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俄國農奴制改革又稱俄國1861年改革,是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推行的社會改革。十九世紀中葉,俄國還頑固保存著野蠻落后的的農奴制。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的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措施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措施
1861年對于衰敗的俄國來說意義巨大,因為這一年是俄國民族歷史命運轉折點,是俄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里程碑。因為這一年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了解除農奴制的措施,開始在全國推行農奴制改革,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到底俄國農奴制改革措施是怎樣的。
俄國農奴制改革措施在很多方面都有較大的突破,首先規(guī)定農奴在人身自由上的解放,他們不再依附于某個農奴主,農奴可以擔任職務參與政府管理和商業(yè)活動,并且地主不能干涉農奴的自由。農奴可以支付贖金贖買地主的土地進行耕種,但是土地的性質沒有發(fā)生改變,仍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農民只是擁有使用權。
只是俄國農奴制改革最主要的措施。在其他方面也有具體的改革措施。在教育方面,鼓勵各地辦學,擴大辦學規(guī)模,引進西方教材和技術。在思想上,容許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沖擊了社會腐朽的傳統(tǒng)思想。
在經濟上,擴大商業(yè)發(fā)展,興辦工廠,鼓勵消費,引導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借鑒西方技術,擴大本國市場,但是同時抵御外國資本的進入,為本地企業(yè)提供庇護;在政治上,允許公共權力機關招聘農民,建立地方自治機構,給普通民眾一定的政治權利。改革的措施盡管涉及很多方面,但是這些措施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并沒有真正的得到落實,農民的權利還是沒有得到保障,這是由于其階級屬性確定的。
俄國農奴制改革的目的
任何改革都是為了解決現實中存在問題而進行的,不論何種形式的改革,最終都是落實到社會現實中來,是為了解決某個社會問題而展開的。俄國農奴制改革目的從表面上來,就是因為國內地主對農民的剝削加重,農民奮起反抗,要求改變這種不公平的局面發(fā)動了上千次農民暴動,是為了安撫農民的情緒,緩和社會的矛盾。
這種認識確實是一種表面的膚淺的認識,亞歷山大二世自身也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在改革前就召集莫斯科的貴族,說明了改革的必然性,要求貴族能夠支持改革的進行,在貴族內部經過一系列激烈的討論和妥協(xié)之后,確定了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措施辦法,并且在全國實行。
盡管初期效果良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和社會的矛盾,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但是這種短視保留大量封建殘余的政策改革,很快被識破了,重新激起了農民的不滿,因為他們發(fā)現他們的生活狀況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一般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徹底的情況。
俄國農奴制改革目的是為了化解當前的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wěn)定,防止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fā),鞏固沙俄專制統(tǒng)治,側面保護地主的合法權益,同時在國力提升之后,增強自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這些都是改革帶來的紅利,并且最終也實現了,但是其國家深層次的矛盾還是未能消除。
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意義
俄國農奴制改革意義之俄國是巨大的,農奴制改革是俄國近代歷史轉折點,轉變了俄國歷史發(fā)展方向,為后來俄國資本主義發(fā)展,邁入資本主義強國系列奠定了基礎,俄國農奴制改革。
我們分析俄國農奴制改革意義可以從兩個方面論述,首先其對于俄國的現實意義,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推進,不僅發(fā)展了資本主義農業(yè)生產和手工生產,俄國糧食生產明顯提高,并且工廠擁有的自由勞動力足夠工業(yè)發(fā)展所需,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農民起義的次數有所降低。
由于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國內物質比較充分,為后來國家的國防安全和抵御外國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提供了物質基礎。再者我們從階級層面來分析俄國農奴制改革意義,改革的本意不是真的 為了解放農民,而是為了維護貴族和地主的利益,是為了維護沙皇的專制統(tǒng)治,并且促進了國內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fā)展,是一場具有重要意義的資產階級改革。
我們可以從上面方面來對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意義進行探討,雖然是一場不徹底的資產階級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為今后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發(fā)展不良埋下了禍根,但是那種突破性質的改革措施,給俄國的民族命運帶來了巨大轉變,是一場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的一次民族選擇,歷史證明其選擇是正確的!
猜你感興趣:
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上一篇:為什么說俄國農奴制改革不徹底
下一篇: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內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