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馮異是誰
馮異,精通孫子兵法,協(xié)助劉秀創(chuàng)建東漢政權(quán),為劉秀偏,封應(yīng)侯。后又封為孟津。漢明帝時封為“云臺二十八功臣”之一。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搜集整理的歷史上馮異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上馮異的簡介
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今河南寶豐東)人,東漢著名軍事家,為潁川馮氏先祖。精通孫子兵法,協(xié)助劉秀創(chuàng)建東漢政權(quán),隨劉秀安定河北,為劉秀偏,封應(yīng)侯。后又封為孟津。在多年的行軍作戰(zhàn)中,馮異為劉秀建立東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馮異謙遜,從不夸己功,諸將并坐論功,他常避于大樹下,被譽為大樹。劉秀即位封馮異為陽夏侯,任征西大。漢明帝時封為“云臺二十八功臣”之一。建武十年(34年)病逝于軍中,謚曰節(jié)侯。
歷史上馮異的生平
歸順劉秀
新朝末年,馮異曾任潁川郡郡掾。22年(地皇三年),劉縯起兵。馮異奉命監(jiān)護五縣,與父城苗萌據(jù)城抵抗?jié)h軍。23年(更始元年),劉玄建立更始政權(quán)。劉秀率軍由南陽攻取潁川,進攻父城,未能攻克,便屯兵于父所屬城巾車鄉(xiāng)。馮異外出巡視屬縣,被漢軍捕獲。此時,他的堂兄馮孝及同郡人丁綝、呂晏當(dāng)時都在劉秀軍中,共同保薦馮異,劉秀當(dāng)即召見。馮異表示:“老母現(xiàn)在城中。如能釋放我回城,愿將所監(jiān)五城獻上以報您的恩德。”得到劉秀贊賞。馮異回到父城后,勸苗萌一同投順劉秀,苗萌表示同意。
不久,劉縯遇害,劉秀回還宛城,而馮異始終堅守父城,拒不投降更始政權(quán)。后來,劉秀任司隸校尉,經(jīng)過父城。馮異立即開門奉獻牛酒迎接,被任命為主簿。馮異又推薦許多同鄉(xiāng),如銚期、叔壽、段建、左隆等。這些人被任命為掾史,隨從劉秀到達洛陽。
隨征河北
劉玄屢次欲派遣劉秀經(jīng)營河北,部下諸將皆以為不可。當(dāng)時左丞相曹竟之子曹詡?cè)紊袝?,頗有權(quán)勢,馮異勸劉秀與之交好。后來劉玄決定派遣劉秀前往河北,曹詡的幫助起了不小的作用。
劉縯遇害后,劉秀雖當(dāng)眾毫無悲傷之色,但在獨居時??奁qT異前去寬慰,并趁機進言,勸劉秀乘機收攬人心以發(fā)展自己的勢力。劉秀采納了他的意見,到邯鄲后,派他同銚期巡行各縣,審理釋放囚徒,撫養(yǎng)鰥寡。馮異還暗中調(diào)查各郡太守對于劉秀是否同心。
24年(更始二年),王郎在邯鄲起事。劉秀率部眾自薊城(今北京市)疾馳南下,到達饒陽治下無萋亭時已經(jīng)深夜。正值天氣嚴(yán)寒,大家都感到饑餓疲勞,馮異急忙煮好豆粥供應(yīng)。次日,劉秀對諸將說:“昨得公孫豆粥,饑寒俱解。”等到了南宮縣,又遇到大風(fēng)雨,劉秀率領(lǐng)隨從到道旁空舍中避雨,馮異又親自煮麥飯為之充饑。劉秀入據(jù)信都后,命馮異至河間一帶招收兵馬,并授偏。此后,馮異隨劉秀擊破王郎、大敗鐵脛農(nóng)民軍,平定河北,因功被封為應(yīng)侯。
鎮(zhèn)守孟津
劉秀平河北后,劉玄派舞陰王李軼、廩丘王田立、大司馬朱鮪、白虎公陳僑與河南太守武勃率三十萬大軍鎮(zhèn)守洛陽。劉秀為鞏固在河北的統(tǒng)治,自率大軍回師掃蕩農(nóng)民軍。同時,又命寇恂為河內(nèi)太守,馮異為孟津,統(tǒng)率河內(nèi)、魏郡二郡駐軍,共同抗御朱鮪、李軼。
馮異探知朱鮪、李軼不和,為了分化瓦解,致書李軼曉以禍福,指出劉玄政權(quán)已危在旦夕,而劉秀勢力則蒸蒸日上,勸其“覺悟成敗,亟定大計”。李軼曾與劉縯、劉秀兄弟同謀起兵,情誼深厚,后來依附劉玄,參與殺害劉縯。因此,李軼雖知長安已危,欲降又“不自安”,在回書中表示,愿同馮異交好,希望通過他能和劉秀恢復(fù)舊好,為自己留一條歸降的退路。
李軼自從通書后,不再與馮異交鋒。馮異利用這個時機,北攻天井關(guān),攻取上黨郡兩城,又南下攻取河南成皋以東十三縣,這些地區(qū)豪強割據(jù)的屯聚也都一一平定,歸降者十余萬人。武勃乃率兵討伐歸降者,馮異率軍渡河救援,與武勃大戰(zhàn)于士鄉(xiāng)(在今河南洛陽市東),擊斬武勃。李軼閉門不救。
馮異見分化瓦解策略已經(jīng)奏效,于是上奏劉秀。劉秀為進一步激化李軼、朱鮪間的矛盾,故意泄漏李軼與馮異通書信的內(nèi)容,朱鮪聞知大怒,派人刺殺李軼,并派討難蘇茂渡河進攻溫縣,同時自率兵進攻洛陽西北的平陰,以牽制馮異。馮異與寇恂先合兵擊破蘇茂,然后馮異所部渡河攻朱鮪,朱鮪逃歸洛陽,馮異軍直追至洛陽城下,圍城一周而歸。
捷報傳到河北,諸將慶賀劉秀,并勸他即位稱帝。劉秀遣使令馮異來鄗邑計議,馮異也勸劉秀稱帝。劉秀告訴他:“昨夜夢乘赤龍上天,醒后,心中動悸不安。”馮異認(rèn)為這是天命所示,并與諸將定議上尊號。
平定關(guān)中
26年(建武二年),馮異定封陽夏侯。這時關(guān)中遍地饑荒,原來盤踞漢中地區(qū)(今陜南)的延岑出兵侵?jǐn)_長安以西各地,各郡縣豪強地主紛紛擁兵自守,赤眉軍因給養(yǎng)困難,將士多欲東歸。劉秀因鄧禹經(jīng)營關(guān)中日久無功,乃以馮異代鄧禹率兵入關(guān),主持關(guān)隴地區(qū)軍事。劉秀親自送到河南,賜以七尺寶劍,告誡他說:“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諸將非不健斗,然好虜掠。卿本能御吏士,愿自修敕,無為郡縣所苦。”馮異受命西行,布施威信,一路投順者無數(shù)。
赤眉軍自長安東歸,與馮異所部相遇于華陰。兩軍相持六十余日,馮異收降五千余人。27年(建武三年)春,劉秀派使者任命馮異為征西大。這時,大司徒鄧禹與車騎鄧弘引兵東歸,也到達華陰,并要求與馮異合兵進攻赤眉軍。鄧弘領(lǐng)兵攻赤眉,被赤眉軍擊潰,馮異不得已只好同鄧禹一起率兵前往救援,赤眉軍后退。馮異勸鄧禹暫且收兵,鄧禹貪功追擊,被赤眉軍揮戈反擊,打得大敗,士卒死傷逃散,潰不成軍,鄧禹逃奔宜陽。馮異與麾下數(shù)人棄馬步行,走上回溪阪(今河南澠池縣南),收集潰卒并糾集附近地主武裝數(shù)萬人,整軍復(fù)戰(zhàn),先以精兵伏道旁,令其身著赤眉軍服裝,假扮赤眉軍,然后縱兵會戰(zhàn),俟赤眉軍疲勞時,伏兵盡起。赤眉軍不別真假,驚惶失措,大敗于崤底,余眾十余萬東奔宜陽,陷入重圍之中,被迫投降。于是,劉秀賜書褒獎馮異,令其入關(guān)平定關(guān)中。
這時赤眉雖已投降,豪強地主武裝分據(jù)各郡縣,自稱,擁兵多的有萬余人,少的也有數(shù)千人,互相攻擊。馮異邊戰(zhàn)邊走,屯兵于上林苑中。延岑擊破赤眉,自稱武安王,設(shè)置州牧郡守,想占據(jù)漢中,并率張邯、任良共同攻打馮異。馮異將他擊破,斬首千余級,諸營保守附于延岑的都來向馮異歸降。延岑走攻析縣,馮異派遣復(fù)漢鄧曄、輔漢于匡邀擊延岑,大破延岑,其將蘇臣等八千余人向漢軍投降。延岑就從武關(guān)逃到南陽。這時百姓饑餓,人吃人,一斤黃金只能換到五升豆子。而道路斷絕隔離,運輸不到,軍士都以果實為糧。劉秀命南陽趙匡為右扶風(fēng),率領(lǐng)軍隊援助馮異,并且送去絹和谷子,軍中齊呼萬歲。馮異兵士糧食逐漸增多,就對不聽從命令的豪杰們漸漸加以誅滅打擊,而對那些降附后有功勞的人加以表彰賞賜,凡是大帥都遣往京師,凡是部眾都散歸本業(yè),威德盛行于關(guān)中。只有呂鮪、張邯、蔣震派遣使者投降了蜀,其余全部平定。
第二年,公孫述派遣將領(lǐng)程焉隨從呂鮪出駐陳倉。馮異與趙匡迎擊,大破程焉,程焉退走漢川。馮異追戰(zhàn)于箕谷,再破程焉,回軍攻擊又破呂鮪,營保投降的很多。后來蜀又多次派遣將領(lǐng)乘間而出,馮異常給予摧垮挫敗。招來百姓,申理冤屈,前后只三年工夫,來上林歸附的人很多。
馮異自己以久率兵在外,心不自安,上書說思慕朝廷,愿意相親于宮室,劉秀不許。后來有人上奏章說馮異在關(guān)中獨斷專行,殺了長安縣令,威望權(quán)力很重,百姓心中歸服,稱他為“咸陽王。”劉秀派人把奏章給馮異觀看。馮異惶恐害怕,上書謝罪說:“臣本來是個儒生,在戰(zhàn)亂中獲得受命的機會,充備于行伍之間,過分地蒙受恩私,被拜為大將,封爵為通侯,受任專委西方,以期建立微功,都是從國家利益著想,不計一己之私。我俯伏自思:以詔命征討,常獲得如意結(jié)果;有時以私心來決斷,未嘗不有所悔?;噬溪氁姷拿髦牵枚舆h大,就知道‘性與天道,是不可得而聞的了。’當(dāng)兵革開始興起,擾攘混亂的時候,豪杰群起競逐,迷惑的人很多,我在遭遇之中,得以托身在你的麾下,在以前那樣危險混亂的形勢下,我尚且不敢有過失差錯,何況現(xiàn)在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我在受爵恩寵的情況下,還能做出高深莫測的事情嗎?我是誠心希望謹(jǐn)慎勤勉,以做到始終如一??戳耸ド限D(zhuǎn)示給我的奏章,戰(zhàn)戰(zhàn)兢兢恐怖害怕。我想明主知我的愚性,所以才敢于自陳心跡。”劉秀以詔書回答說“:之于國家,義為君臣,恩如父子。有什么嫌疑,而感到害怕呢?”
30年(建武六年)春天,馮異到京朝帝,劉秀中黃門賜以珍寶、衣服、錢帛,并道:“倉卒困箏時無蔞亭送我的豆粥,滹沱河送我的麥飯,深情厚意很久沒有報答。”馮異叩頭謝道:“我聽說管仲曾對齊桓公說過:‘愿君王不要忘了射鉤的事,我也不要忘了檻車的事。’齊國賴此而強。我今也愿皇上莫忘了河北的災(zāi)難,我也不會忘了你赦我于巾車的恩德。”后來幾次賜宴引見,商議討伐公孫述問題,留了十多天,就令馮異的妻室兒女跟隨馮異回到西邊去。
征討隴右
夏天,劉秀因派遣的將領(lǐng)在隴右被隗囂打敗,改命馮異進軍栒邑。馮異還沒有到,隗囂派部將王元、行巡率領(lǐng)二萬多人下隴,因而分遣行巡攻取栒邑。馮異即刻驅(qū)兵,準(zhǔn)備搶先占據(jù)栒邑。諸將都說:“隗囂兵盛而且是乘勝而來,不可與他相爭。應(yīng)在便利的地方把軍隊停下,慢慢思考方略。”馮異說:“隗囂兵臨境,習(xí)慣于爭奪小利,就想乘勢深入。如奪取了栒邑,就會使三輔動搖,是我的憂慮。兵法說‘攻者不足,守者有余’?,F(xiàn)在先占據(jù)城邑,以逸待勞,并不是與他相爭哩。”就暗中進城關(guān)閉城門,偃旗息鼓,行巡不知道,奔往栒邑。馮異乘其不意,驟然擊鼓建旗殺出,行巡軍驚慌錯亂奔走,馮異追擊數(shù)十里,大破行巡。祭遵也在栒攻破王元。于是北地諸豪長耿定等,都叛隗囂而降漢。馮異上書說明情況,不敢自矜其功。劉秀感到憂慮,就頒下璽書說:“詔令大司馬(吳漢),虎牙(蓋延)、建威(耿弇)、漢忠(王常)、捕虜(馬武)、武威(劉尚):虜兵率眾下隴,三輔驚恐。栒邑危亡,在于旦夕。北地各營保,都按兵觀望。現(xiàn)在偏城得以保全,虜兵遭到挫折,使耿定之流,復(fù)念君臣之義。征西功如丘山,還自以為不足矜持。與過去的孟之反殿后拒齊兵而不自言其功,又有什么區(qū)別呢?現(xiàn)派遣太中太夫賞賜征西吏士死傷者以醫(yī)藥、棺殮,大司馬以下親自吊死問傷,以表謙讓。”使馮異進軍義渠縣,并兼北地太守事宜。
青山胡率萬余人投降馮異。馮異又攻破盧芳將賈覽、匈奴薁鞬日逐王。上郡、安定投降后,馮異又兼安定太守事宜。
33年(建武九年),祭遵去世,劉秀令馮異代理征虜,并統(tǒng)率原祭遵部隊。等到隗囂死后,部將王元、周宗等再立隗囂兒子隗純,繼續(xù)總兵占據(jù)冀縣,公孫述派遣部將趙匡等往救隗純,光武再令馮異兼任天水太守。進攻趙匡等近一年,把他們都斬了。諸將共攻冀縣,不能攻下,準(zhǔn)備暫時回兵休整,馮異堅持固守不動,常常為眾軍先鋒。
34年(建武十年),馮異與諸將攻落門。落門尚未攻下,馮異便病死于軍中。劉秀得知后,賜謚號為節(jié)侯。
歷史上馮異的評價
《后漢書》中,馮異與岑彭、賈復(fù)并列一傳,并評價道:
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
論曰:中興將帥立功名者眾矣,唯岑彭、馮異建方面之號,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兩將之功,實為大焉。若馮、賈之不伐,岑公之義信,乃足以感三軍而懷敵人,故能克成遠業(yè),終全其慶也。
贊曰:陽夏師克,實在和德。膠東鹽吏。征南宛賊。奇鋒震敵,遠圖謀國。
歷代評價
劉秀:之于國家。義則君臣。恩猶父子。
劉琨:昔曹沫三北,而收功于柯盟;馮異垂翅,而奮翼于澠池,皆能因敗為成,以功補過。
李世民:馮異崇讓,功披荊棘。田豫知止,情安鐘漏。前史稱其高致,昔賢以為美談。
徐鈞:舊是起兵時主簿,今為大樹下。若看勸帝施恩語,何獨區(qū)區(qū)戰(zhàn)伐勛。
陳元靚:炎靈中否,奸雄虎爭。大樹爰起,赤伏俄亨。河洛戡定,咸秦底寧。論功校德,莫之與京。
歸有光:光武承王莽之亂,奮跡南陽,恢復(fù)舊物,則有鄧禹、吳漢、賈復(fù)、寇恂、馬援、馮異、岑彭、來歙之徒宣其力。
李景星:馮異、岑彭、賈復(fù)三人,俱以戰(zhàn)功著。雖有專方面與不專方面之異,而其功之卓越則同。馮異前招李佚,漸收河南;后破赤眉,遂定關(guān)中。守栒邑而奪隗囂之氣,鎮(zhèn)北地而固中外之防。功業(yè)之盛,千載一時。
蔡東藩:至若馮異之遭人讒構(gòu),而光武不以為疑,且以河北故事相勸勉,然后進圖討蜀,與定密謀。大樹,原非彭寵龐萌可比。然非光武之推誠相與,亦安能感人肺腑乎?且光武不忘河北之難,異不忘巾車之恩,君臣一德,安不忘危,以此定國,有余裕矣。
白壽彝:馮異既有文才,也長于武略,不僅戰(zhàn)功卓著,在云臺諸將中名列前茅,而且治理郡政也是很有成績。其為人謙退不伐,居功不傲,可謂難能可貴。
歷史上馮異是誰相關(guān)文章:
1.鄧禹的資料簡介
歷史上馮異是誰
上一篇:程咬金做皇帝的故事
下一篇:關(guān)于馮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