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jié)氣立夏習(xí)俗有哪些
二十四節(jié)氣立夏習(xí)俗有哪些(大全)
立夏有吃軟菜的民間習(xí)俗,吃軟菜: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軟菜(君踏菜)的習(xí)俗,說吃后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節(jié)氣立夏習(xí)俗有哪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二十四節(jié)氣立夏習(xí)俗有哪些
無錫—嘗三鮮: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
地三鮮:就是地上長的蠶豆、覽菜、黃瓜(也有的說是覽菜、元麥、蠶豆,還有說是覽菜、蠶豆、蒜苗)。
樹三鮮:就是樹上結(jié)的櫻桃、批把、杏子(也有說是梅子、杏子、櫻桃,還有說是梅子、櫻桃、香椿頭)。
水三鮮:就是河里游的海螄、河豚、鰣魚(也有說是鰣魚、鯧魚、黃魚,還有說是鰣魚、銀魚、子鱭魚)。
其中,以嘗地三鮮最為普遍,還有的地方在立夏的時候有吃霉豆腐的習(xí)俗,說吃了霉豆腐就不會倒霉。
長沙吃“立夏羹”
昔日長沙的農(nóng)家認為,立夏這天宜下雨,如若不然,夏秋主旱。農(nóng)諺謂:“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立夏不下雨,蝦公、細魚一鍋煮(意思是說池塘的水干涸了)”。長沙人在立夏這一天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湯丸,取名叫做“立夏羹”。俗話說:“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個團,一腳跨過河”。
閩南吃“蝦面”
在閩南,家家戶戶常將紅糟摻人面條中煮熟供全家食用,因紅糟色紅,為吉祥之色,又有發(fā)酵的作用,以寓發(fā)達、發(fā)財之意,而紅糟也幫助消化,有益健康。這個習(xí)俗發(fā)展到后來,紅糟也就被海蝦所代替了,謂之“吃蝦(夏與蝦閩南語同音)面”。海蝦煮熟以后變成紅色,與紅糟的顏色相同,以此表示對夏季的祝愿。
贛東北吃“立夏”
“立夏”這一天,在贛東北有吃“立夏”的習(xí)慣,就像我們清明吃艾、端午吃粽子、重陽吃桂花酒一樣,都是從老一輩那兒流傳下來的。
“立夏”的制作很簡單
1、“干”。先將大米煮得半熟后搗爛,接著取一部分揉搓壓成塊,再把壓好的塊切成片,最后用油煎炸,謂“干”。
2、“湯”。將剩下的部分搓成像湯圓一樣的小球,再加上蘑菇、蒜苔、青椒、豌豆、蠶豆、小南瓜、馬鈴薯等多種春季蔬菜一起湯煮,謂“湯”。
“干”用手抓著吃,噴香可口;“湯”則不分大人小孩,都用大碗盛著吃,以表示豐盛,味道也非常美。
吃“立夏”表示送春迎夏,喜慶春收。在這個時節(jié)新上市的蔬菜瓜果,能加的都要加進“立夏”中,“立夏”中的品種越多就表示越喜慶。“閑了一冬,忙了一春”,以前舊時得不到溫飽的農(nóng)民,在這青黃不接的時候能飽食一頓“立夏”,那就是最大的滿足。
杭州吃烏米飯和立夏飯
烏米飯是用烏飯葉子(又叫精青葉)擠汁,糯米在該汁中浸泡以后蒸成飯。據(jù)說,在立夏時吃了烏米飯,不會中暑,能祛風(fēng)敗毒,蚊子也不敢叮咬。杭州人還有立夏食“野夏飯”的習(xí)俗。這一天,孩子們成群結(jié)隊地到鄰里各家乞討米、肉,然后到地上去摘蠶豆、挖竹筍,最后到野地里去用石頭支起鍋灶,自燒自吃,這就被稱為吃“野夏飯”,或者是“立夏飯”。這種風(fēng)俗就是把自己當做乞丐,以為這樣可以厭勝而避災(zāi)禍。吃完立夏飯之后,大人會拿來籮筐、大秤給孩子們稱體重,看看比去年重了多少。
立夏有哪些習(xí)俗
迎夏
迎夏儀式表達對豐收的祈愿,在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據(jù)記載立夏這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且馬匹、車旗一律朱紅,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還有習(xí)俗說立夏日不迎夏,會有病災(zāi)纏身。
秤人
立夏稱人習(xí)俗主要流行于我國南方,人們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據(jù)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zāi)纏身。
斗蛋
斗蛋是江蘇南通立夏的習(xí)俗,立夏中午,家家戶戶煮好囫圇蛋,用冷水浸上數(shù)分鐘之后再套上早已編織好的絲網(wǎng)袋,掛于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游戲。
嘗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嘗鮮”之俗。人們品嘗時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諸如吃櫻桃、芽筍、青蠶豆、蒜苗、莧菜、青梅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各種各樣的蔬果都應(yīng)該多吃點。
立夏節(jié)氣習(xí)性
1、吃蛋
在立夏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會有吃蛋的習(xí)俗,無論是雞蛋還是鴨蛋,或者是鵝蛋。特別是對于小孩子而言,在立夏這一天,胸前會掛上一個煮熟的蛋,意味著在這個夏天,身體都會棒棒的,不會被疾病所困擾。
2、秤人
我國很多農(nóng)村,在立夏這天,都喜歡在村口或者人口密集的地方,擺上一桿秤,用來秤人用。每個人挨個挨個坐在秤上秤一秤,而幫忙秤的那個人需要能說會道,針對每個人秤出來的重量要多說吉利話,討個好彩頭。
3、吃面食
因為立夏的這個時節(jié),剛好是小麥上場的時候,所以在立夏這一天,很多地方有吃面食的習(xí)俗。很多人家會將小麥制成面粉,而用面粉做成夏餅、春卷、面餅等美食加以食用,這種風(fēng)俗在我國北方尤為常見。
4、吃立夏飯
立夏飯可和我們平日里吃的大米飯不一樣,立夏飯是人們變著花樣做出來的一種米飯,它里面加入了許多的食材,有黃豆、青豆、綠豆、糯米,或者是自家人喜愛的一些其他食材,做出來的立夏飯顏色各異,味道各異。
二十四節(jié)氣中立夏特點介紹
立夏時節(jié)我國南北的氣溫差異較大,而且同一地區(qū)波動頻繁,華南其余的地區(qū)氣溫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則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熱,立夏時氣溫已達24℃以上。故此時也是農(nóng)作物病蟲害的多發(fā)期和人們易于犯感冒的時期,正如左河水所云:“南國似暑北國春,綠秀江淮萬木蔭。時病時蟲人撒藥,忽寒忽熱藥搪人?!?/p>
立夏以后,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dǎo)致作物的濕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岸嗖辶⑾难恚茸邮諠M倉”,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jié)。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后收成關(guān)系密切。
農(nóng)事活動
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季節(jié)。這時氣溫剛好適宜,但陰晴不定,栽秧后要立即加強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蟲,促進早發(fā)。中稻播種要抓緊掃尾。茶樹這時春梢發(fā)育最快,稍一疏忽,茶葉就要老化,正所謂“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輟”,要集中全力,快速高效地進行采集。
立夏節(jié)氣傳說
關(guān)于立夏的傳說一
立夏還是一個傳統(tǒng)的歲時禮俗節(jié)日, 周代在立夏這一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眾大夫,到城南郊外迎夏。并舉行祭祀先帝祝融的儀式。漢代也沿承此俗,《后漢書·祭祀志》載:“立夏之日迎夏,于南 郊,祭赤帝祝融,車旗服飾皆赤?!备琛吨烀鳌?,舞《云翅之舞》。到宋代,禮儀更趨繁瑣。至明代始有“嘗新風(fēng)俗”。清代《帝京歲時紀勝》載“立夏取平時曝曬 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疊,相互饋送”。并用柳枝穿果疊作小兒食品,江浙一帶還有立夏吃花飯的習(xí)俗,也有叫“吃補食”的。民間習(xí)俗還有“立夏吃蛋,石頭都踩爛”,說立夏時吃雞蛋鴨蛋可以增強體質(zhì),還可以耐暑。有的立夏食筍,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趕在節(jié)日這天,名曰“立夏見三新”,南方地區(qū)舊時逢立夏日,各家蒸新茶,并配以各種水果,饋贈親戚鄰居。
關(guān)于立夏的傳說二
立夏“稱人”的第二種傳說與三國時的蜀后主劉禪有關(guān)。
三國末期,后主劉禪經(jīng)營的蜀國已是兵微將寡國力不繼。這一年魏國大將鄧艾奉命率大軍伐蜀,兵逼劉禪投降。蜀國有位忠臣叫正,他對鄧艾提出“劉禪乃一國之君,投降去了魏都后不能受到半點虐待,不能瘦一星半點肉,不然寧死不降”。鄧艾答應(yīng)了這一條件。
立夏傳說
劉禪投降后被帶到了當時魏國的都城洛陽,魏國公封他為安樂公,賜給他住宅、綢緞萬匹、美女百名。劉[禪從此花天酒地吃喝玩樂竟沒有半點忘國之恥。第二年正叫人給劉禪稱了一下體重,這忘國之君不僅沒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三國演義》里有詩說“追玩作樂笑顏開,不念危土半點哀??鞓樊愢l(xiāng)忘故國,方知后主是庸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