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的故事是怎樣
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詩人,王勃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初唐四杰”,且為四杰之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搜集整理的王勃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勃的故事
王勃是隋朝末期著名大學士王通的孫子,可說是名門之后。王通一共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福郊,小兒子叫福峙,而王勃就是福峙的兒子。王勃的父親福峙擔任過諸多官職,例如太常博士、長史以及交趾縣令等等,而王勃更是隋唐時期大文豪王績的侄孫,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王勃自然也擁有很到的學識。
在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王勃受到邀請,去到閻都督的宴請。出來宴請了王勃之外,還宴請了許許多多的達官顯貴以及文人騷客。閻都督本來打算在宴席上出題目,來考驗眾人,并且還提前告知了自己的女婿,希望自己的女婿可以給自己張臉。
在宴席上,當眾人聽到閻都督提出要作詩這一件事之后,就已經(jīng)知道了閻都督想要讓自己的女婿出風頭,于是紛紛禮讓。但是,王勃卻已經(jīng)喝多了,趁著酒勁,便開始作詩。閻都督剛開始十分的懊惱,但是聽著王勃即興創(chuàng)作的《滕王閣序》,最終夸贊王勃落筆若有神助!最終給后人留下了這一千古名篇。
王勃的雅號
唐代儒學派大詩人王勃文采出眾,擅長田園風格的詩文創(chuàng)作,素有“詩杰”的雅號,不知是后人對他的稱頌,還是他本人標榜所致。
王勃少年成名,在詩作與駢文方面都造詣頗高,在眾人的一致看好下很早走上仕途之路,是歷史上一位難得的神童。他的作品流傳很廣,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江亭夜月送別》等,皆為膾炙人口之作。駢文名篇《滕王閣序》創(chuàng)作上元二年,時年作者只是十四歲的青蔥少年。然而該作運筆如神,辭藻瑰麗,于山水樓閣間寫盡人文典故,格調(diào)之高雅,意境之開闊,皆為曠古爍今之上乘佳作,直至今日,依然為世人所贊譽。
王勃之文采斐然為當世少見,他的詩歌于行文瀟灑中直接體現(xiàn)了大唐貞觀時期尊崇儒家的精神風尚,因而廣有“儒家之狂者”的美譽,就連唐高宗拜讀其大作后也贊不絕口,因此王勃的性格中亦時時顯露其狂放不羈、恃才傲物的一面,為朝中同僚所嫉妒。在他的為官生涯中,幾經(jīng)磨難,宦海浮沉,雖力主仁政,渴望濟世為民,可是最終也由于其為人處事的疏闊和政治謀略的不足而錯失一展抱負的機會,憾然被逐出朝廷,遠走他鄉(xiāng)。
上元三年,春夏之交,王勃久經(jīng)奔波之后,終于見到了被他所累,生活困頓的父親,父子一訴離別之情后,不由得抱頭痛哭。不久后,王勃便告別了父親,乘船踏上歸途。當時正值初夏,南海水面風急浪高,一代詩人王勃的行船被風浪打翻,不幸落水遇溺,驚悸而致大病一場,最終未能逃過劫數(shù),享年二十七歲。
王勃的送別詩
王勃作為我國著名的詩人,寫下了很多的詩,其中多數(shù)為送別詩。在王勃的送別是當中,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及《重別薛華》這兩首詩最受人追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當中,“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一句詩成為了千古名句,被用于朋友親人之間離別時的祝福語。而王勃也因為這一千古名句,受到了人們的敬仰。
《重別薛華》原文是:明月沉珠浦,風飄濯錦川。樓臺臨絕岸,洲渚亙長天。旅泊成千里,棲遑共百年。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這一首詩是王勃與自己的好友薛華離別是,專程寫來送給薛華的。而薛華在拿到了王勃為自己寫的這首詩之后,心中十分的感動,而王勃與薛華兩人之間的友誼也進一步加深。所以,每當朋友離別之時,除了會送上一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之外,同樣還會送上《重別薛華》當中的詩句,一表達自己與朋友離別所產(chǎn)生的不舍之情。
王勃的送別詩除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及《重別薛華》這兩首膾炙人口的詩之外,當然還有很多,例如《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白下驛餞唐少府》、《送盧主簿》等等,都是受到人們追捧的送別詩。
王勃的故事是怎樣相關文章:
1.王勃的簡介及故事
2.名人的故事
4.盧照鄰的生平故事
5.成功勵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