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姓姓氏來源和得姓始祖
華姓是當(dāng)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四七。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華姓姓氏來源和得姓始祖,希望大家喜歡!
華姓姓氏來源
華姓來源有三:1、出自子姓。據(jù)《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古今姓氏書辨證》、《廣韻》及《辭源》所載,宋戴公子正考父,正考父之子督,字華父,為宋太宰,殺其君殤公及其大夫孔父,厚賂齊、秦、魯、鄭四國,不能討,使相宋公,因自立為華氏。古未有生而賜族者,唯督以一時之妄,自立姓氏,后世因之。一說督父正考父食采于華(故城在今河南新鄭北),其后以邑為氏。2、出自姒姓。據(jù)《姓氏考略》所載,夏仲康封觀于西岳,曰華氏。3、出自他族。清滿洲八旗姓愛新覺羅氏之后有改華姓者;清嶺夷十二地夷人頭目,嘉慶十三年歸附,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芭蕉溝夷人為華姓;錫伯族華西哈爾氏,漢姓為華;今滿、蒙古、回等民族有此姓。?
華姓得姓始祖
華督,一作華父督,有說其字為華父,春秋時宋國人,宋戴公之孫。前七一零年,時任太宰的華督殺死大夫孔父嘉,奪其妻據(jù)為己有,然后一不作,二不休殺死宋殤公,并迎立公子馮為宋莊公,自任為相。后華督自立為華姓,后世子孫遂稱華姓,并尊華督為其得姓始祖。
華姓繁衍播遷
古宋國之國都在今河南商丘,所以講華姓源起于此應(yīng)無疑義。自華督得姓而起,華姓在宋國便世代顯貴,名震天下。春秋時期見諸史冊之華姓近二十人,《左傳·正義》曰:“世本云,督生世子家,家生季老,老生司徒鄭,鄭生司徒喜”。這一支乃華督之嫡出,另外名將華元乃華督之曾孫,華元父華御事曾任宋之司寇,從眾多華姓來分析,可以說此際乃華姓發(fā)展之高峰期。前五二二年,華姓家族由于當(dāng)朝君主之處置失當(dāng)而產(chǎn)生內(nèi)訌,華姓家族由此而由盛而衰,叛臣華亥失敗后逃亡楚國,華費遂子華登因與華亥有勾連,而亡命吳國。另外,此際齊有華周,衛(wèi)有大夫華仲,這些史實表明,春秋時華姓已播遷于楚(都今湖北江陵)、吳(都今江蘇蘇州)、衛(wèi)(都今河南淇縣)、齊(都今山東淄博)等國。前二八六年,宋被齊、楚、魏三國瓜分,華姓漸有北徙山東,南遷安徽、江蘇者。漢初,華寄、華毋害追隨劉邦征戰(zhàn)有功,封為列侯,子孫襲爵,為沉寂近一個世紀(jì)的華姓重新增光添彩。兩漢時,華姓可以說遍布山東大地,并在山東平原一帶形成望族,另在今山東、江蘇、安徽間地的沛國也形成了華姓大族。新莽之亂時,有北方華姓避居今湖南溆浦一帶,與祖居此地之華姓相融合,后來昌盛為華姓武陵郡望。三國兩晉時期,華姓發(fā)展達(dá)到高峰,其中以平原郡的華歆家族為杰出代表,其人丁興旺,世代名家輩出,可謂光照史冊。永嘉之亂中,華姓避亂南遷于今江蘇、浙江、湖北、安徽等省。歷南北朝至隋唐,華姓在今江蘇、上海等地繁衍昌盛,并有一支華姓入遷福建。宋元兩代,華姓遍及黃河、長江、珠江中下游。明初,山西華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河南、河北、山東、陜西、江蘇、安徽等地。歷明清兩代,華姓廣布于臺灣以及西南、西北、東北各地。如今,華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陜西、上海、吉林、江蘇等省市多此姓,上述四地之華姓約占全國漢族華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
華姓郡望堂號
華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平原郡,漢代設(shè)置,治所在平原(故城在今山東平原縣西南);2、武陵郡,漢代設(shè)置,治所在義陵(故城在今湖南溆浦南);3、沛國,西漢為沛郡,東漢為沛國,治所在相縣(故城在今安徽濉溪縣西北)。
堂號:“武陵”、“華岳”、“平原”、“敦厚”等。?
“本仁堂”:據(jù)《蕭山漁臨華氏宗譜·序》載:華氏“原姓宋,實微子(商·紂王同父異母兄長)之裔,食采于華(今河南省商丘以東至江蘇省銅山以西地區(qū)),西周時,宣王姬靜遂因地賜華姓。華、宋二姓,萬世難婚。”這段文字說明華氏源流和華、宋不通婚的原因。
此外,華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存裕堂”、“詒谷堂”、“享敘堂”、“培元堂”、“壽和堂”、“永思堂”、“武陵堂”、“享德堂”、“思訓(xùn)堂”、“慶馀堂”、“敦本堂”、“禮耕堂”、“佑啟堂”等。
猜你喜歡:
1.華姓的來源介紹
華姓姓氏來源和得姓始祖
上一篇:嚴(yán)姓姓氏來源和遷徙分布
下一篇:魏姓姓氏來源和遷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