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相關(guān)野史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qū)),南唐最后一位國君。下面由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李煜相關(guān)野史相關(guān)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李煜野史
讀古人的詩詞,語句意境自然是讓人產(chǎn)生很多聯(lián)想,生出無限感慨,但了解詩人當(dāng)時所處的環(huán)境和背景,卻更耐人尋味。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南唐后主李煜,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不失赤子之心,感性多于理性,這是作為統(tǒng)治者最大的短處,卻是作詞人最大的長處。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也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乃度儉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感性的李煜,對于周圍的事物都有一種異于常人的執(zhí)著與愛戀,對于異性更有著一種獨到的欣賞能力。他的宮嬪窅娘,以一雙小腳,細(xì)嫩挑巧,擅長霓裳舞衣曲而得到李后主的寵幸。對窅娘善舞,后人有宮城一首詠嘆:
“紅羅疊間白羅層,檐角河光一曲澄;碧落今宵難得巧,凌波妙舞月新升。”
窅娘當(dāng)時為了使足部更美,常常用錦帛纏裹雙腳,屈作新月形狀。女子纏足尉然成風(fēng)是從五代開始的,窅娘不是女子纏足的第一人,但對婦女的纏足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于是人宋之后,名媛閨秀爭相仿效,逐漸遍及全國各地,愈纏愈小,都以“三寸金蓮”為婦女的美態(tài)標(biāo)準(zhǔn),以至于一直流傳到民國初年才徹底廢除。對于中華民族的健康與習(xí)性影響至深且巨。有詩說:
“一彎新月上蓮花,妙舞輕盈散綺霞;亡國君王新設(shè)計,足纏天下女兒家。”
事實上在李后主的心中窅娘也不過比較特殊的歌伎而已,真正令李后主傾心相愛的還是周后。
周后有大小之分,大周后名薔,小周后名薇,兩姐妹都是錢塘美女。
大周后懷孕了,正是破瓜年紀(jì)的妹妹周薇應(yīng)姐姐之邀來到內(nèi)官服侍姐姐。李后主對周薇久已暗中垂涎,現(xiàn)在她已來到宮中,如何還肯輕輕放過,于是命心腹宮人將她引誘到后苑紅羅小亭里面。周薇被引進(jìn)來,看到后主,不覺紅潮暈頰,嬌羞無地,一寸芳心,早已許可。后主是個風(fēng)流天子,得了小姨子這樣的可人兒,心中得意非凡,便形諸筆墨,填了菩薩蠻詞一闋,把自己和小姨子的私情,盡情描寫出來。
“花明月暗飛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隈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又趁著酒興,以小姨子的香口為題,填一斛珠詞:
“晚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農(nóng)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絨,笑向檀郎唾。”
大周后難產(chǎn),加上產(chǎn)后失調(diào),不久去世,周薇順理成章地當(dāng)上了皇后。小周后陪伴著李后主過著美滿歡娛而又風(fēng)流浪漫的生活。幾年之間,大宋政權(quán)又削平了其他幾個小國,把下一個目標(biāo)指向南唐。宋太祖趙匡胤的說法是:“江南何罪,但天下一家,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太祖開寶七年,終于派大將曹彬率軍攻占南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宵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巨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唱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南唐李后主寫罷降表,寫下這首沉痛的破陣子,被押解北上汴京。這闋詞曾經(jīng)引起后世莫大的非議,都認(rèn)為李煜拜辭祖廟,北上而為巨虜,理應(yīng)對著祖宗碑位痛哭流涕,愧對列祖列宗,愧對錦繡山河,愧對黎民百姓,而李后主卻是垂淚對宮娥。
李后主到了汴京,穿著白衣到明德樓去見宋太祖,被封為違命侯。這年冬天,宋太祖在“燭光斧影”中,在萬歲殿崩駕,他的弟弟趙光義繼位為宋太宗,改元“太平興國”。
李后主被封為違命侯,過著長吁短嘆的凄寂日子,好在尚有小周后相伴。
宋太宗即位,去掉李煜的違命侯、改封為隴西郡公,表面上優(yōu)待,但主意卻打在小周后的身上。宋太宗開始有事沒事就以皇后的名義宣小周后進(jìn)宮。
太平興國三年的元宵節(jié),小周后再次入宮,過了數(shù)日卻不見回來。李后主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在家中恨聲嘆氣。走來踱去,要想到宮門上去問,又因自己奉了禁止與外人交通并任意出入的嚴(yán)旨,不敢私自出外,只得眼巴巴地盼著小周后回來。一直到正月將盡,小周后才回來,后主如獲至寶,連忙迎入房中,陪著笑臉,問她何以今日才回宮。小周后一聲不響,只將身體倒在床上,掩面痛哭。李后主一見料定必有事故,待到夜間,小周后哭哭啼啼指著后主罵道:“都是你當(dāng)初只圖快樂,不知求治,以致國亡家破,做了俘虜,使我受此羞辱,你還要問么?!”李煌明白了一切。言談之間從此常露出些怨恨。他是個書呆子,講話又不知避嫌。那些話一句句傳到宋太宗耳里。
又到了七月七日。這既是乞巧節(jié),又是李煜的生日,回憶在江南的時節(jié),群臣祝賀,賜酒賜宴,歌舞歡飲?,F(xiàn)在孤零零的夫妻二人,比似囚犯,只少了腳鐐手銬,好生傷感,觸動愁腸,一齊傾瀉出來。先填一闋?wèi)浗系男×睿?/p>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記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fēng)。”
填完之后,胸中的悲憤,還未發(fā)泄盡凈,再填一闋感舊詞,調(diào)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日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填完后,李煜叫小周后唱出來,小周后說:“我已有許久不唱歌,喉澀得很,就是勉強歌來,也未必動聽,還是暢飲幾杯。不必唱了罷。”李后主不依,親自去拿了那支心愛的玉笛,對小周后說。“燒槽瑟琶,已經(jīng)失去,就讓我以笛相和。”小周后只好低鬟斂袂,輕啟朱唇,歌唱起來,玉笛凄涼,歌聲凄楚,早有人飛報宋太宗。太宗醋勁大發(fā),更認(rèn)為后主不忘故國之思,有什么“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便以牽機毒酒賜李后主喝下。
明明是一代傳奇詞人,偏偏生在帝王家,幸或不幸,這都是真實的李煜。
李煜人物評價
總評
歷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國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議。三國吳后主孫皓,“一片降幡出石頭”,白棺素服,自縛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終起侯景之亂,被囚餓死于景陽樓;陳朝后主陳叔寶,金陵城破時,同寵妃張麗華藏于胭脂井中,后被隋將吊出處死。這三位末代君王,亡國起因各不相同,但卻都亡于虎踞龍盤的金陵石頭城。李煜也是亡于金陵的末代君王,難免要遭到后世的斥責(zé)非議。
但是,李煜亡國的原因應(yīng)該具體分析,就南唐國來講,其不亡是不可能的。理論上,當(dāng)時整個中國的形勢和歷史發(fā)展趨勢要求南唐滅亡,北宋統(tǒng)一;事實上,南唐國勢已敗,李煜即使有能力也無力回天,更何況國策早有失誤,在李煜繼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經(jīng)因國勢衰危而稱臣于宋,減制納貢了。宋朝滅南唐的形勢已定,李煜繼位,也只能采取消極守業(yè)的政策。但是,盡管李煜時的南唐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難,其畢竟維持政權(quán)達(dá)15年之久,而且在他被俘的日子中始終時時不忘故國,心系故土,從未心歸宋朝,終至客死他鄉(xiāng)。
史載,趙光義曾問南唐舊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個暗懦無能之輩嗎?”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無能無識之輩,何以能守國十余年?”徐鉉在《吳王隴西公墓志銘》也寫到: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厭戰(zhàn)之心,雖孔明在世,也難保社稷;既已躬行仁義,雖亡國又有何愧![88]
歷代評價
徐鉉:①王以世嫡嗣服,以古道馭民,欽若彝倫,率循先志。奉蒸嘗、恭色養(yǎng),必以孝;事耇老、賓大臣,必以禮。居處服御必以節(jié),言動施舍必以時。至于荷全濟(jì)之恩,謹(jǐn)藩國之度,勤修九貢,府無虛月,祗奉百役,知無不為。十五年間,天眷彌渥。②精究六經(jīng),旁綜百氏。常以周孔之道不可暫離,經(jīng)國化民,發(fā)號施令,造次于是,始終不渝。③酷好文辭,多所述作。一游一豫,必以頌宣。載笑載言,不忘經(jīng)義。洞曉音律,精別雅鄭;窮先王制作之意,審風(fēng)俗淳薄之原,為文論之,以續(xù)《樂記》。所著文集三十卷,雜說百篇,味其文、知其道矣。至于弧矢之善,筆札之工,天縱多能,必造精絕。④本以惻隱之性,仍好竺干之教。草木不殺,禽魚咸遂。賞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過,惟恐其聞。以至法不勝奸,威不克愛。以厭兵之俗當(dāng)用武之世,孔明罕應(yīng)變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義之行,終于亡國。道有所在,復(fù)何愧歟![89]
鄭文寶:①后主奉竺乾之教,多不茹暈,常買禽魚為放生。②后主天性純孝,孜孜儒學(xué),虛懷接下,賓對大臣,傾奉中國,惟恐不及。但以著述勤于政事,至于書畫皆盡精妙。然頗耽竺乾之教,果于自信,所以奸邪得計。排斥忠讜,土地曰削,貢舉不充。越人肆謀,遂為敵國。又求援于北虜行人設(shè)謀,兵遂不解矣。[90]
陸游:①后主天資純孝......專以愛民為急,蠲賦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憚卑屈,境內(nèi)賴以少安者十有五年。②.然酷好浮屠,崇塔廟,度僧尼不可勝算。罷朝輒造佛屋,易服膜拜,以故頗廢政事。兵興之際,降御札移易將帥,大臣無知者。雖仁愛足以感其遺民,而卒不能保社稷。[91]
龍袞:后主自少俊邁,喜肄儒學(xué),工詩,能屬文,曉悟音律。姿儀風(fēng)雅,舉止儒措,宛若士人。[92]
陳彭年:(后主煜)幼而好古,為文有漢魏風(fēng)。[93]
歐陽修: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
王世貞:花間猶傷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94]
胡應(yīng)麟:后主目重瞳子,樂府為宋人一代開山。蓋溫韋雖藻麗,而氣頗傷促,意不勝辭。至此君方為當(dāng)行作家,清便宛轉(zhuǎn),詞家王、孟。[95]
納蘭性德: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zhì)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96]
王夫之:①(李璟父子)無殃兆民,絕彝倫淫虐之巨惹。②生聚完,文教興,猶然彼都人士之余風(fēng)也。[97]
余懷:李重光風(fēng)流才子,誤作人主,至有入宋牽機之恨。其所作之詞,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98]
沈謙:①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dāng)行本色。[99] ②后主疏于治國,在詞中猶不失南面王。[100]
郭麐: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101]
周濟(jì):①李后主詞如生馬駒,不受控捉。②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yán)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yán)妝也;端己,淡妝也;后主則粗服亂頭矣。[102]
周之琦:予謂重光天籟也,恐非人力所及。
陳廷焯:①后主詞思路凄惋,詞場本色,不及飛卿之厚,自勝牛松卿輩。[103] ②余嘗謂后主之視飛卿,合而離者也;端己之視飛卿,離而合者也。[103] ③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詞中正聲,而其詞無人不愛,以其情勝也。[104]
王鵬運:蓮峰居士(李煜)詞,超逸絕倫,虛靈在骨。芝蘭空谷,未足比其芳華;笙鶴瑤天,詎能方茲清怨?后起之秀,格調(diào)氣韻之間,或月日至,得十一于千首。若小晏、若徽廟,其殆庶幾。斷代南流,嗣音闃然,蓋間氣所鐘,以謂詞中之大成者,當(dāng)之無愧色矣。[105]
馮煦:詞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詣微造極,得未曾有。宋初諸家,靡不祖述二主。[106]
王國維:①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②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③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是后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④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⑤尼采謂一切文字,余愛以血書者,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詞,亦略似之。然道君不過自道身世之感,后主則儼有釋迦、基督擔(dān)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⑥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及永叔、少游、美成、稼軒數(shù)人而已。[107]
毛澤東:南唐李后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于亡國。[108]
柏楊: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詞學(xué)的造詣,空前絕后,用在填詞上的精力,遠(yuǎn)超過用在治國上。[109]
葉嘉瑩:李后主的詞是他對生活的敏銳而真切的體驗,無論是享樂的歡愉,還是悲哀的痛苦,他都全身心的投入其間。我們有的人活過一生,既沒有好好的體會過快樂,也沒有好好的體驗過悲哀,因為他從來沒有以全部的心靈感情投注入某一件事,這是人生的遺憾。
李煜相關(guān)野史
上一篇:李顯相關(guān)野史
下一篇:梁啟超相關(guān)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