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經(jīng)典語錄
墨子經(jīng)典語錄
1. 故當(dāng)若天降寒熱不節(jié),雪霜雨露不時,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災(zāi)戾疫,飄風(fēng)苦雨,薦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罰也,將以罰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2. 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貴,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也。
3. 雖天亦不辨貧富、貴賤、遠(yuǎn)邇、親疏,賢者舉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廢之。
4. 天之行廣而無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5. 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
6. 其友皆好矜奮,創(chuàng)作比周,則家日損,身日危,名日辱。
7. 君子戰(zhàn)雖有陳,而勇為本焉;喪雖有禮,而哀為本焉;士雖有學(xué),而行為本焉。
8.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靈龜近灼,神蛇近暴。
9. 力,形之所以奮也。圓,一中同長也。
10. 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養(yǎng),以終其壽;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長其身。
11. 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12. 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言不信者行不果。
13. 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
14. 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
15. 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16. 無不讓也,不可,說在殆。
17. 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
18. 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
19. 天下有義則治,無義則亂。
20. 萬事莫貴于義。
21. 義人在上,天下必治。
22. 不黨父兄,不偏貴富,不嬖顏色。
23. 言則稱于湯文,行則譬于狗豨。
24. 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25. 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26.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27. 利人乎即為,不利人乎即止。
28. 原濁著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29. 聽其言,跡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30. 子不能治子之身,惡能治國政。
31. 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
32. 上之為政,得下之情則治,不得下之情則亂。
33. 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4. 民有三息:饑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
35. 吏不治則亂,農(nóng)事緩則貧。
36. 官無常責(zé)而民無終賤,有能剛舉之,無能則下之。
37. 賢者舉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廢之。
38. 良弓難張,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yuǎn)。
39. 民力盡于無用,財寶虛以待客。
40. 謅諛在側(cè),善議障塞,則國危矣。
41. 倉無備粟,不可以待兇饑。
42. 庫無備兵,雖有義不能征無義。
43. 染千蒼則蒼,染于黃剛黃。
44. 士雖有學(xué),而行為本焉。
45.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46. 心無備慮,不可以應(yīng)卒。
47. 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
48. 歸國寶,水若獻(xiàn)賢而進(jìn)士。
49. 列德而尚賢,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有能擇舉之。
50. 無不讓也,不可,說在殆。
51. 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
52. 備者,國之重也。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國之具也。
53. 茍有上說之者,勸之以賞譽,威之以刑罰,我以為人之于就兼相愛交相利也,譬之猶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54. 誠信者,天下之結(jié)也。
55. 不勝其任,而處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56. 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yuǎn);良才難令,然可以致君見尊。
57. 慧者心辯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譽揚天下。
58.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勞殿賞,量功而分祿。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舉公義,辟私怨,此若言之謂也。
59. 夫尚賢者,政之本也。
60. 故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
61. 天之愛天下之百姓。
62. 天欲義而惡不義。
63. 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獨無節(jié)于此乎?
64. 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猶尚有節(jié)。
65. 故大人之務(wù),將在于眾賢而已。
66. 兼相愛,交相利。
67. 墨子:國之將亡,必有七患 國防之患:不修國防大興宮殿 粉飾太平 外交之患:大敵當(dāng)前 外無盟友 孤立無援 財政之患:分配不公 鋪張浪費 窮盡民用 內(nèi)政之患:仕皆漁私 修法禁言 不問國是 國君之患:閉門自大 標(biāo)榜先進(jìn) 坐以待斃 團(tuán)隊之患:用人不當(dāng) 小人當(dāng)?shù)?離心離德政權(quán)之患:民無食用 國無賢能 賞罰失威
68. 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69. 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
70. 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71.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72. 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73. 人不分幼長貴賤,皆天只臣也。
74. 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
75. 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76. 王道蕩蕩,不偏不黨;王道平平,不黨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視。
77. 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頁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
78. 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濟(jì)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無他故異物焉,曰:唯能以尚同為政者也。
79. 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言不信者行不果。
80. 治于神者,眾人不知其功;爭于明者,眾人知之。
81. 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必得罰。
82. 今天下士君子,中請將欲為仁義,求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國家百姓之利,故當(dāng)若節(jié)喪之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83. 古者有語:謀而不得,則以往知來,以見知隱。
84. 今至大為攻國,則弗知非,從而雀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另乎?
85. 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心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
86. 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87. 無言而不信,不德而不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