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勞的典故
以逸待勞,漢語成語。多指作戰(zhàn)時采取守勢,養(yǎng)精蓄銳,讓敵人來攻,然后乘其疲勞,戰(zhàn)而勝之。那么以逸待勞的典故是什么呢?接下來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硪砸荽齽诘牡涔剩M蠹蚁矚g!
以逸待勞的典故
西漢末年,隴甘軍閥隗囂脫離劉秀,去投靠在四川稱帝的公孫述。劉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囂,結果反被隗囂打敗。
劉秀再派征西大馮異,前去占領栒邑。隗囂得到消息,命令部將行巡立刻去栒邑搶占有利地形。馮異的部將們知道后,都勸馮異不要和行巡大軍作戰(zhàn)。馮異斬釘截鐵地說:“我們必須搶占栒邑‘以逸待勞’。”馮異命令部隊急行軍,搶在行巡之前,占領了栒邑。馮異嚴密封鎖消息,緊閉城門,偃旗息鼓,讓將士們休整。行巡的部隊急匆匆地剛趕到城下,城樓上突然鼓聲大作,亮出了馮異的帥旗。行巡的軍隊毫無防備,嚇得四下逃竄。馮異打開城門,領兵沖出城來,大敗敵軍。
讓自己的軍隊養(yǎng)精蓄銳,以等候從遠方趕來的敵軍,以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稱為“以逸待勞”。
以逸待勞解析
[釋義] 逸:安閑;勞:疲勞。用安閑之己待疲勞之敵。指自己養(yǎng)精蓄銳;等敵人疲勞后;待機痛擊疲勞之敵。
[語出] 《后漢書·馮異傳》:“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據城;以逸待勞;非所以爭也。”
[正音] 逸;不能讀作“tuì”。
[辨形] 待;不能寫作“侍”。
[近義] 養(yǎng)精蓄銳
[反義] 疲于奔命
[用法] 多含褒義。多用在書面語里。用于軍事;有時也可用于體育比賽一般作謂語、賓語、狀語。
[結構] 偏正式。
[例句] 打仗;如能有效地運用“以近待遠;~;以飽待饑\"等軍事策略;就可以克敵制勝。
用以逸待勞造句
1) 佟匪果真狡詐,認準了我們機動不足,前瞻后顧的弱點,以逸待勞的同時也為自己預先留下退路。
2) 風云盟子弟武功本來未必高過這些士兵許多,但是天時地利人和無一不全,以逸待勞,出奇制勝,當真如滾湯沃雪,猛虎撲羊,突厥士卒未及全力抵御,已經死于刀槍之下。
3) 那汪福二人一聽,卻是心中一凜,念到,你雖然能夠舉手投足間將我們二人解救與危困之下,那也算是你以逸待勞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當然實力也算是非凡。
4) 塔察兒一面奏聞,一面再發(fā)兵北追,馳至長城以北,忽遇著一支大軍,把他截住,以逸待勞,竟將塔察兒軍,殺死了一大半,剩得幾個殘敗兵卒,逃回陜西。
5) 要不然豈不成了過河卒子,白白送命,不如以逸待勞,黃雀在后,出現在兩敗俱傷之時。
6) 那里既是盜藪,必有巡船往來,一見我們這只大船停在那里,他必定以為是宗好買賣,我不去尋他,他必來尋我,我們便可以逸待勞,將他一網打盡。
7) 當以逸待勞,候敵軍接近時即以手榴彈還擊,敵人攻勢每為我擊破。
8) 韓暹跟楊奉一路以逸待勞,雙方稍一交手,韓暹楊奉隨即潰不成軍。
9) 所以我軍當避其鋒勢,不以逸待勞,自然不戰(zhàn)而勝!
10) 從以上以逸待勞,后發(fā)制人。
11) 在游擊戰(zhàn)爭中,我軍常常以逸待勞,以少勝多,把遠道而來的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12) 我軍應充分休息,然后以逸待勞,殲滅來犯之敵。
13) 不過,讓總統(tǒng)這樣以逸待勞,坐等選舉大戰(zhàn),那會更加危險。
14) 這一場比賽的勝隊將獲得決賽權,和以逸待勞的我隊爭奪冠軍。
15) 這次戰(zhàn)斗我們采取的是以逸待勞,以眾對少的戰(zhàn)術,可以說是穩(wěn)操勝算了。
16) 打仗,如能有效地運用“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饑”等軍事策略,就可以克敵制勝。
17) 以逸待勞,以主制客,此乃百戰(zhàn)百勝之勢。
18) 他採用以逸待勞的方法,等待最佳時機來臨才採取行動。
19) 在決賽之前,老師囑咐大家要注意保存體力,以逸待勞,結果獲勝。
20) 一張一弛的近義詞是以逸待勞、休養(yǎng)生息。
21) 面對遠來疲憊的對手,我隊則是以逸待勞,從容應戰(zhàn)。
22) 占據高地,以逸待勞,主動回擊,以制服來犯之敵。
23) 此法優(yōu)點:以逸待勞,守株待兔,有成就感。
24) 此計讓敵軍忙于奔波,好讓我軍以逸待勞,將他們一舉殲滅。
25) 我現在可以以逸待勞,測試通過而我?guī)缀鯖]做任何事情。
26) 穩(wěn)坐網中的蜘蛛,以逸待勞地等候獵物上門。
27) 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采取以逸待勞、避實就虛的戰(zhàn)術。
猜你喜歡:
4.以逸待勞典故
5.以逸待勞成語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