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居士范成大的故事
范成大是中國古代有名的詩人、文學家,他在中國詩歌歷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對于后來詩歌的發(fā)展有著較大的影響,范成大字致能,晚年自號石湖居士,范成大公元1126年出生于平江府,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搜集整理的石湖居士范成大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石湖居士范成大的故事
范成大是宋欽宗的時候出生的,他年少聰慧,十來歲的時候就飽讀詩書,能夠自己創(chuàng)作了,在1142年的時候,范成大不過是16歲,他就在應試做詩詞歌賦的時候得到了好評,之后他苦心讀書,十年不曾出山,因此自稱此山居士。出山之后,范成大一舉考中進士,之后的一段時間政績不錯,連連升官,但是在擔任尚書吏部員外郎的時候被人誣陷導致被貶官。后來又被啟用為官,針對當時絹價過高,而以絹價來統計贓物定的罪很重的局面,范成大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在他的努力下,絹估價升高,而刑罰減輕了。
之后宋金簽訂條約的時候,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國完成議定受書的禮儀,面對著金國朝臣的壓迫,范成大沒有屈服,很好的完成了人物,展現了他不屈不撓的氣節(jié),因此得到了宋孝宗的信任,之后范成大屢受重用,但是因為朝中小人不少,所以一直很難整頓吏治,之后隨著年歲的增長,范成大幾次請辭,南宋朝廷都沒有允許,直到1192年的時候范成大才因為女兒病逝得以回鄉(xiāng)歸隱,這個時候范成大已經是年老體衰了,在生病的情況下依舊堅持將自己的詩文整理成冊,最后在1193年的時候因病去世。
石湖居士范成大的旅行故事
乾道六年使金,是他一生中心情最為復雜的一次旅行
范成大此行著有旅行日記一卷,名為《攬轡錄》,取東漢名士陳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的意思。據此書記載,他于六月“出國門”,“八月戊午”渡淮出國界,十月“戊午”復渡淮歸來,在金國境內逗留了兩個月。中國現存最早的私人日記是唐李翱的《來南錄》,到北宋時,士大夫作日記者已經很多,其中以王安石的《日錄》篇幅最為浩繁,有八十卷之多,然而多記政事,實為一種私家史乘。而早期的私人日記多為篇幅短小的紀行之作。
范成大乃南宋詩壇巨匠,與陸游、楊萬里等并稱“中興四大家”,以“清新嫵麗”而又“奔逸俊偉”的詩風馳名于世。范成大是一個眼界開闊、感覺敏銳的觀察者,對自然界的山水泉石充滿熱愛,對升斗細民的悲歡富于理解之同情;他有很強的好奇心,對于殊方異域、奇風異俗都報以強烈的興趣;他官至宰輔,風節(jié)凜然,一生宦跡又極其廣闊(“予生東吳、而北撫幽燕、南宅交廣、西使岷峨之下,三方皆走萬里,所至無不登覽”),故胸中千丘萬壑,下筆氣象萬千。另一面,范成大又是一個內心豐富、情感真摯的人,無論是感時、憂國、憫農、刺政還是傷逝、惜別、嘆老、思鄉(xiāng),他的詩里總有一些特別細膩而個性化的體察,用一句老話來說———他的詩里有“人”。
乾道六年使金,是范成大一生中心情最為復雜的一次旅行,壓抑、悲愴,而又滿懷忠義豪情,因此《攬轡錄》中的許多文字也特別感人。如寫北宋舊都東京汴梁的殘破:新宋門內“彌望悉荒墟”,“大相國寺,傾檐缺吻,無復舊觀”……凡東京一門一樓,皆羅列其舊名與“虜改”之新名,貌似簡單的記錄,而板蕩之痛與黍離之思盡在其中。
更讓人心碎的當然還是中原的遺民,淪陷已久,“民亦久習胡俗”,“男子髡頂”,“村落間多不復巾,蓬辮如鬼”,然而父老“遺黎往往垂涕嗟嘖,指使人云:‘此中華佛國人也。’老嫗跪拜者尤多”……除《攬轡錄》外,此次使金他還留下72首絕句,匯為《北征小集》,其中佳作甚多。
范成大此次出使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本來就是不可能達到的),但表現得風骨凜然,甚至連金主也認為“可以激勵兩國臣子”———弱國外交的極致也只能是爭取一點精神上的尊嚴了。
石湖居士范成大的抱負
他是打開了心胸和慧眼的詩人,他的飽覽山川聯系著“許國”的抱負
歸國后,范成大得到朝廷的肯定,但很快又因剛直而被黜,于乾道七年受命出帥靜江府(廣西桂林),這就是“南宅交廣”之行。這次旅行實際開始的時間已是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臘月七日,他從老家吳郡(蘇州)出發(fā),南經湖州、余杭,至富陽而入風景如畫的富春江。在余杭時與遠送而來的親友道別,場面極其傷感。之前更不得不將重病的乳母留在余杭,“分路時,心目刲斷。世謂生離不如死別,信然。”
與眾人別后二日就是除夕之夜,“發(fā)富陽。雪滿千山,江色沈碧。夜,小霽。風急,寒甚。披使虜時所作棉袍,戴氊帽,作船頭縱觀,不勝清絕。”
此情此境此文,讓人一見之下,永銘于心。試想身披兩年之前去國北征的寒衣,胸懷著二日之前與親友訣別的凄愴,于此除夜之際,置身于寒江的扁舟上,心緒如無限宇宙中的一點孤明,所謂“不勝清絕”者,實是無以言之而強為之言了。
一生的漂泊已經沉淀在他內心,成為記憶中永恒的財富
士大夫是必須“兼濟天下”的,然而作為詩人,范成大又始終非常向往鄉(xiāng)居歸隱的田園生活。
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范成大52歲,離四川制置使任,五月底從成都萬里橋出發(fā),十月已巳進入吳郡(蘇州)的盤門。和前兩次懷著重重心事的旅行不一樣,雖然與四川的同僚朋友分別不免傷感,這一次的回鄉(xiāng)之旅壓倒性的情緒是“歸去來兮”的喜悅和輕松。這次的行程比較簡單:沿岷江入長江,然后一路過三峽,經湖北、江西入江蘇,從鎮(zhèn)江轉常州、蘇州。此行有游記二卷,取杜甫“門泊東吳萬里船”意命名為《吳船錄》。與前二錄相比,此書篇幅最長,也最為后人推重。
《吳船錄》內容極豐富,除了記名山大川之美,如寫峨眉山佛光之奇如在目前,狀三峽湍流之險驚心動魄,也有許多人文歷史方面的記載非常有價值,如記江州東、西林寺的唐代碑刻,抄錄峨眉牛心寺釋繼業(yè)所著西域行程等,頗有史料價值。此書文章之美,不愧為中國山水文字中的典范。
從乾道八年十二月出盤門到淳熙四年入盤門,范成大完成了一個象征性的循環(huán),從此結束了作為旅人的生涯。從四川歸來過武昌時,他曾于中秋夜回憶自己十三年間,十一處見中秋,“其間相去或萬里”,當時便想:若得自此“歸田園,帶月荷鋤,得遂此生矣”。淳熙九年,范成大終于遂愿退休,從此在石湖度過了長達十年閑適而優(yōu)裕的晚年生活,寫下了最后的名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并為家鄉(xiāng)撰寫了一部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的方志:《吳郡志》。
在最后的歲月里,他仍然對旅行充滿向往,但毫無疑問的是,每當中秋賞月的時候,他都會想起從前度過中秋的那些地方:一生的漂泊已經沉淀在他內心,成為記憶中永恒的財富。
石湖居士范成大的故事相關文章:
2.范成大簡介資料
石湖居士范成大的故事
上一篇:石湖居士范成大的簡介
下一篇:于湖居士張孝祥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