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軍隊情況怎么樣
歷朝歷代都設有軍隊,用來維護統(tǒng)治者的權利,加之抵御外來侵略、擴張領土等需求,即使在久遠的商朝,軍隊也是存在的。那么商朝的軍隊是什么樣的狀況?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商朝軍隊情況介紹,希望你喜歡。
商朝軍隊情況介紹
商朝人口約500萬至700萬,士兵約12至15萬。商朝的軍事制度在甲骨卜辭中有較多的記載。如“□方出,王自征”、“□王自征人方”等卜辭表明,商王是最高軍事統(tǒng)帥,有時親自出征。王室婦女,如商王武丁的配偶婦好,也曾率軍出征。高級軍事領導職務由貴族大臣和方國首領擔任,他們平時治民,戰(zhàn)時領兵。甲骨文中常有“□”、“□”、“射”、“戍”等名號出現(xiàn),可能表明當時軍隊成員已有不同的職守。士卒由貴族和平民充當,平時要練習射、御;并以田獵的形式進行演習。
“王登人五千征土方”等卜辭說明,戰(zhàn)時常根據(jù)需要進行“登人”(征兵),一次征發(fā)1000、3000或5000人,也有超過1萬人的。兵以庶民為主,奴隸多擔任雜役。
商朝除王室擁有強大的軍隊外,各宗族或各方國也都掌握相當數(shù)量的軍隊。“王其令五族戍□”、“令多子族從犬侯寇周,葉王事”等卜辭表明,這些宗族或方國的軍隊須聽從商王的調遣。商朝軍隊有步卒和車兵,作戰(zhàn)方式以車戰(zhàn)為主。戰(zhàn)車一般由兩匹馬駕挽,車上有甲士3人,居中者駕車,居左者持弓,居右者執(zhí)戈。車下隨行徒若干人。甲骨文中也曾出現(xiàn)過“步伐”的記載,可能表明當時有獨立的步兵隊伍。
“王作三師右中左”等卜辭說明,當時軍隊的最大編制單位可能是師。“登百射”、“左右中人三百”、“王令三百射”等卜辭說明,當時軍隊的組織可能以100人為基層單位,300人為中級單位,并有右、中、左的區(qū)分。
以青銅器為主的商代軍隊兵器
為了維護統(tǒng)治和進行征伐方國戰(zhàn)爭的需要,商朝統(tǒng)治者十分重視軍事力量的建設,因此用大量珍貴的青銅鑄造成兵器裝備軍隊。雖然經過戰(zhàn)爭的消耗,但是在考古發(fā)掘出土和傳世的商代青銅器中,除各種禮器外,青銅兵器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類。
商代前期的青銅兵器以戈為主。同時已出現(xiàn)矛、鉞。商代后期(又稱殷代),隨著青銅鑄造技術的發(fā)展,青銅兵器的種類增加,出現(xiàn)了戟、大刀等新的種類。同時,戈、矛、鉞也出現(xiàn)了新的形制。
商朝軍隊的武器裝具,據(jù)考古發(fā)掘和甲骨文記載,主要有戰(zhàn)車、弓、箭、戈、矛、刀、斧、鉞、干盾、矢鏃、頭盔、甲胄等,其中戈、矛、刀、斧、矢鏃、頭盔等是用青銅鑄造的。河南安陽侯家莊1004號商王陵墓內有大量武器出土,其中有70捆矛,每捆10個,說明商朝對於武器的存放可能有一定的制度。
在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商代青銅器中,青銅兵器有近百件。這些青銅兵器不僅鑄造精美,形制多樣,而且多數(shù)帶有表示族氏名稱的銘文。對這些商代青銅兵器的研究,不僅司以了解青銅鑄造技術的發(fā)展,同時也是研究當時軍事制度和族氏情況的珍貴實物資料。
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商代青銅兵器按形制和功能可分為戈、矛、鉞、刀四類。
戈是用于勾殺的兵器,又稱作“勾兵”。青銅戈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中已出現(xiàn),商代后期成為一種最常見的兵器,并一直延用到戰(zhàn)國、秦。
戈通常由銅戈頭、木秘、秘冒和鱒四部分組成。銅戈頭是戈具有勾殺功能的主要部位。戈頭的條形鋒刃部分稱為援。援后部插入或夾于木秘,用于固定戈頭的部分稱為內。援與內相交處稱為本。援本上下突出的窄條稱為上、下闌,上、下闌是納入木秘內縛繩用的。援本側面突起的細棱稱為側闌,側闌是戈頭安秘后,阻止援受力后陷的。殷代晚期以后,出現(xiàn)了有胡戈。胡是援的下刃作弧狀彎曲,貼近戈秘下垂的部分。胡上有長條形的穿,以起到穿繩縛秘的作用。
矛[又叫鉇(shī,同鉇、鉈、鉇)、鈹(qí)],是一種裝有長柄的尖狀刺殺兵器,亦起源于原始社會的狩獵工具,最早是用尖形的石塊或骨角作矛頭,綁在竹木桿頭,用以錐刺。石或骨角質的矛頭無定形,以尖削為特點,到青銅時代,才有較一致的形制。根據(jù)殷墟出土的大批實物來看,商代的銅矛,矛頭呈尖葉形,刃部有雙鋒,下部是安柄的銅形銎,銎部兩側有環(huán)或孔,用以系纓。安柄的方法有兩種,一種直接透于矛頭;一種僅止于矛銎。商代矛頭還有一個特點是銎比刃長,到周以后,銎與矛的長短比例以及脊角的數(shù)量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祥見后文有關西周的兵器一節(jié))。矛柄長一般為一丈八尺(550cm)。矛是古代步兵使用的主要格斗兵器,在商代已有大量的使用,如殷墟1400號大墓墓道中出土有成捆的矛700支,每捆10支。
斧、鉞,斧、鉞形制相近,區(qū)別在于鉞刃寬大,柄長;斧刃窄,柄短。據(jù)《說文解字》釋“大者稱鉞,小者稱斧”。斧、鉞起源于原始社會的石斧,隨著青銅鑄造業(yè)的出現(xiàn)而改用銅制。斧、鉞安柄的方法,最初為內安柲,這種方法不夠牢固,后改為“銎安柲”。斧、鉞雖均為砍劈兵器,但鉞在商代主要作為軍權的象征,因此鉞除青銅制作的以外,還有用玉制成的。古代軍事首領在軍事活動中常常杖鉞執(zhí)旗以指揮軍隊。一般來說鉞的大小與軍權的大小成正比,已發(fā)現(xiàn)的大型銅鉞刃寬近40cm,重達5000克。據(jù)《六韜?軍用篇》記載,武王軍中有“大柯斧”,刃寬8寸,重8斤,柄長5尺多,名為“天鉞”。從殷墟出土的兵器來看,斧、鉞在商代已是重要兵器之一。
殳(Shū),又叫做杵(chǔ)、杖、棒,是一種竹木制成的打擊兵器。在夏、商、周三代均列為五兵之一,是軍隊中的基本兵器之一,多用堅木削制而成,長丈許,上端有棱、尖,既可像木棒一樣擊掃,又可以挑刺。因其取材和制作均較簡單,因此可以大量生產和裝備軍隊。商代雖然青銅冶煉和鑄造工藝已相當發(fā)達,但因原料開采和制作工藝都較復雜,所以還不可能完全代替木石兵器。當時在軍中殳類兵器仍大量使用,《書經》中即有載:“武王伐紂,戰(zhàn)于牧野,前徒倒戈,血流漂杵”,杵即是殳。這種兵器直到春秋時仍有使用,而自春秋以后,殳的質材和形狀都有改變,從單純的木制發(fā)展為套有尖角形的銅頭或鐵頭,此外尖頭后部還有球狀銅箍。
刀,是一種近接肉搏用的砍殺兵器,由原始社會的石刀發(fā)展而來。商代的青銅刀數(shù)量極少,且型制非常短小,作甲士護身之用,僅為一種輔助兵器。1975年在甘肅東鄉(xiāng)村馬家窯遺址和永登連城蔣家坪馬廠文化遺址,分別出土的銅刀,是目前我國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兩件青銅刀,距今已有4000多年,其形式尚未脫離石刀的特點。從殷墟出土的商代銅刀看,較夏代有很大進步。商代銅刀有三種形式:一種是直脊的,一種是彎脊的,一種是直脊而首部上彎的,有的握柄上還有抵環(huán)。
商朝歷史事軍隊件之武丁中興
每個朝代基本都有其強盛之時,這時候往往被稱為“xx盛世”、“xx之治”、“xx中興”。歷朝歷代有暴君也有賢王。以下要介紹的就是發(fā)生在商朝時期的“武丁中興”。
武丁盛世又稱武丁中興,盤庚侄子武丁執(zhí)政時,殷商國勢達到鼎盛。武丁在位共五十余年,他日夕思復興殷,苦于未得忠良之佐,后來傅說等輔佐下,國勢強盛,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商王武丁惟才是舉,衣食樸素,推進了商朝最鼎盛的時期。武丁在位時期,滅躬方,亡土方,平西羌,定荊襄,擴疆數(shù)千里。故史書將武丁統(tǒng)治的59年間(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稱為“武丁中興”。
殷商后期由于武丁的前兩代商王小辛和小乙統(tǒng)治無方,商王朝的統(tǒng)治一度衰微。據(jù)說,武丁即位以后,決心使商王朝的統(tǒng)治強盛起來,可是,卻沒有得到有才能的人為輔佐。于是,在三年的時間里,武丁對于政事不聞不問,一切政務都由冢宰決定,而自己則在暗地里觀察國家的風氣。
在武丁統(tǒng)治時期,在丞相傅說的輔佐下,對內大治,對外征伐。隨著國力的日益強盛,商王朝開始不斷地對外用兵。從武丁時期的甲骨文中可以發(fā)現(xiàn),武丁時期,曾經對于四方用兵,武丁時期征伐的部落有西北向的土方、鬼方、羌方,江淮流域的虎方等。商人后裔在追述武丁的事跡時,也說武丁曾經奮起武威,攻伐荊楚??梢?,在武丁時期,商王朝的勢力已經達到了長江以南的地區(qū)。商通過幾十年的文治武功,結果使大商國家大治,經濟發(fā)展,百姓生活安定,四方諸侯賓服,出現(xiàn)了繁盛的局面。武丁在位一共59年,死后被尊為“高宗”。
武丁在位59年開創(chuàng)的盛世,一般認為維持到他的兒子祖甲時。期間,哥哥祖庚當王,享了10年左右的清福,弟弟祖甲繼之,又干了33年,國家持續(xù)強盛,民眾安居樂業(yè),對外的征伐不大,西戎的一次也是大勝而歸。粗算一下,武丁至祖甲,大約百年,應該是商代最黃金歲月,文治武功都達至巔峰,完全可以稱得上華夏有史記載的第一個大盛世。
商朝軍隊情況怎么樣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