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的生平經(jīng)歷
房玄齡,又叫房喬,房喬松,出身名門,其父是山東著名的學者。他是唐朝的政治家,文學家。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搜集整理的房玄齡的生平經(jīng)歷,希望對你有幫助。
房玄齡的生平經(jīng)歷:開國功臣
房玄齡少年時代隨父親去京師,當時隋文帝當國,天下寧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齡已經(jīng)對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對父親講:“隋帝本無功德,只知誑惑百姓。而且他不為國家長久之計,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終會互相誅夷傾軋。現(xiàn)在國家康平,但滅亡之日翹足可待。”十八歲時,本州舉進士,獲封羽騎尉。由于父親常年臥榻重病,房玄齡一直伺奉左右,為人極其孝順。李世民領兵過渭北,房玄齡謁于軍門投靠。兩人一見,便如平生舊識,馬上任其為記室參軍。房玄齡為報李世民知遇之恩,竭盡心力籌謀軍政事務。每攻滅一方割據(jù)勢力,軍中諸人都全力搜求珍寶異物,惟獨房玄齡四處訪尋英杰人物,并把他們薦于秦王李世民。因此府中的謀臣猛將,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齡推薦之恩,盡死力報效。
房玄齡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軍謀大事,而且于軍書表奏,駐馬立成,文約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淵也對房玄齡深加嘆賞,對侍臣講:“此人深識機宜,足堪委任。每為我兒(世民)陳事,必會人心,千里之外,猶對面語耳。”后來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宮屬,房玄齡與杜如晦一并被驅斥于外任。“玄武門之變”前夕,李世民密召二人化裝成道士入閣秘計,最終贊畫計成。貞觀元年,官拜中書令。論功行賞,太宗以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功為一等,進爵邢國公。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說:“義兵初起,臣率兵先至。現(xiàn)在房玄齡、杜如晦等刀筆之吏(這位皇叔不敢提長孫無忌,因為他是太宗大舅子;也不敢提尉遲敬德和侯君集,二人都是武將,而且尉遲敬德老拳連世民弟弟臉上也不能幸免),反而功居一等,臣心不服。”李世民也不客氣,當廷駁斥道:“義旗初興,人各有心。叔父您雖率兵前來,也是因為懼禍怕被株連殺掉,而且從未親自上陣打過仗。與竇建德交手,您全軍陷沒(還被俘獲,只是建德仁德沒殺他。李世民給他面子沒點破);后來劉黑闥起兵,您又望風敗逃。如今論功行賞,玄齡等人運籌帷幄,安定社稷,功比蕭何,雖無汗馬之勞,但能以大計居功一等。叔父您國家至親,朕并不吝惜封賞,但不能因私情濫于功臣同受獎勵!”一席話,講得這位常敗皇叔慚愧退下,好沒面子。
貞觀二年,房玄齡改封魏國公,為尚書左仆射,監(jiān)修國史。房玄齡盡心竭誠,夙興夜寐。加之他明達吏事,法令寬平,任人惟賢,不分卑賤,論者皆稱之為良相。他任宰相十五年,女為韓王妃,兒子房遺愛尚高陽公主,顯貴至極,但常常深自卑損,不敢炫人傲物。貞觀十八年,李世民親征遼東高麗,命房玄齡留守京城。貞觀二十三年,房玄齡舊疾復發(fā),當時李世民在玉華宮,聞訊命人用自己的擔輿把房玄齡抬入御座前,兩人相見,感懷流淚,哽咽不能言。太宗命太醫(yī)療治,每日以御膳供房玄齡食用。聽說他病有好轉,太宗就喜形于色;聽見病情加重,太宗馬上愁容頓現(xiàn)。臨終之時,房玄齡對諸子說:“當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東討高麗不止,正為國患。主上含怒意決,臣下莫敢犯顏。我知而不言,就會含恨而死啊。”于是抗表進諫,請求太宗以天下蒼生為重,罷軍止伐高麗。太宗見表,感動地對房玄齡兒媳高陽公主說:“此人病危將死,還能憂我國家,真是太難得了。”臨終之際,李世民親至其病床前握手訣別,立授其子房遺愛為右衛(wèi)中郎將,房遺則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時能看見二子顯貴。房玄齡受遇如此,死時定當含笑。卒年七十,誠為喜喪之年。太宗為之廢朝三日,贈太尉,謚曰文昭,陪葬昭陵。
房玄齡一直告誡兒子們不要以地望凌人,切勿驕奢沉溺,并集匯古今圣賢家戒,親書于屏風上,分給各房子嗣,說:“如能留意上面的內(nèi)容,足以保身成名。”長子房遺直嗣爵,高宗初年做到禮部尚書的大官。次子房遺愛在太宗活著的時候,由于老婆高陽公主特受寵愛,他作駙馬時與皇室別的女婿也大不相同,禮賜恩寵異于諸婿。高陽公主驕恣成性。高宗繼位后,她想自己老公承襲房遺直的公爵爵位,就誣告房遺直對自己無禮(不知是講房遺直調(diào)戲她還是不尊重她)。高宗還真當回事,讓舅舅長孫無忌鞠審此案,這一下子不得了,竟審出高陽公主和房遺愛兩人想要謀反的事情??上Х啃g一世忠貞,家族終為逆子惡婦所累,公主賜自盡,房遺愛伏誅,諸子都作為刑徒流配嶺南。房遺直因父親之功,總算保得不死,除名為庶人。
房玄齡的生平經(jīng)歷:實干宰相
唐太宗在位期間,房玄齡受封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仆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使唐律比前朝顯為寬松,律條也臻完備,其參與制定的《貞觀律》為后來的《永徽律》及中國現(xiàn)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議》奠定了基礎。;監(jiān)修國史,主編了二十四史之《晉書》;與魏征同修唐禮;調(diào)整政府機構,其省并中央官員之舉為貞觀善政之首;善于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范,如《舊唐書》贊曰:“文含經(jīng)緯,謀深夾輔。笙磬同音,唯房與杜。”因玄齡善于謀劃,如晦善于決斷,史稱“房謀杜斷”。
唐太宗李世民本身也是一位有造詣的文學家。其詩作在《全唐詩》存89首。他曾作《威鳳賦》自喻并賜長孫無忌。以詩《賜房玄齡》頌揚、勉勵玄齡公為國求賢:“太液仙舟迥,西園引上才。未曉征車度,雞鳴關早開。”又曾作《賦秋日懸清光賜房玄齡》一首:“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參差麗雙闕,照耀滿重闈。仙馭隨輪轉,靈烏帶影飛。臨波光定彩,入隙有圓暉。還當葵霍志,傾葉自相依。”一位開國君王,為一位大臣三次賦詩,可見其對玄齡公之倚重。玄齡公去世后,謚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唐大臣也是著名書法家的褚遂良,于唐永徽三年,為玄齡公墓刻“房玄齡碑”。碑文二千余字,其中最為知名的一句話是:“道光守器長琴振音,方嗣虞風仙管流聲。”
房玄齡的生平經(jīng)歷:家門不幸
房玄齡有三子,房遺直、房遺愛、房遺則。
玄齡公辭世后,承襲其“梁國公”爵位和偌大門庭的房遺直,違背祖訓,德不壓身,不知進退,終致兄弟鬩墻、遭人陷害,成為 取敗之由。“房遺愛謀反事件”指房遺愛和妻子高陽公主(太宗第十七女)陰謀發(fā)動的宮廷政變。但是事不機密,計劃被泄露,一干人都被逮捕。高宗派長孫無忌審理此案,長孫無忌借此機會將吳王李恪也牽連進來,李元景、李恪、房遺愛、高陽公主、薛萬徹、柴令武、巴陵公主等全部被殺。
開皇(隋文帝年號)中,天下混一,皆謂隋祚方永,玄齡密白父曰:“上無功德,徒以周近親,攘神器有之,不為子孫立長久計,淆置嫡庶,竟侈僭,終當內(nèi)相誅夷。視今雖平。其亡、跬可須也。”隋末大亂,于渭北投歸李世民,任秦王府記室,屢從秦王出征,網(wǎng)羅人才,協(xié)助李世民削平群雄登上帝位。李世民稱贊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與初唐其他二十三位開國功臣一起由畫圣閻立本畫像并供奉于“凌煙閣”。其以一介書生建功立業(yè)“畫像上凌煙閣”事世受文人墨客們推崇。晚唐詩人李賀在詩《南園》中感嘆:“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房玄齡的生平經(jīng)歷相關文章:
1.房玄齡的生平故事
4.周玘的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