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怎么死的
李世民軍事才能卓越,助父統(tǒng)一中國,在位期間朝廷政治清明,開創(chuàng)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那么李世民怎么死的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李世民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李世民怎么死的
介紹李世民的文章比較通用的說法是因患痢疾而死,不過也有史家經(jīng)考證,認為李世民的真正死因乃是服食丹藥所致,太宗“服胡僧藥,遂致暴疾不救”,此說也有一些間接的史料為證,何況唐承魏晉之風,服食丹藥很流行,諸多唐帝均有此好。李世民服丹當非異事。
不過舍此之外,亦不乏第三種可能性,那就是李世民在貞觀19年征高麗之戰(zhàn)中因中箭受重傷,久治不愈,加之亂食丹藥導致身體更加虛弱,遂于三年另八個月之后終于駕崩了。
唐太宗李世民出生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他在位23年,于649年7月10日(農(nóng)歷五月二十六日)病死在翠微宮含風殿病逝。在他統(tǒng)治的23年中,對政治進行了很多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出現(xiàn)了“貞觀之治”的盛況。
公元626年,玄武門之變后的8月,唐高祖被迫讓位給李世民,第二年改年號為貞觀。李世民繼位之初兢兢業(yè)業(yè)、小心謹慎地治理國政。有一次,他問大臣魏征,何謂明君、暗君?魏征答道:“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要他兼聽各種不同意見,擇善而行。唐太宗非常贊同這個見解,并多方鼓勵和啟發(fā)百官們進諫,還定下制度,凡宰相入宮議事,諫官可以列席參加,隨時諫諍。在眾多有才能、有卓識的文臣武將的輔佐下,唐太宗不但平定了中原,降服了邊境的夷狄(少數(shù)民族),而且在政治、經(jīng)濟上實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
首先,他恢復了“均田制”,18歲以上的男子分田百畝,其中80畝為“口分田”、20畝為“永業(yè)田”。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nóng)民對土地的要求,促進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保證了國家賦稅的收入,并多少限制了豪強對土地的兼并。“均田制”為唐朝前期的富強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
其次,唐太宗推行了“府兵制”。府兵即衛(wèi)士,由政府從民戶中點集,21歲應征,60歲免役。衛(wèi)士平時務農(nóng),農(nóng)閑的時候集中在一起進行訓練。服役時要自備兵器資糧,分批輪流守護京城或邊境。一旦有戰(zhàn)爭爆發(fā),兵士們回兵府,由朝廷下令征集,交給大將統(tǒng)率。待戰(zhàn)爭結束以后,大將回朝廷,兵士回兵府。這種從農(nóng)民中征招,兵源比較有保證的兵制叫做“寓兵于農(nóng)”。這種做法既把部分軍需品轉嫁到農(nóng)民身上,減輕了國家的軍費負擔,同時,由于兵將不能長期相守,避免了有野心的將帥擁兵割據(jù)。
除此以外,唐太宗還注意減輕賦稅和徭役,大力提倡節(jié)儉,反對大興土木。
由于采取了這些有力的措施,唐太宗在位的20多年中,唐代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都發(fā)展到了空前的盛況,“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國內(nèi)一派繁榮的景象。邊境以外的一些部落都紛紛來歸附,各國商旅來往更是絡繹不絕。這時候的中國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強昌盛的封建國家,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貞觀之治”。
貞觀23年即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他的兒子李治即位,就是唐高宗。由于他沒有政治才能,懦弱昏庸,后來唐朝大權就漸漸落到皇后武則天的手中了。
是什么成就了唐太宗
從馬背取天下
識時務者為俊杰。唐太宗就是一個識時務的俊杰!晉陽起兵前,老謀深算的李淵曾對提出起兵反隋建議的年輕小伙子李世民說:今化家為國,或破家滅族,都由汝而起。而后世和現(xiàn)在的史家大都認為起兵是唐高祖李淵蓄謀已久的心思,并非李世民首謀,李淵的話只是對自己的掩飾和對后生的勉勵之辭。做這個翻案文章的關鍵證據(jù)出自溫大雅的《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該書封筆于李淵在位之時。論者咸謂此乃第一手資料,未經(jīng)太宗時的史官篡改。但是,誰又能保證當時人記當時事,不是取悅高祖的附會之辭呢?不管如何,18歲的李世民已經(jīng)察覺到天下可為,并堅定了其父起兵的決心,這一點應是無可置疑的。
無論是進軍長安途中清除河西肘腋之患,還是在平定山東、河北勁敵的戰(zhàn)爭中,李世民不僅身先士卒,作風勇猛頑強,而且運籌帷幄,指揮若定,以善用騎兵、善于集中優(yōu)勢兵力等戰(zhàn)術,經(jīng)常出其不意地打敗強敵,表現(xiàn)出杰出的軍事才能。在后來的敉平突厥與征服高昌的戰(zhàn)爭中,他都表現(xiàn)出雄才大略和遠見卓識。
但是,有一件事令這位梟雄心情難平,那就是他平定山東不久,河北地區(qū)在竇建德舊部劉黑闥的領導下再次舉兵,山東舊地,大體皆叛。倒是李建成采納魏徵的以招撫為主的懷柔政策,穩(wěn)定了山東地區(qū)。這件事幾乎是當年隋朝平定江南的重演。隋朝滅陳之后不久,出現(xiàn)反復,“陳之故境,大體皆反”。后來楊廣恩威并用,才穩(wěn)定了對南方的控制。
本朝的經(jīng)驗和前朝的教訓對于年輕氣盛的李世民轉變觀念影響很大,那就是不能完全靠武力征服天下!唐太宗即位后就宣布說:“朕雖以武功定天下,終當以文德綏海內(nèi)。文武之道,各隨其時。”(《舊唐書·音樂志》)這確是很識時務的看法!
經(jīng)歷從馬背到龍庭的轉變,唐太宗開始改變統(tǒng)治策略。他廣納賢才,表現(xiàn)得比任何一個前代帝王都重視文士。他在藩邸就招集了大批文人學士,設立文學館,館中著名的十八學士如房玄齡、杜如晦、于志寧、褚亮、姚思廉、陸德明、孔穎達、虞世南等都是一代英才。或以政治韜略見長,或以才學蓋世見用。同時,他還有天策府,安置隨己征戰(zhàn)的武將們。文臣武將,各得其所,對于貞觀年間的政治和文教事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太宗即位之初有一次關于治國方略的大討論:大亂之后,究竟是用重典懲治刁民,還是“撫民以靜”,與民休息?在關鍵時刻,這個縱橫疆場十余年的統(tǒng)帥做出了英明決策,他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貞觀政要》,下引此書皆不出注)因此,他推行以民為本的政策,輕徭薄賦,使民以時;關心民瘼,澄清吏治,為恢復瘡痍滿目的唐初社會與經(jīng)濟奠定了正確的治國之策。
治國與用人
唐太宗治國,有許多過人之處。其中尤以善于用人為世人稱道。他曾經(jīng)與大臣討論隋文帝施政得失。有大臣認為隋文帝是一個兢兢業(yè)業(yè)的君主,而太宗恰恰認為隋文帝之失在于不懂得放權,不信任臣下,有大事小事一把抓的毛病。他說:“以天下之廣,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劃,于事穩(wěn)便,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且日斷十事,五條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繼月,乃至累年,乖謬既多,不亡何待?”
敢于用曾經(jīng)反對過自己的人,反映了唐太宗的膽識。其典型事例是重用魏徵。魏徵在隋末詭為道士,初投瓦崗軍,曾效力于李密帳下,后歸依竇建德。所投皆為李世民平定山東時的敵對勢力。及竇為唐軍所破,又在太子李建成東宮效力,官至太子洗馬。他雖職位不高,卻自稱曾經(jīng)勸諫李建成在與李世民的爭斗中先下手為強。這樣一個幾乎處處與己為敵的人,李世民卻能愛惜其才而摒棄前嫌,委以重任。又如,范陽盧承慶父、祖皆隋官。貞觀中,太宗任其為民部侍郎和兵部侍郎并兼選舉,盧承慶自辭“越局”。太宗不允:“朕今信卿,卿何不自信也。”能夠團結曾經(jīng)是自己敵對陣營的人才,這對于唐太宗穩(wěn)定唐朝初年的政治局面,籠絡人心,減少反對派,具有重要作用。
用人如器,各取所長,不求全責備,反映了唐太宗的明智。他對于自己大臣的所長所短,了如指掌。如評長孫無忌,“善避嫌疑,應對敏速……而總兵攻占,非所長也。”評高士廉,“涉獵古今,心術聰悟,臨難既不改節(jié),為官亦無朋黨;所少者,骨鯁規(guī)諫耳。”評房玄齡、杜如晦,不善于理獄,不擅長處理雜務瑣事,長處是多謀善斷。說戴胄的短處是“無學術”,但敢于犯顏執(zhí)法。說博陵崔敦禮,“深悉蕃情,凡所奏請,事多允會。”總之,唐太宗懂得“人之行能,不能兼?zhèn)?。朕常棄其所短,取其所長”。(《資治通鑒》卷198貞觀二十一年)
克己與納諫
如果只是以上這些,唐太宗還只是眾多帝王當中的杰出者之一,還談不上超邁古今!
宋朝史家范祖禹評價唐太宗說,唐太宗本來是一個彪悍勇武之人,可是他能夠畏義好賢、屈己從諫,“刻厲矯揉,力于為善”。這幾個用詞值得深加玩味,用現(xiàn)代的話說就是要對道義保持敬畏,對賢者保持尊敬,不要固執(zhí)己見,要聽從臣下的諫諍,努力改過遷善。其總的意思其實就是朱見深總結的“克己”二字,即對自己的欲望、偏見保持克制的態(tài)度。“克己”才是評點太宗的點睛之筆!
最能體現(xiàn)唐太宗治國思想的文獻,首推吳兢所撰《貞觀政要》一書。這是一部帝王的教科書!該書的重心,無論是處理君臣關系,還是闡明帝王之道,其要害都是“克己”:
——“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人民的力量表示敬畏,所以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天子有道則人退而為主,無道則棄之??刹晃吩?”敬畏方能克己。
——“每商量處置,或有乖疏,得人諫諍,方始覺悟。若無忠諫者為說,何由行得好事!”忠言逆耳,有自知之明,方能接受諫諍,約束自己。
“克己”當然包括克制自己的物質(zhì)享受欲望。唐太宗自己就說:“朕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有嗜欲以成其禍。若耽嗜滋味,玩閱聲色,所欲既多,所損亦大,既妨政事,又擾生民……朕每思此,不敢縱逸。”從社稷蒼生的角度考慮,不敢放縱自己的口腹之欲、聲色之欲,這就是克己!這值得每一個位高權重者引為鑒戒。
一個皇帝要做到“克己”,前提是有自知之明。貞觀初,太宗曾經(jīng)用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例子說:“朕少好弓矢,自謂能盡其妙。近得良弓十數(shù),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問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則脈理皆邪,弓雖剛勁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猶不得其理,況朕有天下之日淺,得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猶失之,而況于理乎?自是詔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內(nèi)省,每召見皆賜坐與語,詢訪外事,務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唐太宗從自己對于弓箭的認識誤區(qū)體悟到自己對于治理天下缺乏經(jīng)驗與才識,因而需要訪問群臣對于治理天下百姓的意見,豐富自己的見識。為此,太宗對臣下說:“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藉忠臣。……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須極言規(guī)諫。”
魏徵可謂貞觀時期之奇才,魏徵之奇主要表現(xiàn)在他敢于向皇帝說真話——諫諍。進諫是中國古代政治生活中很特別的一項制度。國家設置了一批諫臣,其職責是給皇帝提意見,號稱“言官”。朝廷作出決策,必須先聽他們的意見,其他官員如果先諫官而言事,被視為舉事不當。魏徵向太宗進諫,前后200多條。魏徵不僅在唐朝以休養(yǎng)生息、注重教化的基本國策的辯論上,在廢除分封制度、完善郡縣制度的政治方針的施行上,提出正確的見解,而且在許多生活細節(jié)上,也給太宗以很好的規(guī)諫。特別要提到的是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這十條幾乎條條都是針對人性的弱點,告誡太宗在方方面面要約束自己。魏徵總是言人之所難言,即使太宗不能一下子全部接受,事后總能做出妥協(xié),克制自己的脾氣與欲望,從而成就了求諫納諫的佳話。太宗說:“(魏徵的)隨時諫正,多中朕失,如明鏡鑒形,美惡必見。”太宗還總結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千古名言。
克己與“帝范”
中國從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以來,就實行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在近代以前,廣袤的區(qū)域之間,各地經(jīng)濟聯(lián)系有限,而施行統(tǒng)治的通訊手段和技術工具都相當落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中央集權的皇帝專制制度,對于維護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和發(fā)展有其歷史作用。但是,這一制度有與生俱來的內(nèi)在缺陷,那就是缺乏制度化的權力約束機制。到唐朝始逐漸完善的諫官制度,對此可以說是一個補救措施。但是,諫官拿什么來說服皇帝呢?由商周時代的“天命”思想演變而來的“天意”有一定作用;孟子以來特別強調(diào)的“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民意)也有一定作用;東漢以來大行其道的讖緯及其流衍祥瑞與災異,也成為警示帝王行為的一種約束力量;宋代以后,祖宗之法又成為限制守成君王的一種規(guī)范工具。
但是,所有這些都不是制度化的約束手段。在皇帝制度下,本來就沒有一個制度化的對最高權力的約束手段。于是,皇帝的行為只能靠皇帝自己來約束。這就是皇帝制度中強調(diào)“克己”的重要性。范祖禹提出:“人主之所行,其善惡是非在后世,當時不可得而辨也。”皇帝是至高無上的權威,皇帝行事的是非對錯,當時怎么能夠辨別呢?由誰來判斷呢?集權制度下,傾聽諫官的意見能解決問題嗎?諫官的言論,皇帝不聽怎么辦?因此,皇帝的準確判斷和自我約束就顯得尤其重要。唐太宗在《貞觀政要》中所表現(xiàn)得最充分的一點就是強調(diào)皇帝要有自知之明,要克制自己、約束自己!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時期,國祚綿延300年左右的統(tǒng)一皇朝并不多見,漢、唐、明、清而已矣(兩宋逾300年,但未統(tǒng)一全國)。而尤以漢唐為盛世。“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假如說秦始皇建立了第一個統(tǒng)一的郡縣制中央集權的國家,漢武帝獨尊儒術,確立了皇權時代的正統(tǒng)意識形態(tài)。那么,唐太宗的貢獻在哪里呢?這就是對于皇帝本人品德、作風的探討。他親自撰寫有《帝范》一書,凡《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戒盈》、《崇儉》、《賞罰》、《務農(nóng)》、《閱武》、《崇文》共十二篇,篇篇都是討論皇帝的行為規(guī)范——“此十二條者,帝王之綱,安危興廢,咸在茲焉。”(《全唐文》卷十《帝范后序》)而其中的核心不是如何約束臣下,而是如何克制自己,警示自己:“戰(zhàn)戰(zhàn)兢兢,若臨淵而馭朽;日慎一日,思善始而令終。”(《全唐文》卷十《帝范序》)
唐宋以后的皇帝制度盡管仍然在繼續(xù)發(fā)展,但遺憾的是,它的發(fā)展和完善都是注重于如何控制臣下的方面,不是如何約束皇帝的一面!從宋太祖到明太祖,乃至清朝的康雍乾諸帝,無不在駕馭之術上處心積慮,而不愿在皇帝自我約束上動心思。相反,一部《貞觀政要》的君臣論治,重心不是如何駕馭臣下,而是如何約束皇帝,如何進諫納諫!
這正是唐太宗高明之處,是唐太宗超邁古今帝王成為千古一帝的原因所在,也正是唐太宗留給后人的一份政治遺產(chǎn)。
看過“李世民怎么死的”的人還看了:
1.薛丁山怎么死的
2.李承乾是怎么死的
3.楊廣怎么死的
5.尉遲恭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