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過庭和黃庭堅的書法哪個好
孫過庭與黃庭堅在書法上可謂是火星撞地球,他們的書法特點各異不同,那到底孫過庭與黃庭堅的書法哪個好呢?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孫過庭和黃庭堅的書法哪個好
黃庭堅出生于1045年,他字魯直,更有人稱呼他為山谷道人,晚年的時候被人們稱為涪翁,他的家住在江西,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xué)家、書法家。那么,就這兩個都非常優(yōu)秀的書法家,從世人對他們的對比來看,到底孫過庭和黃庭堅的書法哪個好呢?
其實他們兩人的書法應(yīng)是不分伯仲的,從時間上來看,他們兩人出生于不同時期,各自的書寫方式本就是不同的。而且,從他們的書法特點來看,兩人更是各有千秋。但是,如果真要將他們兩人進行比較,其實孫過庭沒有黃庭堅在書法界的名氣大,但是孫過庭生活的朝代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唐代的書法家非常多,有名的更是不少,所以,像孫過庭這樣的人能在這些書法大家中脫穎而出,說明他還是非常厲害的。而黃庭堅更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書法家,他在宋代是非常有名的,而且他和杜甫,陳師道,陳與義四人一直都有“一祖三宗”之稱,他更是和杜甫齊名,有“蘇黃”之稱。
故而,從以上講述來看,孫過庭和黃庭堅的書法都是非常棒的,無所謂誰比誰好,只是各有千秋罷了。
孫過庭書法特點
細觀《書譜》墨跡,孫過庭既得二王筆法的真諦,又有所發(fā)揚、創(chuàng)新。全篇開始一段用筆沉穩(wěn)。速去援來,應(yīng)規(guī)入矩,就象交響曲的引子,意和氣平;中間寫得興起,筆勢漸轉(zhuǎn)放縱,點畫相連,鉤環(huán)牽引;到了后段,隨逸興遄飛而達到高潮,只見筆下生風(fēng),波詭云譎,盡情揮灑。首尾三千余言,高潮迭起一氣呵成,真是“意先筆后,瀟灑流落,翰逸神飛”,達到了“智巧兼優(yōu),心手雙暢”的化境。看《書譜》的用筆,流暢婉轉(zhuǎn)中極富變化,“一畫之間,變起伏于鋒杪;一點之內(nèi),映帶俯仰,氣脈貫通。筆端或輕如蟬翼,或重若崩云,剛中顯柔,柔中寓剛,飛動輕繼,意趣盎然。
《書譜》筆法雖源于王羲之,但比王羲之更為雋拔剛斷、富于變化。最具有特點的是橫劃、長點捺,先頓筆重按,后順筆出鋒,使一筆中陡然出現(xiàn)兩種變化,波瀾跌宕,神采頓生。右環(huán)轉(zhuǎn)下作弧筆時,筆畫末端由精轉(zhuǎn)而出細鋒,鋒芒咄咄,精神外耀,宛如瀑布突然受阻,流水變細,從巖隙中急轉(zhuǎn)而出。藏鋒、露鋒、中鋒、側(cè)鋒,無拘無束,自然揮灑。其筆法、意趣、氣韻頗近陸機《平復(fù)帖》和王羲之《寒切帖》、《遠宦貼》,用筆破而愈完,紛而愈治,飄逸愈沉著,婀娜愈剛健”?!稌V》的墨色亦燥潤參差,前半段以取妍,溫雅流美;后半段燥筆居多,“若柘槎架險,巨石當(dāng)路”。其結(jié)構(gòu)雖以平正為基調(diào),但疏密聚散得宜,寬窄伸縮有致,在參差錯落的章法中,更見渾然天成之妙。千百年來,《書譜》博得了眾多書家的贊嘆和推崇,其中以孫承澤說得最為公允,他說:“唐初諸人無一人不摹右軍,然皆有蹊徑可尋。孫虔禮之《書譜》,天真瀟灑,掉臂獨行,無意求合,而無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
黃庭堅書法特點
一、中宮斂結(jié),長筆四展:
黃庭堅的行書,每個字大都長橫長豎、大撇大捺,但每個字的中宮(“中宮”即中心)似乎都有一個圓心,其他筆畫從圓心中放射出來。這種“破體”的“輻射式”的字形結(jié)構(gòu),突破了晉、唐以來流行的那種方方正正、四面停勻的外形,而以其點畫的借讓,既把握重心,又夸張某些筆畫,使他的書法表現(xiàn)出渾融蕭逸的雅韻和骨力道勁的氣魄。
二、欹側(cè)變化,不受羈束:
黃庭堅的書法的第二個特點是字形的結(jié)構(gòu)筆畫欹側(cè),不受羈束。他寫出的橫畫傾斜不平,豎畫虬曲不正,每個字的各部分常以相乖或相應(yīng)的歪斜之形作配合,一反前人橫平豎直的平淡、呆板的結(jié)構(gòu),使他的字顯得風(fēng)神瀟灑,瑰瑋跌宕。蘇東坡很欣賞黃書欹側(cè)的特點,曾說:“魯直以平等觀作欹側(cè)字,以真實相出游戲法,以磊落人書細碎事,可謂‘三反’。 (《東坡續(xù)集》卷四《跋魯直為王晉卿小書爾雅》)。
三、點不挑起,一代奇書:
黃書的第三個特點是寫三點水偏旁時,最下一點多不作挑起如《范滂傳》中的“范”、“滂”、“汝”等字,《諸上座帖后記》中的“凈”字,《松風(fēng)閣詩》中的“濤”、“洗”、“灑”、。潺,、“沈”等字,特別如行書《經(jīng)伏波神祠詩卷》,全篇有十七個三點水偏旁的字,除“澤”、“得”二字外,其他十五個字的最下一點全不作挑起。宋代袁文評黃庭堅的書法時說:“字之從水者,篆文作此*字,蓋水字也。至隸書不作*字,乃更為三點,亦是水字,然三點之中,最下一點挑起,本無義,乃字之體耳;若不挑起,則似不美觀。本朝獨黃太史三點多不作挑起,其體更道麗,信一代奇書也。”(《甕牖間評》卷四)。
四、撇改為點,蹙寫上收:
黃書大多以大撇大捺、長筆四展見功夫,這是黃書的明顯特點,但黃書也有時將一些字的筆畫故意縮短和上收,其中最突出的如《王純中墓志銘》、《詩送四十九侄帖》,《松風(fēng)閣詩》等中的“修”字和“參”字,黃庭堅都將字中的三撇蹙寫和上收為三點,這種異乎尋常的處理,使字體結(jié)構(gòu)中的“展”與“蹙”形成對比,長筆短畫,多姿多態(tài),使這些字的筆畫多變化和不重復(fù)。這是黃書的又一特點。
五、動靜結(jié)合,和諧統(tǒng)一:
黃庭堅對一些下面帶有四點的字,寫時都將筆畫連續(xù),成一道波浪形,如《黃州寒食詩卷跋》中的“兼”字,《花氣詩帖》中的“薰”字,《經(jīng)伏波神祠詩卷》中的“馬”字,《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王純中墓志銘》中的“無”字等。這樣處理,使字的上半部較為端正、平穩(wěn),表現(xiàn)為“靜”,而下面的四點寫作波浪形,連續(xù)一筆而成,則顯得瀟灑飄逸,表現(xiàn)為“動”,這樣便使字體結(jié)構(gòu)動靜結(jié)合,和諧統(tǒng)一。
六、不泥古法,得筆外意:
黃庭堅的草書如龍飛風(fēng)舞,超軼絕塵,為世人所稱贊。他雖師承張旭、懷素,但他不泥古法,力求創(chuàng)新。金代詩人施宜生稱贊黃庭堅的草書時說:“行行當(dāng)行止當(dāng)止,錯亂中間有條理。意溢毫搖手不知,心自書空不書紙。”(《中州集》卷二“跋山谷草書”)趙秉文在《題涪翁草書文選書后》說:“涪翁參黃龍禪,有倒用如來印手段,故其書得筆外意,如莊周之談大方,不可端倪。”黃庭堅草書的有些字形雖與張旭、懷素所寫的字有些相似,但他善于用筆,深得此中三昧,所以黃書的線條千姿萬態(tài),變化多端。旭、素的許多筆畫雖也豪逸放肆,但多是一筆簡單而過,而黃書則一波三折,或籜龍坼石,或輕梢遏云,妙兼數(shù)體,圓轉(zhuǎn)卓絕。我個人認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黃庭堅的草書已超過張旭和懷素。另外,蘇東坡說過:“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從生活閱歷、文章學(xué)問等方面來說,黃庭堅遠比旭、素豐富和淵博。
孫過庭和黃庭堅的書法哪個好
上一篇:書法家蔡京經(jīng)歷有哪些
下一篇:蔡襄的書法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