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秋節(jié)假期調(diào)休時間
2023年中秋節(jié)假期調(diào)休時間(放假安排出爐)
中秋節(jié)放假2023年放幾天?根據(jù)官方放假安排,今年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兩個節(jié)日“合體”放假8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023年中秋節(jié)假期調(diào)休時間(放假安排出爐),希望大家喜歡!
2023年中秋節(jié)假期調(diào)休時間
2023年中秋節(jié)時間:9月29日,星期五,農(nóng)歷八月十五。今年中秋國慶連休,具體放假時間: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diào)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2023中秋節(jié)高速公路收費嗎
高速免費通行的時間范圍為春節(jié)、清明節(jié)、勞動節(jié)、國慶節(jié)等四個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但2023年中秋、國慶放假相連,放假時間是: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調(diào)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所以2023年高速免費時間:9月29日0時-10月6日24時。
中秋節(jié)法定節(jié)假日是幾天:1天
國家法定的中秋節(jié)節(jié)假日為一天,也就是中秋節(jié)當天(9月10日)。法定節(jié)假日是由國家法律、法規(guī)統(tǒng)一規(guī)定的用以開展紀念、慶?;顒拥男菹r間,是勞動者休息時間的一種。
中秋節(jié)賞月的寓意
中秋節(jié)賞月寓意著團圓、寄托情懷。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游在外、客居異鄉(xiāng)的親人,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一鉤新月,可聯(lián)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輪滿月,可聯(lián)想到美好的團圓生活。
賞月習俗的由來
在中秋節(jié),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shè)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jié)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后,中秋節(jié)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中秋節(jié)習俗
祭月(拜月)
祭月,在中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來,在廣東部分地區(qū),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習俗。拜月,設(shè)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賞月,托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愿。祭月作為中秋節(jié)重要的祭禮之一,從古代延續(xù)至今,逐漸演化為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同時也成為現(xiàn)代人渴望團聚、寄托對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態(tài)。
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于塔上燃燈的節(jié)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jié)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jié)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于節(jié)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nèi)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豎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shù)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敝星锶紵糁灼湟?guī)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jié)。
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jù)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古時候南北風俗各異,各地風俗不一,中秋賞月活動的文字記載出現(xiàn)在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追月
所謂“追月”,即是過了農(nóng)歷八月十五,興猶未盡,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約親朋好友,繼續(xù)賞月,名為“追月”。據(jù)清人陳子厚《嶺南雜事鈔》序云:“粵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親朋治酒肴賞月,謂之追月?!?/p>
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fā)》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shù)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吃月餅
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貢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供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月餅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jié)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發(fā)展至今,吃月餅已經(jīng)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jié)的必備習俗,中秋節(jié)這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吃甜薯
甜薯是中秋節(jié)傳統(tǒng)食品,在中秋節(jié)賞月時,一些地方有吃甜薯的習俗。
賞桂花、飲桂花酒
人們經(jīng)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jié)日一種美的享受。到了現(xiàn)代,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
樹中秋
在廣東一些地方,中秋節(jié)有一種富有情趣的傳統(tǒng)風俗,叫“樹中秋”。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所以也叫“豎中秋”。小孩子們在家長協(xié)助下用竹紙扎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于高桿上,高舉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和天上明月爭輝,以此慶賀中秋。
耍祿仔
“耍祿仔”是過去中秋節(jié)十分流行的兒童游戲,以柚子殼刻通花,中可懸燈,兒童提著成群結(jié)隊游樂,或提著各種動物、瓜果形狀的燈色,沿街踏歌而行,一邊唱著“耍祿歌”:“耍祿仔,耍祿兒,點明燈。識斯文者重斯文,天下讀書為第一,莫謂文章無用處,古云一字值千金,自有書中出貴人……”兒童們在盡情游樂之后散去,各自回家吃月餅果品之類。[19]
扎燈籠
古時在廣東,中秋臨近時,小孩子們在家長協(xié)助下,用竹紙扎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此外,還有很多小朋友會用水果皮扎燈籠。另外,還有木瓜燈、香蕉燈等,最簡便的是“柚皮燈”,幾乎家家戶戶的小孩都能做。扎好的燈籠除了用來“樹中秋”,更有情侶提著燈籠依偎賞月。
玩花燈
中秋節(jié),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中國三大燈節(jié)之一,過節(jié)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jié)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jié)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贊嘆。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nèi)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制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柚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戲。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扎成燈,外糊白紗紙,內(nèi)插蠟燭即成,掛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如今兩廣的不少地區(qū),在中秋夜布置燈會,扎制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xiàn)代燈彩,還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一份舊時燈彩的純樸之美。
燒斗香
江蘇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上月宮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間還有燒香斗的風俗。
拜祖先
廣東潮汕地區(qū)中秋節(jié)習俗。中秋節(jié)當天下午,各家廳里就擺臺設(shè)祭,置祖先神主牌,獻上各色供品。祭畢,把祭品逐樣烹調(diào),合家同食一次豐盛晚餐。
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jié)最富傳統(tǒng)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qū)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節(jié)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qū)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聽香
聽香是古代流傳在臺地區(qū)的中秋習俗。古時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后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意間或偷聽到的第一句話,牢記在心,回家再擲茭,判斷來解釋所占卜事情的吉兇。例如卜占終身大事,而聽到的話是吃甜餅或花開、月圓,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
燒塔
中秋燈與元宵燈不大相同。中秋夜點的是寶塔燈,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寶塔燈,即由村童撿拾瓦礫搭成寶塔形狀的燈。清代蘇州村民在曠野用瓦疊成七級寶塔,中間供地藏王,四周燃燈,稱為“塔燈”。廣州兒童燃“番塔燈”,用碎瓦為之;還有柚皮燈,用紅柚皮雕刻各種人物花草,中間安放一個琉璃盞,紅光四射。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游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jié)束后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中秋宴俗
古時中國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并用之洗手。宴桌區(qū)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nèi)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cè)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卜、鮮藕。屏風前設(shè)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干塊,每人象征性地嘗一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難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nèi)務(wù)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玩兔爺
玩兔兒爺是流行于中國北方地區(qū)的中秋習俗。玩兔兒爺?shù)闹星锪曀灼鹗技s在明末。“老北京”過中秋,除了吃月餅,還有一項習俗是供兔兒爺?!巴脙籂敗蓖檬兹松恚纂?,插護背旗,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只大耳朵。最初,“兔兒爺”用于中秋拜月祭祀。到了清代,“兔兒爺”逐步轉(zhuǎn)變?yōu)閮和闹星锕?jié)玩具。
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jié)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shù)墓δ芤延杉涝罗D(zhuǎn)變?yōu)閮和闹星锕?jié)玩具。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只大耳朵,亦莊亦諧?!堆嗑q時記》:“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鼻宕鷮m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的。然而北京百姓們稱它為兔兒爺。在北京一帶的民俗中,中秋節(jié)祭兔兒爺實是莊重不足而游戲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