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_孔子的教育思想介紹
孔子是一位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偉大教育家,是我國教育思想的奠基者。他獻身于中華民族的教育事業(yè),為我國古代教育和思想文化的發(fā)展做出卓越貢獻。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孔子教育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教育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其思想體系中最豐富、最全面的組成部分。首先,孔子十分注重道德教育??鬃釉诘赖陆逃矫鎴猿?ldquo;四項基本原則”。一是立志有恒。當代教育應于此認真反思,對師生實施“挫折教育”,要摒棄養(yǎng)尊處優(yōu),好逸惡勞的惡習,樹立勤奮努力,自強不息的進取意識?!《强思簝仁 N覀儸F(xiàn)在的教育,應當說包括教師在內,都很缺乏這種精神。做教師的,為人師表意識淡薄,當學生的,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以己之長比人之短,以人之過掩飾自己之過?!∪歉倪^遷善。我們要敢于認錯,勇于改過,切忌文過飾非。怎樣看待我們自身的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勇于正視,努力學習,敢于自責?!∷氖巧眢w力行。言行一致,誠實守信應當是每個公民都應當遵守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對于我們教育工作者尤其不可忽視。
其次,孔子在教與學的關系上主張八大原理。一是勤于學習,廣于見聞??鬃咏虒覀?ldquo;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當代教育工作者,既要教導學生,更應在提高自身執(zhí)教水平和能力上下功夫,正視自己,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大有裨益。二是學而時習,溫故知新。師生都應養(yǎng)成學而時習,溫故知新的良好學習習慣。要變“學會”為“會學”,學知識要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三是學思并重,以學為主。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思殆。”意思是說只注重學習而不加思辨就會感到迷惘,而只注重思辨卻不認真去學就會無所收獲。四是學以致用,言行相符。
當今教育也存在學用分離的問題。比如語文老師寫不好文章,說不好話(結巴、不規(guī)范、口頭禪),學生識讀,書寫水平低,只會背信條不會應用等等。五是虛心求學,奮發(fā)不息。我們要抱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學習態(tài)度,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弘揚孔圣人“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忘我求學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六是啟發(fā)思維,融會貫通??鬃釉诮虒W過程中遵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的啟發(fā)式教學原則。當今教改強調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模式,就是要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合符時代需求的新型人才。七是因材施教,從實際出發(fā)。我們現(xiàn)在要求教師備課,不僅僅要備好知識點,更要備學校、備學生、備學情,明確反對“滿堂灌”、“一言堂”的陳舊教學方式,就是要遵循教學自身規(guī)律,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八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我們要認真領會并實踐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的這一教訓,增強為人師表的角色意識,做一名順應時代潮流,合符社會規(guī)范的人民教師。
孔子的教育思想介紹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xiàn)在兩個部分:孔子的教學思想和道德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學思想
孔子的教學思想是我國早期教育思想中的精華。由于孔子常年的教育實踐,基于對教學過程的正確認識,使他的教學思想非常豐富,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原則和方法。
啟發(fā)誘導,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孔子是啟發(fā)式教學的首創(chuàng)者。啟發(fā)教學的真諦是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鬃釉谌粘=虒W中注意了解學生心態(tài),適時施教,從多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好學”處于欲罷不能的狀態(tài),主動地獲得知識??鬃由朴谝龑W生勤于思考,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識,于是總結出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的著名論斷??鬃釉谶@句話中關于“啟”、“發(fā)”的議論,就是我們今天“啟發(fā)”一詞的起源。孔子的這種啟發(fā)式教育精神就是發(fā)展學生的思維,使其學會舉一反三;啟發(fā)誘導,而不越俎代庖,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因材施教,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孔子在他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創(chuàng)立了人性差異的觀念。主張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水平,進行不同的教育,雖然孔子并沒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四個字,但孔子確實有著這種“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實踐實實在在地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鬃?ldquo;因材施教”的思想核心可以概括為:①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況和特點;②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③注意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做到知人善舉。孔子的教學方法發(fā)展了學生的特長,在共同要求的基礎上,培養(yǎng)出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指導學生,發(fā)揚民主,激發(fā)興趣;善于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滲透和指導,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內容。孔子要求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知識,而且還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思維能力。只學習不加思考就會無所得,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出現(xiàn)問題。這深刻反映了學思并重的學習規(guī)律。
2.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以“仁”為道德的最高境界,把道德教育放在培養(yǎng)人的首要地位,特別是他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yǎng)的方法至今影響深遠,傳播海內外。
孔子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出立志的教育家。
他認為人生活在社會中,不能滿足眼前的物質生活,應對未來有更高的追求,要有理想、有社會責任感。立志在于有恒,只要持之以恒,志向才能堅守。要引導學生立足現(xiàn)在,面向未來,確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和理想,努力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
孔子的教育思想細致地表現(xiàn)了對教育者的人文關懷,把“仁者愛人”的精神傾注在學生身上。他對學生懷有深厚的感情,看到學生的品德、學業(yè)進步他感到由衷的高興,學生經濟困難他就解囊相助,學生病了他就親自探望,學生去世他悲痛地放聲大哭。他對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對他親和尊敬,形成一種嚴肅認真、親切融洽的師生關系。這是一種崇高的教、學境界。
孔子教育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_孔子的教育思想介紹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