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試題猜讀模擬考場語文答案(2)
16.下面是我校公布的河南省實驗中學校徽,請寫出該標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構圖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5分)
六.作文(60分)
1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最近有個叫“甜媽”的網友很火,網上熟悉她的人都喊她“瘋媽”:孩子寫作文《桃花》,卻不知道桃花長什么樣、是什么味道,“女兒對大自然太陌生了。”于是她索性在重慶市北碚區(qū)鄉(xiāng)下包下一座山,想讓女兒和小伙伴們在體驗中認識自然,描繪自然。為著孩子作文寫桃花,母親竟包下一座山,這番執(zhí)著和豪氣,恐怕勝過“孟母三遷”。此舉在網上引起強烈的討論,有人贊同,認為“瘋媽”太有勇氣了,這是一種對現代教育的挑戰(zhàn),也有人對此嗤之以鼻,嘲諷說你女兒要想認識大海,還得把太平洋圈個圈不成。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guī)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高考試題猜讀模擬考場語文參考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1.D(原文中說“韻不是一種物質,但是,在藝術家和觀者共同創(chuàng)設的審美心理場中,它成了一種可感、可嗅、可觸、可聞的物質實在”。“共同創(chuàng)設”不等于“共同的審美心理”)
2.D(A項“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錯,原文說“中國書法是與中國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獨特藝術形式”;B項“不注重書寫的技巧”錯,原文是“不以精熟的技巧與繁復的法度程序為最高境界”;C項“達有所為的目的”錯,原文“所謂逸筆余興,無所為方能有所為”為作者評價,書法家們不以“有所為”為目的。)
3.C(“盡快進入”錯,原文為“慢慢地進入”,“這樣就可以……產生”判斷絕對化)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4.B.持節(jié):拿著符節(jié)。
5.C.(按主謂賓斷句)
6. C.(主張割城是實,但并無降金之心)
7.(1)唐恪用道理好言開導他,他省悟自悔,改變當初行徑而成為一個性情謹厚的人。(以、曉、省略的主語、折節(jié)、長者各1分)
(2) 唐恪的智謀不足以謀劃邊關的戰(zhàn)事,只長于交結宦官,現在國家形勢日益緊急,確實不可以在這個官位上任職。(智慮,經畫、但、蹙、誠各1分)
參考譯文:
唐恪,字欽叟,是杭州錢塘人。四歲喪父.聽到人家說到父親就悲傷地哭泣。憑皇帝的恩賞登第,調任郴縣縣尉??h里有個百姓被害但尸體找不到,官吏抓了他的鄰居,強迫他自己承認是兇手,縣令認為真實的。唐恪為那人爭辯,縣令說:“如果辯護錯了就會牽累你。”恪說:“我做縣尉而不能捕到兇手,還要使無辜的人去死嗎?”親自外出訪問尋找,晚上就有人來告發(fā),天明就找到尸體,于是抓獲了兇手。任榆次知縣時,縣里有一個豪紳的兒子稱霸于鄉(xiāng)里,聚集逃亡者,包庇奸邪之人,不交納賦稅,前后的知縣都沒有敢問的。唐恪用道理好言開導他,他省悟自悔(或“覺悟過來悔恨自己”),改變當初行徑(或“強自克制,改變初衷”)而成為一個性情謹厚的人。大觀年間,唐恪被任命為屯田員外郎,拿著符節(jié)招納夷人。夷人開始害怕懷疑,衣服里面穿鎧甲來迎接他,唐恪讓幾十名衛(wèi)兵都撤離,一人獨往。夷人望見后歡快高呼,扔下兵器服從命令。
調任滄州。黃河決堤,大水沖到城下,唐恪登城搶修。都水孟昌齡發(fā)去公文索要船只和士兵,唐恪報告說水勢正猛烈,船應當用來防備緊急情況;滄州是最遠的邊境,軍隊沒有皇帝的旨意不敢調遣。孟昌齡大怒,彈劾他,唐恪不為之所動,更加盡心治理水患。大水退去,滄州城得以保全,皇帝下詔嘉獎。
靖康初年,金兵攻入汴梁,李邦彥推薦唐恪,授予同知樞密院事,到了后又任命為中書侍郎。這年八月,又任命為少宰兼中書侍郎,皇帝對他禮遇有加。然而唐恪做相,無拯救時世的大謀略。金兵第二次侵來時,要求割讓三鎮(zhèn),唐恪召集朝廷大臣商議,認為應當割給金兵三鎮(zhèn)的人占十分之九,唐恪聽從他們的意見。使者已經出發(fā),這時各路勤王的部隊才聚集京城周圍,唐恪就命令他們停止前進,都回師而去。等到金兵逼迫城下,唐恪才開始后悔,就秘密地對皇帝說:“唐朝從天寶年后屢次失去京城又復興的原因,是天子在外可以號召四方?,F在應該效法景德舊事,留太子居守京城,而皇上您西遷洛陽,占據秦州和雍州,親自率領天下的人征討,從而爭取復興國家。”皇上將要聽從他的建議,而開封尹何栗入見,引用蘇軾的觀點,說周王朝之失算,沒有比東遷更嚴重的了。帝幡然省悟,改變主意,以腳跺地說: “現在應當以死守社稷。”提拔何栗為門下侍郎,唐恪的計策不被采用。
唐恪跟從皇帝巡城,被都城的人攔住擊打,唐恪策馬快跑才得以脫身,于是就呆在家里請求辭去官職。繼而御史胡舜陟彈劾他的罪行,說:“唐恪的智謀不足以經營籌劃邊關的戰(zhàn)事,只長于交結宦官,現在國家形勢日益緊急,確實不可以在這個官位上任職。”皇上就讓何栗代替他做宰相。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8. 詩歌的首聯通過描寫平原落日、海上水汽、蕭瑟孤墳、寂寞村落等意象(2分),營造了一種蕭瑟、蒼茫、迷蒙、孤寂、傷感的意境。(1分)作用:①點明吊吳野人墓的具體時間、地點;②為全詩奠定了悲涼的情感基調。(2分)
9. 頸聯使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2分)詩歌用“蛟龍”比喻海浪,用蛟龍的“移”和風雨的“吊”等擬人手法寫吳野人墓的荒寂。(1分)
尾聯使用了對比的手法。(1分)用詩人當年詩名的顯赫與如今墓地的荒寂作對比,表現了作者對文人不幸命運的悲嘆。(2分)
(三)默寫(6分)
10.(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問渠得清如許?為源頭活水來。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1. (25分)
(1)(5分)答E給3分,答B(yǎng)給2分,答D給1分;答A、C不給分。(A. “身心疲憊”“新職業(yè)”無中生有。C.“完全”錯,應是“基本上”。D. 應是“第一次扮演自己劇本中的角色”。)
(2)(6分)①準備充分:精心設計,精心挑選劇目。②方法獨特,注重實效:采取邊朗誦、邊表演、邊分析的方法,繪聲繪色,使同學們身臨其境,深入人物內心。③把淵博的知識、舞臺的實踐和具體入微的藝術感受融合在一起,講解生動透徹,引人入勝。④重視閱讀輔導,因材施教,具體細致。(一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
(3)(6分)①與他的教學風格對比,突出他在事業(yè)上的嚴謹細致。②教學中的他與生活中的他反差強烈,表現了人物性格的復雜性,使傳主的形象更加立體、豐滿。③還原一個真實的曹禺,增強傳記的紀實性,激發(fā)讀者的認同感。(一點2分,意思正確即可)
(4)(8分)曹禺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如火般的熱情。無論是創(chuàng)作還是教學,他都以極大的熱情投人,讓人深受感染。②淵博的知識,嚴謹務實的態(tài)度。他在教學上一絲不茍,從不敷衍,從不抽象說教,是編劇、導演、演員三位一體的老師。③誨人不倦的精神。他不怕麻煩,因材施教,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每句臺詞,細致指導;親自下水,給學生示范演出。④不懈追求,勇于創(chuàng)造。他的教學,獨具一格;為了適應新的要求,他和同事第一次籌備《雷雨》的演出,第一次扮演自己劇本中的角色。(觀點明確,給2分;理由充分,給6分。)
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2. (3分)B(①不堪忍受,堪:“能”的意思。情何以堪, 堪: 承受。 何以: 賓語前置,即“以何”。意思:感情又怎么能承受這種打擊呢? ②日臻完善;一天天達到完善。日趨篤厚:形容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越來越信任彼此、感情越來越堅定。 ③意興盎然,意興:興致。盎然:指氣氛、趣味等洋溢的樣子。形容興致很濃的樣子。意興闌珊:形容一個人興致已失的樣子。闌珊,衰落。)
13.C (A 兩面對一面;B“預先預測”重復;D“一旦……后”句式雜糅)
14、D (⑥先介紹“月”的含義,③⑤承接說“月亮崇拜”,自然引出④①祭月儀式與習俗,之后②說帝王祭月,承接原文末句“民間祭月”。)
15.①而且詩人自己也有不幸
②那中國詩歌定將黯然失色
?、鬯麉s是可以高視闊步的王者
16.圖案由變形的“ A ”和太陽組成,神似一位奔跑中的巨人,體現出實驗中學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其中:“ A ”是 26 個英文字母的第一個字母,象征著永爭第一的實驗魂魄。太陽寓意永恒、光明、生機、繁盛和希望,“ A ”和太陽的完美組合,仿佛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迎著朝陽奮力奔跑,象征著實驗中學升騰不息的活力和無限美好的前景。整體圖案體現出以人為本、永爭第一的實驗精神。
17.略
猜你喜歡:
3.高考語文試卷模板
高考試題猜讀模擬考場語文答案(2)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高考試題猜讀模擬考場語文參考答案
下一篇:高考試題猜讀模擬考場語文一模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