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節(jié)有什么習俗
立秋時節(jié)有什么習俗大全
在我國分為了二十四個節(jié)氣,而每個節(jié)氣代表的意思都有所不同,立秋也是其中一個節(jié)氣,那么關于立秋的習俗你們知道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立秋時節(jié)有什么習俗大全,歡迎參閱。
立秋時節(jié)有什么習俗
稱水
舊時,老百姓分別在立秋前后用同樣大小的容器裝滿水,然后稱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漁民也有立秋稱水之習,根據(jù)水質(zhì)輕重,推測秋水漲落。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稱體重,并和立夏時體重對比。因為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飯食清淡,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稱為“苦夏”。秋風一起,胃口大開,就想吃點好的,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當然首選吃肉,所謂“以肉貼膘”。
立秋物候
一候:涼風至
立秋后,我國許多地區(qū)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偏北風會給人們帶來了一絲涼意。
二候:白露降
由于白天日照仍然很強烈,夜晚涼風刮來會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空氣中的水蒸氣清晨時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一顆顆晶瑩的露珠。
三候:寒蟬鳴
立秋時的蟬,感覺到陰氣上升,太陽光已成強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鳴叫得更加響亮、凄切。
立秋由來
據(j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jié)氣。
據(jù)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nèi)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nèi),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弊喈叄嗤暵湎乱粌善~子,以寓報秋之意。
立秋早晚有什么說法
民間有“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說的是如果立秋時間在上午,則天氣涼爽;立秋時間若在下午以后,天氣就還要熱上一陣。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看的就是這個具體的時間點是什么時間,早指的是0點-12點這一時間段,晚指的是12點-24點這一時間段。
考量“涼熱”的時間段應該指的是陰歷七月,這個和我國古代的歷法有關。我國古代還根據(jù)天干地支來紀月,節(jié)氣就成了月份的起止點。立秋對應申月的開始,也就是一年中的第七個月。另外,立秋又多出現(xiàn)在陰歷六七月之交,所以人們就通過立秋早晚比較陰歷七月涼熱的關系。
我國以立秋為秋季的開始,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后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余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立秋的氣候特點
1、立秋有“秋老虎”
早晚涼爽中午仍有余熱“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jīng)到來了。此時天氣通常依舊很炎熱。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劃分氣候季節(jié)要根據(jù)“氣候平均溫度”,即當?shù)剡B續(xù)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時節(jié)。
2、立秋期間末伏還在
中國地域遼闊,雖各地氣候有差別,但此時大部分地區(qū)仍未進入秋天氣候,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國南方此節(jié)氣內(nèi)還是夏暑之時,同時由于臺風雨季節(jié)漸去了,氣溫更酷熱,因而中國醫(yī)學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稱之為“長夏”。
3、立秋南北天氣有差別
秋來最早的黑龍江和新疆北部地區(qū)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開始秋風送爽,秦淮一帶秋天從9月中旬開始,10月初秋風吹至浙江麗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陽一線,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達雷州半島,而當秋的腳步到達“天涯海角”的海南崖縣時已快到新年元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