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三歷史第一次聯考試卷及參考答案(2)
2017屆高三歷史第一次聯考試卷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C D A A A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D A A C D B A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C C B C B C C A
題號 31 32
答案 A D
二、主觀題
33.(1)、特點:體系完備;等級森嚴(族長具有專斷權力);與政治關系密切(家國一體);嫡長子繼承制。(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得6分)
(2)、變化:東漢以后,門閥士族及宗法性豪強同時崛起;宋朝,獲得縱深發(fā)展,全面復興;明清時期,家法族規(guī)成為政府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點1分,共3分)
背景:宋代商品經濟發(fā)展,土地買賣頻繁,貧富轉化迅速宗族間相互救助;士族沒落、庶族崛起;科舉制進一步發(fā)展,程朱理學興起。(每點2分共6分)
(3)、不同:宗族管理具有民主性;規(guī)范化;分權色彩;與政治關系分離。(每點2分共4分)
背景:政治近代化的推動(維新運動、辛亥革命或中華民國的成立);西方民主思想的傳入、思想的解放;現代媒體的發(fā)展;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等。(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得4分)
認識:由等級森嚴,發(fā)展到具有民主色彩,體現了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言之成理即可)。(2分)
34.示例:
趨勢一:公共福利由政府舉辦,到政府舉辦、勸富豪助濟,再到官府自辦,引導民間資金投資、公私合作。(3分)
說 明:西漢初年社會貧困;(1分)唐宋國力強盛;(1分)明清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程朱理學成為官方哲學。(1分)
趨勢二:宗教團體、僧人參與社會福利實施和救濟,并逐漸成為福利救助的重要形式。(2分)
說 明:西漢初年佛教尚未傳人;(1分)唐宋、明清,佛教、道教、儒教逐漸三教合一,宗教勢力在國家扶植下增強。(3分)
趨勢三:由西漢初年單純的福利救助,到唐宋、明清時期用于公共設施建設。(2分)
說 明:西漢初年國力弱小;(1分)唐宋、明清封建經濟持續(xù)發(fā)展,國家公共設施建設工程、民生設施工程浩繁。(3分)
趨勢四:社會福利逐漸機構化、制度化,體系日益完備。(2分)
說 明:中國封建制度逐漸成熟,政治制度逐步完善,社會福利體系也逐步健全。(4分)
(示例只作評分參考,不作評分的唯一依據。考生作答時,只要言之有理、論之有據,即酌情給分,但本題學生總得分不得超過12分)
35.(1)、特點:科目和科第多種多樣;有時由皇帝主持;制舉、殿試規(guī)模宏大,人數極多;試題、策問涉及廣泛,注重取題社會、聯系政治。(8分)
(2)、人才觀:重視人才培養(yǎng);注重人才綜合素養(yǎng);不拘門第資歷;任人唯賢等。(7分)
36.(1)、思想:自上而下變法,實行君主立憲。(2分)背景:中國民族危機加深;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fā)展;西方近代政治學說影響(6分)
(2)、同:倡導西方資產階級民權思想。(3分)
異:康有為主張漸進、溫和的改革;梁啟超的民權思想與民族思想相連,比康有為更加激進。(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