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戚氏鑒賞_柳永西江月鑒賞
《戚氏》是柳永自制的新調之一,這是一首抒寫羈旅行役情懷的代表作。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柳永戚氏鑒賞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柳永戚氏鑒賞
《戚氏》是柳永自制的新調之一,這是一首抒寫羈旅行役情懷的代表作。羈旅行役是我國古典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主要題材之一,大多以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為詩歌基調。而柳永則將這些原本在詩歌中的羈旅情懷,挪入了詞中,開辟了羈旅行役的詞的道路。這首《戚氏》便是典型之作。
全詞分為三片,總共212字,是一首慢詞。詞中主要抒發(fā)柳永苦悶失意的心境,它以時間為線索,從傍晚開始,經(jīng)歷了入夜,最后到破曉,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其中也飽含了詞人對柳暗花明的人生的期待。
詞的上片描寫的晚秋行旅的悲戚之景。秋天自古就是最容易引起文人內心悲涼的季節(jié),傷春悲秋是文人世界亙古不變的主題。詞中采用“微雨”、“疏菊”、“零梧”、“殘煙”為意象,描摹了一個凄冷的雨后秋景。而后又以“凄然”引出驛館之外的場景,日暮黃昏,夕陽西下,又秋雨微斜,落葉凋殘。“秋”與“夕陽”這兩個意象本就是悲的象征,此處兩者皆有更是體現(xiàn)了詞人內心的凄涼幽苑之情。
中片詞人再敘長夜幽思,從夕陽”轉入“更闌”,暗示詞人內心憂愁不能安然入睡。一個獨居在驛館之中,回想自己毫無建樹的前半生,抑郁之情涌上心頭。而下片則是對年少風流時的回憶和受功名利祿羈絆的苦悶。全詞行文流暢,結構縝密,借景抒情,將羈旅行役之愁思寫的入木三分。
柳永西江月鑒賞
《西江月》是我國北宋婉約派詞人代表柳永的作品,“西江月”是詞牌名,最初是唐教的坊曲,后被用作詞調,又被稱作《西江月慢》、《白蘋香》等,“西江月”出自李白的“只今惟有西江月”。
這是一首寫富貴人家的小姐在春日里思念可以得到一個心上人陪伴的詞,因為詩中沒有如意郎君出現(xiàn),所以這位小姐的內心非常是苦悶。詞的前四句通過“鳳額”、“朱戶”等詞語刻畫一個整日無所事事的富貴小姐,只能任憑時光慢慢流去,自己也只是靠睡覺打發(fā)這磨人的時間,“春睡厭厭難覺”,但是這位小姐并不全是因為這時間難熬而苦惱,而是因為沒人陪伴而苦悶,而又擔心自己青春易逝。
后四句中的“好夢狂隨風絮”指的是這位小姐剛剛做的一個美好的春夢就像那飛舞的柳絮一樣倏忽地就隨風而逝了,睡醒后的小姐又因為無所事事而感到苦悶,比那濃厚淳烈的美酒還要濃烈。“不成雨暮與云朝”中的“雨暮”和“云朝”出自《高唐賦》中楚襄王在高唐狩獵的時候,夜里做夢夢到一個自稱為炎帝女兒的瑤姬,即是后人說的巫山之神,這個瑤姬與楚懷王一夜恩愛,天亮的時候瑤姬告訴楚懷王自己“旦為朝云,暮為行雨”后人便將朝云暮雨稱為男女的歡愛。在這首詞中,這位小姐還沒有和夢中的心上人歡愛就醒來了,感嘆夢中美好時光消散之快。而自己在現(xiàn)實中又遇不到和自己夢中夢到的如意郎君,只能隨波逐流,體現(xiàn)著當時那個時代女子對待愛情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