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的口才外交
周恩來總理是一位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同時,他還是一位古今罕見的談判天才。在多次國共談判過程中,周總理所展現(xiàn)出來的論理、氣度和分寸感都令人折服。不僅如此,在長期對外交際工作過程中,周總理總是能以敏捷的思維和過人的口才巧妙的化解西方國家的言語刁難,而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外交家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guān)于周恩來的口才外交,歡迎借鑒參考。
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
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地問周恩來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么卻要叫‘馬路’呢?”
周總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
——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你真的從“馬路”這種叫法的來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確也是沒有什么意義的。周總理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恐怕是這位記者始料不及的。
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
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此語一出,話驚四座。
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并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美國官員的話里顯然包含著對中國人的極大侮辱。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但考慮到是外交場合難以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
可是如果忍氣吞聲,聽任對方的羞辱,那么國威何在?周總理的回答讓美國人領(lǐng)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窘迫的是美國人自己。
這是抗美戰(zhàn)利品
一位美國記者在采訪周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chǎn)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么還要用我們美國產(chǎn)的鋼筆呢?”
周總理聽后,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zhàn)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很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什么叫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一個典型事例。這位記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總理:你們中國人怎么連好一點的鋼筆都不能生產(chǎn),還要從我們美國進口。
結(jié)果周總理說這是朝鮮戰(zhàn)場的戰(zhàn)利品,反而使這位記者丟盡顏面。
18元8角8分
一個西方記者說:“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
周恩來委婉地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嘛?有18元8角8分。”
當他看到眾人不解的樣子,又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的面額為10元、5元、2元、l元、5角、2角、l角、5分、2分、1分的10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
——周總理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我國建設(shè)成就。這位記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嘲笑中國窮,實力差,國庫空虛;一個是想刺探中國的經(jīng)濟情報。
周總理在高級外交場合,同樣顯示出機智過人的幽默風度,讓人折服。你說這樣的問題事先怎么準備,沒有雄辯的口才和敏捷的思維怎么可能做到?
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
有一次周總理應(yīng)邀訪問蘇聯(lián)。在同赫魯曉夫會晤時,批評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義政策。狡猾的赫魯曉夫卻不正面回答,而是就當時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對周總理進行刺激,他說:“你批評得很好,但是你應(yīng)該同意,出身于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卻是出身于資產(chǎn)階級。”
言外之意是指總理站在資產(chǎn)階級立場說話。周總理只是停了一會兒,然后平靜地回答:“是的,赫魯曉夫同志,但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
——周總理不管在何種場合,遇到什么樣的對手,都能唇槍舌箭,以超人的智慧,應(yīng)酬自如,對手甭想占到便宜。他坦言“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出其不意地將赫魯曉夫射出的毒箭掉轉(zhuǎn)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此言一出,立即在各KCD國家傳為美談。
一顆毒瘤在肌體上自動消失,有百利而無一害。
九一三事件發(fā)生以后,蘇聯(lián)大使找到周總理,陰陽怪氣地問道:“總理同志,聽說最近中國發(fā)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周總理平靜地回答:“也沒什么大事,只不過是森林里倒了一棵樹;一棵樹上落下一片葉子而已。”
蘇聯(lián)大使故作關(guān)心地說:“據(jù)權(quán)威人士推測,此事對中國的影響極為不利呀!”
總理答道:“恰恰相反,一顆毒瘤在肌體上自動消失,有百利而無一害。”
蘇聯(lián)大使有些惱怒:“總理同志,有句話我早就想說了,你們在國際上口口聲聲罵我們是帝國主義社會,把我們說得比廁所還臭。既然這樣,那么請問:你們的林副統(tǒng)帥在國內(nèi)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為什么偏要投奔我們蘇聯(lián)呢?”
周總理冷笑道:“正因為廁所臭,蒼蠅才喜歡那個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又何必多此一問?”
——林彪叛逃蘇聯(lián)并摔死在蒙古的溫都爾汗。這個消息傳出后,國際上一些敵對分子幸災(zāi)樂禍。中蘇關(guān)系當時嚴重惡化,蘇聯(lián)大使和總理見面時存心想看好戲,讓周總理難堪。他見兜圈子達不到目的,就攤出所謂的“王牌”,料想周總理一定無話可說,結(jié)果周總理反戈一擊,蘇聯(lián)大使陷入十分狼狽的境地。
對,牛彈琴。
1945年重慶談判時,GMD政府的談判代表對以周恩來為首席談判代表提出的和平協(xié)議難以接受。一官員惱羞成怒地對我方代表咆哮道:“對牛談琴!”
周恩來神態(tài)自若,不緩不慢地應(yīng)了一句:“對,牛彈琴。”
——這位GMD官員說“對牛彈琴”意思是貶低KCD談判代表的水平,而周恩來原話奉還,還是這四個字,只是在“對”字后停頓了一下,變成兩個斷句,把GMD官員的言論比作“牛彈琴”,你說絕不絕?
如果700來年都被認為是時間短的話,那么,美國到現(xiàn)在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不是美國不能成為一個國家呢?
1960年4月下旬,周恩來總理與印度談判中印邊界問題,印方提出一個挑釁性問題:“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lǐng)土嗎?”
周恩來總理說:“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lǐng)土,遠的不說,至少在元代,它已經(jīng)是中國的領(lǐng)土。”
對方說:“時間太短了。”
周恩來總理說:“中國的元代離現(xiàn)在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如果700來年都被認為是時間短的話,那么,美國到現(xiàn)在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不是美國不能成為一個國家呢?這顯然是荒謬的。”
——在周恩來的反駁中,用了兩個對比性材料來否定對方的觀點。700年與100年相比較,你要否認700年而承認100年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其結(jié)果是承認100年就得承認700年這個事實。對比在這里產(chǎn)生了巨大的力量。
斯人雖已逝,但他在交鋒中,展現(xiàn)出來的智慧和風采,卻依舊閃爍光芒。古希臘演講大師德摩斯第尼認為:“雄辯的口才,比準確的子彈更有力;彈無虛發(fā)的子彈,敵不過銳利如刀的辯才”。當今社會,口才顯得更為重要,不管是求職面試工作、談戀愛和衣食住行、娛樂都少不了語言表達的藝術(shù)。
1.周恩來的口才故事
4.社交口才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