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成語典故_曹植的文學著作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那么曹植的一生當中有哪些典故呢?接下來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聿苤驳?a href='http://www.rzpgrj.com/chengyu/' target='_blank'>成語典故,希望大家喜歡!
曹植的成語典故:七步成詩
曹操死后長子曹丕繼位。曹丕唯恐幾個弟弟與他爭位,便先下手為強,奪了二弟曹彰的兵權(quán);又逼四弟曹熊上了吊。此時就剩下老三曹植,曹丕深恨之。故命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為題即興吟詩一首,但詩中卻不能出現(xiàn)“兄弟”二字,成則罷了,不成便要痛下殺手。曹植不假思索,立刻脫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便是赫赫有名的“七步成詩”。曹丕聽了以后潸然淚下,沒下得了手,只是把曹植貶為安鄉(xiāng)侯。
曹植政治思想
三曹非常中重視網(wǎng)羅民間隱士,試圖把散落在民間的隱士人才都聚集起來。三曹一方面批評動搖隱士所信仰的荒誕無稽,讓眾人退出山林入世治國。另一方面又歌頌其情操,把隱士視為同道中人,意在招隱求賢、讓眾人入世治國輔君濟世。曹丕的《大墻上蒿行》開頭即以人生短暫發(fā)問:”今我隱約欲何為?”接著以入世的物質(zhì)享受誘發(fā)隱士們出山,為其建功立業(yè)。此詩受到曹植《七啟》勸隱士出山,建功立業(yè)的影響。 這一方面說明三曹欲有所作為,另一方面也說明存在著大量的隱士不為朝廷所用。
曹植的《七啟》中假托一個“鏡機子”對另一個“玄微子”論述飲食、容飾、羽獵、宮館、聲色、友朋、王道等七個方面的妙處。此賦以招隱求賢、輔君濟世為 主旨,大約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年)發(fā)布《求賢令》后。令文有“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作者即據(jù)此興感抒論。規(guī)摹漢代枚乘《七發(fā)》大賦體制,假設鏡機子與隱者玄微子問答聯(lián)級成文,批評“耽虛好靜”、“飛遁離俗”、“隱居大荒”的行為, 借鏡機子分類鋪敘肴饌、容飾、羽獵、宮館、聲色之妙及游俠、俊 公子之奇節(jié)異行,最后以贊頌“圣宰”(即曹操)之“翼帝霸世”、 “舉不遺才”、“國富民康”、建“霸道之至隆”的功績,說服玄微子 “從子而歸”,表達了”君子不遁俗而遺名,智士不背世而滅勛”的積極用世、建功立業(yè)的政治態(tài)度和理想抱負。篇制宏大,鋪陳夸飾,辭采瑰麗,氣勢慷慨,變《七發(fā)》散體筆勢為駢儷整飭的精描細繪,而流暢生動過之。
曹植文藝著作
曹植的創(chuàng)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為界,分前后兩期。前期詩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負,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diào),對前途充滿信心;后期的詩歌則主要表達由理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他的詩歌,既體現(xiàn)了《詩經(jīng)》“哀而不傷”的莊雅,又蘊含著《楚辭》窈窕深邃的奇譎;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應現(xiàn)實的筆力,又保留了《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diào)。曹植的詩又有自己鮮明獨特的風格,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zhuǎn)變。
曹植的作品收錄在《曹子建集》中?!恫茏咏饭?0卷,收錄了曹植的詩文辭賦。其中收錄較完整的詩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為樂府詩體。其代表作有《七哀詩》、《白馬篇》、《贈白馬王彪》、《門有萬里客》等。其中《洛神賦》寫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態(tài),是文苑奇葩。
賦(代表作品 )
洛神賦 幽思賦 迷迭香賦 釋愁文
髑髏說 歸思賦 九愁賦 閑居賦
登臺賦 神龜賦(并序) 酒賦 芙蓉賦
詩(代表作品)
七哀詩 雜詩(六首) 公宴詩 侍太子坐
送應氏(二首) 閨情(二首) 贈徐干 應詔
贈白馬王彪 情詩 朔風 矯志
樂府(代表作品)
箜篌引 升天行(二首) 仙人篇 妾薄命(二首)
白馬篇 薤露行 丹霞蔽日行 種葛篇
名都篇 美女篇 飛龍篇 惟漢行
據(jù)《書斷》記載,“曹植亦工書。”《宣和書譜》上亦記載曹植少年聰慧,記憶力驚人,萬言不忘,其胸中磊落之氣發(fā)于筆墨閑。曹植以章草書寫的《鷂雀賦》乃書法中一極品。
畫論
曹植著有《畫贊序》,是中國畫論史上流傳下來的第一篇專題論畫的文章。它可以同漢代的《毛詩序》相提并論?!睹娦颉肥侵袊?a href='http://www.rzpgrj.com/xuexifangfa/lishi/' target='_blank'>歷史上第一篇專談詩歌的文章,闡述詩歌的倫理教化作用;《畫贊序》則主張繪畫在"教化"方面應具有的功用。這當然是儒家思想。但曹植在這里明確了繪畫藝術(shù)的社會價值和意義,肯定了繪畫藝術(shù)的地位,則是很重要的。
曹植明確提出畫能“存乎鑒戒”。而且這種“鑒戒”還不是圖解式的進行,而是通過繪畫藝術(shù)形象引起觀畫者的感情共鳴產(chǎn)生的。他談到繪畫引起觀畫者的感情反應,有“仰載”、“悲惋”、“切齒”、“忘食”、“抗首”、“嘆息”、“側(cè)目”、“嘉貴”等等。這是不同的人物畫像所引起的不同的如此豐富多樣的感情反應,這就接觸到了繪畫藝術(shù)的特征。這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次接觸這一問題。它與曹丕《典論·論文》第一次講文章要有作者的性情是一致的。兩者在理論上可說都是開啟以后那個文藝自覺時代的先聲。
猜你喜歡:
曹植的成語典故_曹植的文學著作
上一篇:才高八斗典故_才高八斗指的是誰
下一篇:草船借箭的典故_草船借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