程中至關重要已成為一種共識。從國內目前青少年家庭教育狀況來看,出現(xiàn)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新問題,其中尤以獨生子女、雙職工家庭子女和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最為突出,并已成為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嘗試結合社會學和心理學的有關理論就這些問題做一些分析與思考。19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于學校和家庭兩種教育力量緊密配合的意義有精辟的論述;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xiàn)和諧的全面發(fā)展,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fā),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中,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fā)生分歧。
田美玲(2012)《淺談學校與家庭在教育中的合力關系》提到社會教育是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并存的三個基本教育形式之一。家庭是個人社會化的第一個主要單位,學校是專門為社會化目的而設立的學習機構,社會作為社會化能力的實戰(zhàn)場是最為關鍵的社會化載體。三者盡管其實施主體有很大不同,但在總的教育任務與目標方面,一致性逐漸加強,各自承擔的教育內容、分別實施的教育方式也逐漸在各有分工的互補性的基礎上增強了支持性和融合性。14
四、對青少年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研究
青少年家庭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子女是父母的影子”,家庭的精神環(huán)境對子女的身心發(fā)展既有現(xiàn)身說法的直接影響,又有潛移默化的間接影響。父母與子女關系是最原始的人際關系,如果父母教育不良,如望子成龍心切,只批評不表揚,過分嚴格,易導致強迫人格的發(fā)展。楊曉莉,鄒泓(2008)《 青少年親子溝通的特點研究》中提出親子互不關心,彼此怨恨,互不理解,過分相互依賴,相互等價交換觀念支配等都會促使人格障礙的產生和發(fā)展。許多父母總是拿自己孩子的不足之處與別的孩子的長處進行比較,說自己的孩子怎么笨,怎么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8
齊芳(2010)在《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對策研究》中
論述了當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與家庭教育存在的脫節(jié)問題,并從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孤軍奮戰(zhàn)”觀念,缺乏有效的溝通協(xié)調機制,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受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制約,青少年家長的錯誤認識四個方面闡述了原因。最后提出當前家庭教育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16 陳文(2008)在《傳統(tǒng)家庭倫理思想與現(xiàn)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構建——兼論《弟子規(guī)》與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中談到傳統(tǒng)家庭教育中德育職能至上,重視個體自我教育和兒童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德育職能則逐弱化,出現(xiàn)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現(xiàn)象,導致個體人格的缺失。因此,建立新型的家庭教育模式成為必然。以《弟子規(guī)》為例,分析了中國傳統(tǒng)家庭倫理在構建現(xiàn)代家庭教育模式和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8
劉波在《走出誤區(qū)----教育孩子的100個誤區(qū)》中具體探討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盲點,用通俗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對青少年成長和學習中的很多問題做了闡述。6章國賓(2009)在《淺議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指出: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問題孩子”的背后往往
是“問題父母”。10丁瑜(2001)在《青少年家庭教育若干矛盾探析》一文中指出當前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中,作為教育主體的家長,在其家庭教育的期望水準、家庭教育的目標定位、價值觀念以及家庭教育的態(tài)度方法等方面,尚存在著一些與社會發(fā)展,時代精神相違背的新傾向。13
五、參考文獻
[1]張文新.青少年發(fā)展心理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6,66,19.
[2]葉立群.家庭教育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99.
[3]孟育群.親子關系與家庭德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213,269.
[4]楊志華.文化價值觀視野中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較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15.
[5]孟育群.親子關系與家庭德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344.
[6]劉波.走出誤區(qū)——教育孩子的100個對策[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125.
[7][蘇]A.C.馬卡連柯.家庭和兒童教育[M]. 麗娃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7,25.
[8] 楊曉莉,鄒泓. 青少年親子溝通的特點研究[J].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8(1).
[9] 石軍,謝永德. 工讀學校“問題學生”的成因分析與教育轉化[J]. 青年探索. 2012(01)
[10] 章國賓. 淺議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yè)學院學報. 2009(02)
篇三:優(yōu)化當代城市幼兒家庭教育的文獻綜述doc
《優(yōu)化當代城市幼兒的家庭教育研究》的文獻綜述
09級學前教育一班周素梅
前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國家政策的實施,我國的教育政策以及現(xiàn)狀也隨之有了很大的改變。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明天的希望。孩子的教育問題在當今時代仍然是個很受人們重視的問題,然而因為當今城市中的家庭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城市居民的經濟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隨之出現(xiàn)的問題也暴露出來,比如孩子的學習任務重,心理負擔多,厭學現(xiàn)象嚴重等等。與此同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便是很大的一個因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先教育孩子,首先要父母受教育,父母也要學習。?為了讓父母更好的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更好的教育幼兒。這里重點介紹當今城市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影響以及如何讓家長更好的教育幼兒,了解幼兒,讓幼兒更好更健康快樂成長的現(xiàn)狀和對策。
關鍵詞:城市、幼兒、家庭教育、現(xiàn)狀、對策
一、當代城市幼兒的家庭教育現(xiàn)狀分析:
家長對幼兒的教育側重點與過去都有很大的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注重知識的傳授多,而能力的開發(fā)少;知識的教育多,道德培育的少;注重書本的多,技能方面涉及的少;對幼兒物質方面注重的多,精神方面的少;身體關心的多,心理指導的少;特長培養(yǎng)的多,忽視全面發(fā)展的少;?造成以上種種現(xiàn)象的原因,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以下因素:父母對孩子的希望很大,家長大多存在攀比心理,并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中之龍鳳,很少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心里的感受,把自己的主觀愿望強加在孩子身上。同時給孩子報各種特長培訓班,而平時父母的工作很忙而且回到家都很累,回到家也沒有及時和孩子有一個交流學習的過程,孩子的父母大多數(shù)不了解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錯過孩子的最佳學習關鍵期,使得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上沒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各個孩子的發(fā)展水平不同,接受知識的能力也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更是不一樣。中國家庭的教育還存有大部分的教條主義,沒有得到很好的創(chuàng)新和提高。
二、國外幼兒的家庭教育現(xiàn)狀分析:
美國的幼兒園會定期舉行家長會,幼兒教師不向家長告狀,而是全說好話,挑孩子的亮點,盡量點出孩子的閃光點。而中國的現(xiàn)象則不同,家長最想知道的是孩子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其次便是孩子的缺點是什么,好改正達到完美。德
國的教育觀則強調:別把孩子的教育當負擔。日本更是不同,他們的教育模式簡潔概括為:繁簡有序。舉個例子,開學的時候,幼兒園會讓家長給孩子準備各種各樣的包包,有時候還讓家長自己做包包,而不是買的,用來裝各種各樣的物品。這讓許多家長感到麻煩繁瑣,但是卻有它獨特的教育道理。而在教育課堂上,他們與中國的教育模式也完全不同,他們的課堂上沒有我們這里幼兒園的識字課本,沒有音樂、數(shù)學、英語,我們不禁想問他們學什么?那答案便是很簡單的一句話:學著對人“笑瞇瞇”,學會說“謝謝”。?與此相比,我們的幼兒園教育趨向于小學化,這里不再復述其具體緣由,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長的強烈要求。由此可見,家長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對幼兒的成長起著很大的決定性因素。外國的家長對待小孩子的態(tài)度與中國的也不一樣,中國的家長們對孩子缺少鼓勵與肯定,缺少溝通與合作,家長的愛有時候也會變成一種善意的錯誤,中外文化的差別也導致了各國幼兒在各方面的不同。
三、優(yōu)化當代城市幼兒家庭教育的美好展望:
當今時代,城市幼兒家庭教育的發(fā)展仍然有良好的愿景。首先它的經濟條件和地理位置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前提,為實現(xiàn)教育的資源優(yōu)化配置提供一個好的基礎。中國科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王極盛先生對進兩年的全國135 名高考狀元進行調查得出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問題。全國有70%的高考狀元來自普通家庭,并且有20%來自比較貧窮的農村家庭。這些狀元家庭中,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很高,父親是高中以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3%,母親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1%。由此可見,成龍成鳳主要不是父母的條件,而是家長對自己孩子龍鳳的定位,家長的影響對孩子的發(fā)展仍然起著主導的作用。同時讓孩子了解父母,理解父母,這顯得更為重要。城市中的家庭大多是小康家庭以及超越小康家庭的經濟實力,這可以為孩子的發(fā)展可以提供一個經濟保障。并不是只有貧窮的家庭才會出現(xiàn)勤奮好學的學子,比如富蘭克林的家就十分富裕。當今社會科技的高速發(fā)展,市場上出現(xiàn)了很多的高科技產品,比如諾亞舟學習機、單詞學習機等等產品,這些對孩子的學習都是有幫助的,家庭條件好的可以給孩子買兒童讀物,豐富孩子的視野。城市家庭的父母大多數(shù)素質比較高,懂得為孩子著想,也舍得花錢,但是書或者學習機買來一定要用,不能買來就放在一邊。同時城市里也有很多現(xiàn)實的文明,可以讓孩子在公園里隨處可見的現(xiàn)象中懂得如何做人,比如和小孩子的
玩耍中需要怎么交往,在公交車上可以隨處學習到數(shù)字或者聽到語言,可以鍛煉孩子的口語能力。父母也可以在下班休閑時和其他父母進行溝通,如何教育孩子。父母也可以和老師進行合作,實現(xiàn)最好的家園共育。
四、實現(xiàn)良好家庭教育的對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簡單的闡述:
1、首先是父母自身方面。
父母要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明確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與位置,要知道自己的舉手投足的現(xiàn)象都會在孩子的眼中起著大小不一的作用。父母要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機構或者學校需要做好宣傳工作。同時讓家長知道家庭教育的七大原則,④即:(1)讓孩子體會自身的舉動帶來的后果。(2)承認孩子的感覺。(3)給予孩子正面支持。(4)緩和孩子急躁的脾氣。(5)把持底線(6)別打擊你的孩子(7)別想當然讓孩子按自己的成長曲線成長。同時,家長在平時生活中可以自己了解一些關于如何培育幼兒的知識,加強自身修養(yǎng)。家長要教育孩子,首先自己也要學習,通過看書或者雜志、網絡學習等等方式。
2、其次,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處理方面。
早期教育關鍵是教中有養(yǎng),養(yǎng)中有教,教養(yǎng)并重,為孩子營造既健康又安全快樂發(fā)展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中家長要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和空間,不能一直約束孩子的行為,要注意懂得和孩子之間的溝通藝術。⑤父母要隨時給孩子以鼓勵和表揚,支持孩子的正確的做法,提高孩子的學習和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情緒強加于孩子身上,因為這無形中會給以幼兒心理上的傷害,幼兒的心理是十分脆弱的。父母要為孩子的學習生活創(chuàng)造溫馨和新奇,不能單調乏味,更不能沉悶,懂得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也是父母的一門必修課。除了環(huán)境方面,父母還要為孩子打造一份合理的飲食套餐,針對孩子的飲食,要做到營養(yǎng)均衡,符合孩子身體健康成長的特點。適時的帶孩子一起運動,豐富幼兒的生活還可以與孩子一起做一些游戲。同時游戲也可以間接的運動到讓幼兒學習或者運動的過程中。父母要正確處理孩子與其他幼兒的交往關系,不能一味袒護自己的孩子,這一點可以向西方的父母學習,懂得把處理權力交給孩子。
3、再次,父母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
走進孩子內心,是父母贏得孩子親近感的必要舉措。這要求父母不僅要寓情
于教,寓情于境,還要讓孩子學會感恩和愛,學會尊重和想象,逐漸知道做人的道理。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是孩子具有良好感染力的的榜樣。培養(yǎng)幼兒的愛好學問的興趣是教育的基石,家長要善于挖掘和發(fā)現(xiàn)與支持孩子的愛好。在不同的事件中對幼兒進行教導,讓孩子知道與別的小朋友分享快樂或者食物、玩具,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父母也要接納和關懷孩子的不良情緒,及時作出應對措施,智慧應對孩子的任性和耍賴等等行為,讓誠信在孩子心中建筑起一座豐碑。⑥讓孩子學會在犯錯誤時認錯并改正。父母有時候也要讓孩子順應天性,讓孩子開心的玩耍,其中接觸大自然便是很必要的舉措。同時要積極開發(fā)孩子的人際交往,在學習中優(yōu)化其記憶庫。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盡量保持微笑,笑容的魅力不容小覷,而父母們完全可以做到這點。親子游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也是很重要的,父母可以跟幼兒園的老師們請教或者自學,或者在閑暇時自主研發(fā),使得親子游戲多元化,與孩子一起互動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并讓孩子在玩中得到開心快樂的成長,同時還能達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效果。
4、最后,家庭與幼兒園的教育鏈接方面。
如何實現(xiàn)最好的家園共育,是當今幼兒園不變的主題。教育必須符合人的天性及其發(fā)展的規(guī)律。家長要定期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情況,就要與其他家長處理好關系,不能因為幼兒園里的一些小事件就讓孩子脫離幼兒園。家長要配合幼兒園老師的一些安排與活動,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方式,同時也可以互相監(jiān)督和合作。畢竟人無完人,家長也可以為教室的工作做出合理的建議。幼兒園應該設置有專門的家長區(qū)域,即家園天地或者家園欄,家園信箱等等方式,家長有什么需要或者意見都可以與學校有一個交流的通道。老師也不能只知道吩咐幼兒需要帶什么活動的材料,老師在家長接送幼兒時應該向家長說明帶材料是教學活動的需要,讓家長理解和支持,同時在家長的支持下,這也讓幼兒能更好的進行活動。學校的運動會或者節(jié)日,父母盡最大的努力也要到場,那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學校的親子活動父母也要積極參加。幼兒園教師的素質修養(yǎng)也需要提高,用德語智慧教育孩子,父母也如此。教師愛學生要愛到細微處,學會用美德占領學生的心靈。幼兒園要做好與家長的溝通與宣傳工作,及時給家長做各項工作的解釋,爭取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⑦
五、優(yōu)化城市幼兒的家庭教育小結。
兒童發(fā)展的時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而父母的作用則至關重要。父母正確的人生觀是打造孩子愛的基礎。家園關系中存在的不足父母要盡量克服,要明白家園關系的真諦在于和諧共生,互相支撐。⑧父母在各個方面加強和完善自己,同時在不同的領域正確教導孩子,老師在其中做好鏈接的橋梁,幼兒的明天將會贏來完美的曙光。讓我們一起呵護孩子,讓孩子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空間,讓孩子在環(huán)境中得以發(fā)展和飛躍。讓我們一起努力,爭取為孩子打造一個更好的未來。
六、文中標號前后內容源自參考文獻:
1、祝青主編,《家庭教育》2010年7-12期,家庭教育雜志社出版。
2、紀大慶主編,《為了孩子》2003年7-12期,上?,F(xiàn)代家庭雜志社出版。
3、祝青主編,《家庭教育》2002年1-6期,家庭教育雜志出版社出版。
4、程曉明主編,《早期教育》2004年7-12期,江蘇教育報刊實業(yè)有限公司印刷。
5、張彥春主編,《學前教育》2010年7-12期,北京音像教育報刊總社主辦。
6、歐新明著,《學前兒童健康教育》,2003年6月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7、張萬祥編著,《德育智慧源何處》,2010年8月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出版。
獨生子女家庭教育文獻綜述
上一篇:動畫類英文文獻
下一篇:獨居老人養(yǎng)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