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傳說故事
包青天鐵面無私,執(zhí)法公正不阿,替民伸冤除害,深得人心。那你知道包青天傳說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包青天傳說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包青天傳說故事篇【1】
傳說包拯三十歲當了開封府尹。那時,他已經(jīng)是個有智有謀的清官,隔著窗欞吹喇叭──響聲在外啦!推薦他來京主事的,是當朝大師王延齡。此人是三朝元老,白胡子齊腰深,還日夜思念著國事。包拯雖是他推薦的,但是他對包拯的人品、才智究竟怎樣,還了解的不那么清楚,總想我個機會試試包拯的才能。
這天一早,老太師剛剛起身,漱洗完畢,要仆人端上早點,三個五香蛋。他一個雞蛋剛吃完,忽聽家人稟報:“新府尹包拯來拜。”
王延齡一聽,驚喜異常,一面吩咐:“快請。”一面腦子轉(zhuǎn)開了:“我何不借此機會當面試試他呢。” 怎樣試呢?王延齡拿著筷子,正要夾第二只蛋時,主意來了。他趕忙放下筷子,端起蛋碗放到桌上,對丫環(huán)說;“秋菊,你替我辦件事好嗎?”
秋菊說:“老太師盡管吩咐。”
王延齡指著桌上的五香蛋說:“秋菊,你把這兩只五香蛋吃了,任何人追問,不管怎樣哄騙、威脅、烤打,你都不要說是你吃的。凡事有我做主,事后再賞你。”
秋菊聽了一愣,可是老太師的吩咐又不敢拒絕,只得照吃了。
王延齡看她吃了,就走出內(nèi)室,到了中堂,見到包拯后寒暄了幾句,便說;“舍下剛發(fā)生一樁不體面的事,想請包大人協(xié)助辦理一下。”
包拯說:“太師不必客氣,有事只管吩咐,下官一定照辦。”
“那好。”
王延齡說罷,便起身領(lǐng)著包拯走到內(nèi)室指著空碗說:“每天早上,我用三只五香蛋當早點。今日,剛吃了一只,因鬧肚子,上廁所一趟,回來時那剩下的兩只蛋竟不見了。此事雖小,不過太師府里怎能容有這樣手腳不干凈的人?”
包拯點點頭,問道:“時間多長?”
“不長。頭尾半頓飯的時間。”
“這段時間內(nèi),家里有沒有外人來了又走的?”
“沒有。”
“老太師問了家里眾人嗎?”
“問了,他們都說未見。你說怪不?”
包拯思索片刻說:“太師,只要信得過,我立即判明此案。”
王延齡雙手一拱,說:“那就仰仗也大人了。”
“太師:恕我放肆啦!”
“不必客氣。”
包拯挽起施子,走出內(nèi)室,來到中堂,吩咐說:“現(xiàn)在太師府里大小眾人,全部集中,一廂站立。”
常言說得好:“宰相家人四品官。”這些家人雖然站立一旁,并不把新府尹放在眼里。
包拯一見火了,桌子一拍,喝道:“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今日,我來辦案,諸位休得怠慢,免得皮肉吃苦。誰偷吃了太師的五香蛋,快說。”
眾人一驚,頓時,老實了。可是包拯連問三次,這些家人竟象木頭樁子一樣,悶聲不響。秋菊站在那里,也象無事的一樣。王延齡在一旁睜大眼睛,裝著急于要把此事弄明白的樣子,眼看眾人一言不發(fā),他想:“包拯啊包拯,這事夠你喝一壺了,下一步你難道和一般官員一樣動刑嗎?即使棍棒下面找出犯人來,也不算高明。”想到這,故意說:“包大人,常言說,肉怕渣,人怕打,既然他們不說,你用刑吧!”
包拯把手一擺說:“不。”轉(zhuǎn)臉對眾人冷笑兩聲,說:“偷蛋的,你不招認,我自有辦法。來人啊,給我端碗清水和一只空盤子來。”
“是。”隨從答應(yīng)著去辦了。
王延齡看到這里,心里樂了,包拯果然名不虛傳。審理案子能夠動腦子,不屈打成招。
王太師正在想時,隨從把一碗水和一只盤子拿來了。包拯個隨從把盤子放在屋中間。然后說:“每人喝口水,在嘴里激漱吐到盤子里,不準把水咽下肚。”
頭一個人喝口水,漱漱吐到盤子里。包拯瞅瞅盤子里的水,未吱聲,又讓第二個人把水吐到盤里。包拯又瞧瞧,又未吱聲。輪到第三人,正是秋菊,她拒絕喝水漱嘴,包拯離了坐位,指著她說:“嘿嘿,雞蛋是你偷吃的。”
秋菊頓時臉紅到脖子梗,低頭搓弄著衣角。王延齡忙說:“包大人,你斷定是她偷吃的,道理何在呢?”
包拯說:“大師,剛吃過雞蛋,一定會有蛋黃渣子塞在牙縫里,我讓他用清水漱嘴,再吐出來,就根據(jù)吐出來的水里有無蛋黃沫子來判斷。她不敢喝清水漱嘴,不是她是誰呢?”
一席話說得太師點頭稱是。心想,這包拯還真有招數(shù)哩??诶飬s說:“包大人,此事已明,算了吧,讓他們散吧!”
包拯搖搖頭說:“不行。案子到此,只明了頭,尾還沒收呢。”
“此話怎講?”
包拯嚴肅地說:“秋菊只是為人捉弄,主犯不是她。”
王延齡一驚,想不到包拯這么年輕,遇事想得這么周全,辦事這么干練。索性試到底吧,便說:“包大人,這樣說她吃雞蛋是受人指使啦,此人又是誰呢?”
包拯認真地說:“此人就是太──師──你。”
“啊!”
王延齡笑著連連點頭,轉(zhuǎn)臉對眾人說:“這事正是我要秋菊做的,為的是試試包大人怎樣斷案。包大人料事如神,真是有才有智。你們回去,各干各的吧。”
這時,秋菊臉上才現(xiàn)出笑容,和大家一道散去。
等人走后,王延齡問道:“包大人,你根據(jù)什么斷定是我指使秋菊的呢?”
包拯說:“秋菊已是個大姑娘,懂得道理,犯不著為兩個雞蛋闖下禍,這是一,二是,當我知道是她吃了雞蛋時,她感到羞愧和委屈;三,這一條,也是最重要的,在全府眾人面前她被當眾說出是偷吃,這事根根絆絆的不向眾人說清楚,秋菊就不能過安分日子,會因羞愧而尋短見的。太師雖是開玩笑,試試我的才智,我要是一步處理不慎,不是會鬧出人命來嗎?”
一席話,說得王太師連連點頭,佩服地說:“包大人,有你坐開封府,我放心啦?
包青天傳說故事篇【2】
包公是個鐵面無私的清官,真是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那年,老包鍘了不認前妻的駙馬陳士美,皇上懷恨,借個名兒便把包公削職為民。就這,皇上還不解恨。當天,皇上把大太監(jiān)和小太監(jiān)召到皇宮,耳朵咬耳朵商議一陣。末了,兩個太監(jiān)對皇上如此這般一說,說得皇上點頭微笑,吩咐照辦,事成大大有賞。
包公削了職,京城大棧小店,都受了皇家囑咐,不準留包公過夜;包公只好收拾收拾,就當日動身。包公為官清正,如今兩袖清風,雇不起車馬,由老家人包興挑著行李,自己跟在后面安步當車,卻沒有料到太監(jiān)跟在后面盯梢哩。
時當六月暑天,包公一出京城,上路沒有多遠,便汗流浹背。走了半日,汗淌了幾桶。這會兒走到一座山下,包公熱得不行,口渴得要命??墒沁@里前不巴村,后不著店,既無池,也無井,只有一塊瓜地。青蔥蔥的瓜藤上開了黃黃的花,西瓜兒結(jié)的溜圓。包公咂咂嘴,周圍又沒人,為了解渴,就摘下個西瓜,放在膝蓋上,用拳頭“嘭嘭”兩下砸開,就和老家人大口大口地吃了,他們一氣吃了兩個大瓜。兩個像鬼樣的太監(jiān)早看在眼里,大太監(jiān)對小太
監(jiān)說:
“古來君子是‘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包黑子偷瓜吃,還能算是清官嗎?逮他去見皇上!”
正要動手,卻見包公正掏出幾個銅錢,放在瓜藤上,抹抹嘴上路了。兩個太監(jiān)無可奈何地擺擺手:
“吃瓜給錢,那有啥說的。”
傍晚,包公棲息在小鎮(zhèn)一家小客棧,兩個太監(jiān)也盯著跟進去。包公囊資不豐,就叫了素菜米飯。哪知這客棧小,米不是上熟,一碗里盡是稻谷;包公只得邊吃邊撿,一桌拐子上堆的盡是谷粒。這又讓兩個太監(jiān)給看在眼里,小太監(jiān)對大太監(jiān)說:
“糟蹋糧食遭雷打,捉他去,好為皇上出氣!”
正說著,又見包公抓起谷粒,一粒一粒放在嘴里嗑去稻殼,吃了米粒,真是“盤中之餐,一粒未廢”。這有啥說的,雞蛋里挑骨頭也挑不出來,大太監(jiān)與小太監(jiān),只好大眼瞪小眼。
走著走著,就快到淮河邊上,眼看包公就要到家了!兩個太監(jiān)還未抓到包公的把柄,怎好向皇上交差呢?于是,又嘀嘀咕咕地商量了一個計策:大小太監(jiān)連夜從小路草行露宿,趕到包公前面,在淮河邊上坐等,單等包公一到,他們一個拉腿,一個推背,把包公推到一堆臟東西上。他們以為這樣,包公準會到淮河里去洗手,淮河里有人淘米洗菜,就安他個沾污河水的罪名。這真是啥壞點子都想到了。
哪知包公手弄臟后,嘆口氣爬起來,正想到河里去洗,瞥眼一看,河邊小媳婦、大姑娘,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提水的提水。他怔了怔,心想:這一洗手,不壞了人家吃用水嗎?于是包公走到河邊,用干凈的左手掬水含到嘴里,然后又離開水邊,到坡上吐出水來沖洗。兩個太監(jiān)看著,一點辦法也沒有。心想:包黑子真是天下難有雙的鐵清官,就跟他一萬年,也找不到他的臟點。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去回復(fù)皇命。
這事一傳出來,老百姓就說:
毒不過皇上,
奸不過太監(jiān),
清不過包公。
包青天人物評價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產(chǎn)、鞏固國防、舉賢任能、為民請命,頗有政績,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為清廉的象征。
包拯性情嚴峻剛正,憎惡辦事小吏茍雜刻薄,務(wù)求忠誠厚道,雖然非常憎恨厭惡,但從來沒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cè)?,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雖然地位高貴,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曾著家訓:“后世子孫仕安者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者,非吾子孫。仰珙刊石,豎于堂層東壁,以詔后世。” 時人也稱其“有凜然不可奪之節(jié)”,“有所關(guān)白,喜面折辱人”,據(jù)此可見,包拯的為人已清正剛直得近乎執(zhí)拗,甚至還有些不近人情,然而,這也正是他與一些庸吏的根本不同。
包拯做過許多有益于百姓平民的好事,“不愛烏紗只愛民”,贏得了世人的敬仰。宋代以來,關(guān)于包拯的口碑、話本小說、戲劇曲藝乃至當代的電影電視就演義了許許多多他清正廉明、剛直不阿的故事,演義的結(jié)果,使包公的形象更豐滿,甚至神化、傳奇化。他成了人們寄托、祈望的理想人物。 對包拯形象的塑造和傳揚始于其身前。而源于宋代的話本并紅火于元代的包公戲,自明清到近世,不斷發(fā)展,推陳出新,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包拯斷案的故事最為精彩,傳播之廣,溶進了人們熾熱的“包公情”。包拯做官以斷獄英明剛直而著稱于世。知廬州時,執(zhí)法不避親黨。在開封時,開官府正門,使訟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訴曲直,杜絕奸吏。立朝剛毅,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貴戚、宦官為之斂手,京師有“關(guān)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
包拯以其政績和品行為人愛戴,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傳出時,朝野震驚,全城盡悼,“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聞于衢路”?,F(xiàn)藏開封博物館的北宋《開封府題名記》碑,上刻183位開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卻已磨去,據(jù)說這是因為人們在觀賞碑記時,由于敬仰包拯而經(jīng)常用手撫摸指點其名,天長日久,竟將碑字磨去。
包拯在社會享有盛譽,因而人們廣泛傳誦他的事跡,并加以理想化和藝術(shù)化,衍生出許多軼聞傳說。南宋時有以包拯為主題的故事和戲曲,元雜劇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戲如《陳州糶米》。包拯是以龍圖閣直學士(后世訛為大學士)職名任權(quán)知開封府,包拯世稱包龍圖。有小說《包公案》(《龍圖公案》)流行,遂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猜你感興趣:
3.鐵面無私包青天
包青天傳說故事
上一篇:白羊座傳說故事
下一篇:關(guān)于桃花的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