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分的養(yǎng)生知識及食譜
秋分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六個節(jié)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jié)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絕大部分地區(qū)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2021秋分的養(yǎng)生知識及食譜,歡迎閱讀!
秋分的養(yǎng)生知識
1、多吃清熱安神食物。
比如銀耳、百合、糯米、蓮子、豆類及奶類,但不可一次進食太多,少食多餐。
2、少吹空調風扇。
初秋早晚溫差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發(fā)作,經常吹空調、吹風扇,可能引發(fā)肩周炎、頸椎病等,要少受“冷刺激”。
3、避免過早地添加衣物。
初秋,暑熱尚未退盡,不宜過多過早地添加衣服,用來提高機體對低溫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然而,“秋凍”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則應及時增減衣服?!斑m溫”最重要。尤其在關節(jié)、腰部、咽喉、頸部等地方需要做好保暖工作。
4、多睡1小時。
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身體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這就是“秋乏”。此時,就應該相應地調整起居,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并且保證有質量的午睡,不僅可以讓人保持精神,還能在冬季來臨之前保存能量,養(yǎng)精蓄銳。
5、多喝水去秋燥。
想去秋燥必須養(yǎng)陰,而養(yǎng)陰的重點在于留住水分。建議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溫水,可以讓整個消化系統蘇醒過來。但是千萬不要喝冷水,因為人的脾胃喜溫忌寒,低于室溫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6、多喝蜂蜜水。
蜂蜜潤肺、養(yǎng)肺,秋天經常服用,既可以防秋燥,又能抗衰老。有些人說,這個時候生姜要少吃,其實也不一定。生姜性偏溫,對于小感冒發(fā)發(fā)汗還是比較管用的。
7、貼秋膘要循序漸進。
進入初秋,夏天里比較差的食欲逐漸好轉,但這個時節(jié)人的腸胃功能比較弱,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加重腸胃負擔,影響腸胃功能。
8、喝粥健脾胃補中氣。
百合粥、銀耳粥、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和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養(yǎng)生早餐。醫(yī)生提醒,調理保養(yǎng)身體應該從秋天開始,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能增強抵抗力。
秋分的養(yǎng)生食譜
營養(yǎng)粥做法
胡蘿卜粥
【原料】 胡蘿卜二兩、糯米二兩、香菜二錢、豬油三錢、精鹽一錢、味精二分、清水二斤
【制法】1、將胡蘿卜削洗干凈,切成細絲。2、把香菜剁成細末。 3、糯米淘洗干凈,入鍋加清水、胡蘿卜絲上火燒開,轉用小火慢熬成粥,加入精鹽、味精、豬油、香菜末拌和即可。
【特點】 補脾健胃,寬中下氣。
蔬菜魚肉粥
【原料】魚白肉--30克,胡蘿卜--1/5個,海帶清湯--1/2杯,蘿卜--20克,醬油--若干,米
飯--1/4碗
【制法】1、將魚骨剔凈,魚肉燉熟并搗碎。 2、將蘿卜、胡蘿卜用擦菜板擦好。3、將米飯、海帶清湯及魚肉、蔬菜等倒入鍋內同煮。 4、煮至粘稠時放入醬油調味。
【特點】健脾開胃,營養(yǎng)豐富。
蓮藕粥
【原料】鮮藕20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許。
【制法】將藕洗2凈切片,與大米同煮為粥,待熟時調入白糖服食。
【功能】此粥益氣養(yǎng)陰,健脾開胃,可治療老年體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熱病口渴等。
山藥扁豆粥
【原料】山藥片30 克,白扁豆15 克,粳米15 克,白糖。
【制法】將粳米淘洗干凈,白扁豆去雜洗凈,同放入鋁鍋內,加適量水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熬煮至米成熟時,加入山藥片、白糖繼續(xù)熬煮至熟即成。
【特點】健康菜譜,補益脾胃,調中固腸。
最后,還要補充一些簡單烹制或涼拌的蔬菜類食物,這樣一道美味的晚餐才更加均衡合理、營養(yǎng)豐富!建議晚餐前可以添加一個水果,以補充必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秋分養(yǎng)生注意事項
冷水洗臉適當秋凍防感冒
秋季早晚溫差大,應根據天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情況,及時增減衣物,預防風寒。但也不必過早“多穿衣”,應注意耐寒鍛煉,也就是常說的“秋凍”。
秋季養(yǎng)生,應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還可適當進行一些耐寒鍛煉和有氧運動,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適當的冷水鍛煉對預防傷風感冒、流鼻涕、支氣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時可用冷水洗臉、洗腳、浴鼻,身體健壯的人還可洗冷水浴等。
秋季早晚溫差大,尤其是清晨溫度較低,如果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不要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氣溫變化,增減衣物。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應等到身體發(fā)熱后,才可脫下。鍛煉后,還切忌穿著汗?jié)竦囊路诶滹L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防燥宜多吃“辛酸”果蔬
秋分時節(jié),飲食上要特別注意預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白露的“燥”是“溫燥”,飲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像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等,都是調養(yǎng)佳品。
秋分時節(jié),還可適當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卜、胡蘿卜。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誘發(fā)或加重疾病。
預防秋燥方面,對運動者來說,每次鍛煉后應多吃一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銀耳等。若出汗較多,還可適量補充一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秋分藥膳還要善用百合,像百合蓮子羹、銀耳百合羹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除飲食外,還要記得給皮膚做些保養(yǎng),以防皮膚干裂。
秋季進補切不可亂補
根據中醫(yī)“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原則,現在已經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jié),但秋季進補也不可亂補,應注意五大禁忌。首先,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能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還會引起發(fā)胖。此外,血液中膽固醇增多,還易誘發(fā)心血管疾病;其次,忌慕名進補。一些市民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就越能補益身體,但事實上,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2021秋分的養(yǎng)生知識及食譜相關文章:
2021秋分的養(yǎng)生知識及食譜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秋分豎蛋的原理與技巧介紹
下一篇:秋分的氣候特點及傳統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