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孩子說話
如何和孩子說話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溝通出現(xiàn)了問題,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不能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所致。溝通的前提是尊重,關鍵是關注,其實學會關注孩子說話并不難,最重要的是父母是否真正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接下來,就是改變一些我們的習慣做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如何和孩子說話的資料,供你參考。
和孩子說話的第一步,停下來
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當媽媽一邊炒菜一邊盛飯時,孩子想跟媽媽說些什么時,媽媽有時是不經(jīng)心地聽著,有時會打斷她,反而請她幫忙擺桌吃飯,但從未停下來,專心去“聽”孩子想說的話,結果孩子一次、二次、三次地被忽略后,便慢慢地失去了“告訴你”的興趣。如果經(jīng)常這樣拒絕孩子,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就不會再來找你談了。
所以父母應該把關注孩子說話當成重要的事情去對待,這是建立融洽親子關系的需要。
在這里,“停下來”有兩方面的含義。
第一個含義是:最好停下手頭會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全神貫注聽孩子說話。這本身就是尊重孩子的態(tài)度,同時也能為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準備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父母一邊做著自己的事,一邊有一句沒一句地與孩子說話,因為心思不集中,交流很難順暢,甚至可能造成某種誤解,傷害孩子的感情,而父母親自己也容易疲倦煩躁。“知心姐姐”盧勤老師就建議:父母應該坐下來,用眼睛注視著孩子,微笑著靜靜聽孩子傾訴,父母作為傾聽者所給予孩子的關注、尊重和時間,是對孩子最有效的幫助。
第二個含義是:在心理上停下來。有些父母聽孩子說話前,先存在一種心理定式:孩子說功課難,肯定是他不用心;抱怨老師,一定又在學校里犯了什么事……在這種心理定式的驅(qū)使下,父母孩子的溝通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父母在與孩子交流之前,在把手頭工作停下來的同時也要把自己心理上的種種成見、偏見、定見拋開。在這一刻,父母的心理應該是一張白紙,對孩子所說的東西不妨先全盤接受,而不是急著用自己的想法加以評判和批駁。用成人的想法去評判孩子是一件愚蠢的事,孩子最令人驚異也最讓人羨慕地地方就是他們是全新的,他們的頭腦里總是充滿著那樣新鮮的想法、觀念和情緒,這些東西對成年人來說可能已經(jīng)非常陌生了。那么到底是用“胡言亂語”一類的評價把它們扼殺好呢,還是與孩子一起分享這些美好而新鮮的感覺好呢?
一位母親談到這樣一件事:
母親把一個駝背的孩子帶到自己家玩。事先,這位母親反復叮囑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在他的新朋友面前提到他的生理缺陷,以免刺傷他。那天下午,兩個孩子玩得很高興,當他們終于坐下來的時候,母親聽到自己的孩子問對方:
“你知道你背上那個東西是什么嗎?”
駝背的孩子支支吾吾,十分尷尬。母親很緊張又很生氣,很想出去把孩子訓一頓,但她忍住了沒有出聲,她聽見自己的孩子說:“那是上帝為你造的一個小盒子,里面閉關的是你的翅膀。時候一到,上帝會把盒子打開,你就會像天使一樣飛起來。”
多么具有深意呀!
不妨采用下面一些“停下來”的操作規(guī)則:
1、行動上
暫時停下正在看的書、正在寫的信、正在做的家務;
關掉收音機或電視;
和你的孩子一起坐下來;
用眼睛注視著你的孩子;
如果孩子十分激動,先給他一些撫慰。
2、語言上
“別著急,咱們慢慢說”
“沒關系”
3、心理上
告訴自己:“我正在聽孩子說話,我要完整、清楚地聽他把事情說完再做判斷”。
提醒自己:“我不要聯(lián)想起以前的任何事,我只是試圖了解孩子現(xiàn)在的處境和他的心理”。
提醒自己:“我決不打斷孩子的話;我決不輕易作出判斷;我決不能讓孩子感覺跟我交談是一件就可怕的事”。
和孩子說話的第二步,等一等
孩子畢竟是孩子,有的時候他說出口的話并不真是他所想的,而只是一種情緒的發(fā)泄,即所謂的“口不擇言”。這個時候,父母憑著孩子一兩句話是很難得出精確斷定的。也有些時候,孩子說出口的話因為沒有經(jīng)過邏輯組織,在父母聽起來可能有些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這個時候父母要注意的是不能急躁,不要聽了孩子一兩句話就大叫:“什么,你舒舒服服呆著,爸媽掙錢贍養(yǎng)你,你還過不下去了?”也不要責備孩子說話的方式:“你究竟要說什么呀?要說話就好好說,別有一句沒一句的!”這樣的批評足以讓孩子在以后很長一段時間失去說話的自信。
不妨等一等,聽孩子把話說完,聽孩子說出全部事實
你可以用以下的辦法:
1. 什么也不做,停下來不說話,關心地凝視著孩子,等著他說下去。
2. 語言上
①重述孩子剛才說過的話。如:“你剛才說要把你們班主任殺了,這個人 為什么該死呢?”
?、诖y孩子的情緒。如:“看起來你很生氣。”“你有點控制不了自己了 是嗎?是不是感到火往腦袋上冒?”
?、塾寐曇艋蛘Z言認同孩子的情緒。如:“聽起來你很失望,你其實完全理 解了課文,但因為粗心丟了分,真是讓人朝氣。”;“你看起來很 累,這次考試前你不巧生病,影響了復習,真是不走運。”;“哦”、“嗯”、“我明確了。”
④用點風趣。如:“你剛才說要把你們班主任殺了,預備什么時候動手呢?”
?、荼硎緦⒆诱f話的興趣。如:“這真是很有意思,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呢?”;“唉,要是我當時也在就好了。”
⑥啟發(fā)孩子說下去。如:“你就是因為這個生那么大的氣,那么你沖他們發(fā)火,他們有什么反應?”“你說班上有一半的人都反對你,那一定還有一半的人支持你啰!”
3. 舉動上
?、僮?mdash;些撫慰孩子的舉措,比如為他擦汗,給他倒杯水。
?、诓糠稚眢w接觸,比如輕拍孩子的手。
?、凼冀K保持投入地聽孩子說話,不要停下來做別的事。
4. 心理上
①提醒自己:“他這樣說,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
?、谔嵝炎约海?ldquo;這孩子的語氣令人朝氣,但我一定要保持冷靜。”
③提醒自己:“我應當多知道一點事實再下斷定。”
?、芴嵝炎约海?ldquo;孩子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把心里的話說出來,而不是聽我說話。”
3第三步,自己來
有些時候,我們聽孩子訴說事情經(jīng)過和他的想法,事情也就完了,但有時,為了解決問題,或者為了讓孩子“總結經(jīng)驗教訓”我們還需要幫助孩子探討問題,最終拿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要幫助孩子探討問題,關鍵是要停止告訴孩子們答案,并且開始問啟發(fā)式問題,幫助孩子們探討他們的選擇會帶來什么后果,其最終結果是專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是后果。一個建議是父母盡量少用自己的嘴巴給孩子提出指導和意見,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進行分析和判斷,而你依然做一個傾聽者,并對孩子的分析和判斷做簡單的引導。父母說得再多孩子未必聽得進去,而經(jīng)過他自己思考得出的結論,則會真正成為他自己的經(jīng)驗。
你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1、直接詢問孩子
注意,“詢問”不是“反問”,更不是“質(zhì)問”。父母應該在接納和認同孩子的情感的基礎上心平氣和地詢問。如:“某老師那樣對待你,的確很不鴤。不過你想過沒有,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2、讓孩子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
如:“某老師沒了解全部事實就訓你,這的確是他不對。但老師也會有錯誤的。而且,某老師很看重你,(舉出一些事實),我想他可能是對你期望很高,看到你的毛病就急了。你說呢?”
3、引導孩子多角度思考
如:“我們來個頭腦風暴吧!你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壞處是什么?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4、把孩子面對的問題清楚地說出來
如:“那么你現(xiàn)在的處境是這樣,同學以為是你向老師告狀,所以都不和你說話,是嗎?我能理解,你現(xiàn)在一定難受得很。”提供一些信息、建議和選擇的機會。“聽說今晚有場球賽,你和小鑫一起去看場 球會不會感覺好些?你如果真想這樣做,我可以給你錢。”“你覺得……怎么樣?”“如果……會不會有幫助?”
多問幾次“還有呢?”是很有益的,要直到你的孩子想不出更多要說的。孩子在得到關注并知道需要考慮的都已經(jīng)考慮過之后,感覺會好很多。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發(fā)現(xiàn)孩子遇到了麻煩,但他就是不愿意開口,怎么辦?這時絕對不要逼迫孩子說話,也沒要輕易向孩子提出建議。我們每個人都有短暫的甚至永遠都不想告訴任何人的經(jīng)歷,有些人則更愿意獨自悄悄地撫平傷口,啟動恥辱。孩子們也一樣。當他們想獨自療傷時,他們會明確地向我們發(fā)送信號。當他們走向自己的房間、當他們一言不發(fā)、當他們明確地說“你別再問了”的時候,父母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讓他去;同時讓他們知道,如果他們改變了主意,父母隨時都愿意幫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