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東征的分析
周公東征,是約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周公姬旦(周公旦)為鞏固周朝統(tǒng)治,平定“三監(jiān)”及武庚叛亂,征服東方諸方國的戰(zhàn)爭。周公東征歷時三年,最終勝利結束。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周公東征的分析,希望你喜歡。
周公東征的分析介紹
中文名稱:周公東征
參戰(zhàn)部隊:周朝;地方反叛勢力“三監(jiān)”
戰(zhàn)爭結果:周朝大勝,平定了叛亂
時 間:約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
地 點:黃河流域
人 物:周公 武庚 管叔 蔡叔 霍叔
周公東征的詳情
經(jīng)過周公的宣傳動員,周公把東征大軍組織起來,并親任統(tǒng)帥,揮師東進。
周朝軍隊于周成王元年(約前1042年)年底來到黃河邊。黃河正好封凍,大軍踏冰渡河,順利地抵達孟津,果然許多殷人的貴族們紛紛趕來表示支持。
周成王二年(約前1041年)年初,周軍繼續(xù)東進,直取朝歌。朝歌城內(nèi)的殷人大為震驚,武庚連忙組織軍隊抵抗。周軍擊潰武庚所部人馬,武庚被殺(一說敗逃,不知所終)。周公同時分兵一路直取管叔駐地衛(wèi),迅速消滅了管叔的武裝,占領了城邑,管叔也被殺死。接著周朝軍隊攻克蔡叔駐地鄘,捉到蔡叔將他囚禁在郭凌(一作郭鄰)。
周朝軍隊擊敗武庚及“三監(jiān)之亂”之后,周公意欲擴大東征戰(zhàn)果,一舉消滅其他反叛力量。周公原計劃先向東伐奄國(又稱商蓋,今山東省曲阜市舊城東),奄國為東部主要反叛勢力所在,即“大國”所居之地。周朝大臣辛公甲提出建議:“大國難攻,小國易攻,不如先攻下小國以孤立大國”,周公采納了他的意見,遂改變計劃,決定先攻淮泗間(今蘇北、皖北地區(qū))的九夷(包括徐、熊、盈等小國),于是揮師東南,進攻九夷。九夷諸小國實力不強,在周朝軍隊的強大攻勢下,節(jié)節(jié)敗退,但由于九夷在此之前長期與商朝作戰(zhàn),其軍隊數(shù)量雖少,卻頗具戰(zhàn)斗力,且對當?shù)氐?a href='http://www.rzpgrj.com/xuexifangfa/dili/' target='_blank'>地理非常熟悉,善于在低洼河湖地帶作戰(zhàn),而周師車兵行動不便,且士卒多有水土不服,因此攻九夷之戰(zhàn)非常艱苦,但經(jīng)過連續(xù)作戰(zhàn),九夷終被征服。
周成王三年(約前1040年),周軍北上攻打奄國。周軍占領奄國西、南兩邊的鄰國。奄國勢孤,國君被迫投降。奄是商朝的舊都,周公翦滅奄國是對殷商勢力的重大打擊。豐(今山東省青州市西北)、蒲姑(又作薄姑、敷古,今山東省博興縣東南)等國也相繼投降。
周公東征持續(xù)了三年,終于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聯(lián)合的武裝叛亂。蔡叔死了以后,周公聽到蔡叔的兒子胡品德高尚,為人善良,便提拔他作魯國卿士。胡把魯國治理得很好,周公又把他封到新蔡。周公討平管、蔡之后,乘勝東進,消滅了參加叛亂的五十多個小國,把周朝的統(tǒng)治地區(qū)延伸到東部沿海地區(qū)。
周公東征的背景
周武王姬發(fā)在約前1046年的牧野之戰(zhàn)殲滅了商軍主力之后,建立西周王朝,為了統(tǒng)治商朝的遺民,周武王把商王朝直接控制的領地分為四個區(qū):原殷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為豳,封給紂王的兒子武庚(又名祿父)掌管。同時將朝歌以東地區(qū)(今河南省鄭州市一帶)為衛(wèi),封給武王的弟弟管叔姬鮮掌管;朝歌以西地區(qū)(今河南省上蔡縣一帶)為鄘,封給武王的弟弟蔡叔姬度掌管;朝歌以北地區(qū)(今河南省湯陰縣一帶)為邶,封給武王弟霍叔姬處掌管,共同監(jiān)視武庚,總稱“三監(jiān)”。武庚表面上臣服于周,實則時刻企圖復辟。
周公東征作戰(zhàn)方針
在戰(zhàn)爭中,周公團結內(nèi)部,采取軍事攻勢與政治爭取并舉的謀略,及先弱后強、各個破敵的作戰(zhàn)方略。
首先以重兵沿武王伐紂路線,直取朝歌,擊潰武庚所部,攻占管叔、蔡叔治地,殺武庚、誅管叔、放逐蔡叔,貶霍叔為庶人。
繼之進兵東南,采用先弱后強的方針,先攻徐、淮等九夷。
經(jīng)連續(xù)作戰(zhàn),攻滅熊、盈族17國,遷殷民于洛邑(今河南洛陽)。
最后才揮師北上攻奄,迫使奄國投降。隨之,蒲姑等國也相繼降服。
周公東征的分析相關文章:
周公東征的分析
上一篇:三監(jiān)之亂的簡介
下一篇:穆王西征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