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這天下雨有什么說法
立冬這天下雨有什么說法最新
當氣溫下降時,由于人們身體的熱量流失得很快,總想多吃些東西犒勞下腸胃,因此發(fā)明了各種各樣的節(jié)日美食,下面給大家分享關于立冬這天下雨有什么說法,歡迎閱讀!
立冬這天下雨說法
1、“立冬有雨會爛冬,吃得柴盡米糧空”
從前半句來看,立冬當天如果降雨的話,那就表明接下來雨水偏多,此時就要避免冬季“爛冬”。而所謂的“爛”,指的是雨雪過多,又遇上冬季低溫,夜間被凍得堅硬,白天開始融化,這種爛泥路出行最為困難。
民間也有俗語“立冬雨,一冬雨”的說法,如果立冬當天降雨,那冬天或為冷冬。當然,這是南方地區(qū)的俗語。
而后半句理解就不難了,如果整個冬天下雨,那柴火就會出現(xiàn)不夠用的現(xiàn)象。而因長期有雨,糧食容易發(fā)霉,且出行難很難外出購買,以至于“米糧空”。
2、“立冬宜晴不宜雨”
對南方人來說,“立冬雨,一冬雨”至少不會造成農作物干旱。不過在北方,立冬這天下雨就不太好了。如果立冬是雨天,那說明整個冬季不會下太多雨雪,為暖冬,不利于莊稼生長。
但如果立冬為晴天,那冬季就會偏冷,雨雪較多,有利于小麥的生長。一方面可殺死病菌、蟲卵,避免來年蟲害多;一方面冬季雨雪多,小麥就像蓋上棉被,方便過冬,且來年還會為麥田補充水分,方便其快速生長。
3、“重陽無雨看立冬,立冬無雨一冬干”
對農民來說,對作物的生長最為關心,而提前感知天氣情況,可減少作物的減產損失,而這句俗語正是一句預測性的農諺。
在重陽節(jié)這天降雨的話,那就意味著冷空氣已開始南下,和南方暖風氣流相撞而降雨,此時降雨可保證農田很好的補水,保證作物的正常生長。
但如果重陽這天沒有雨,那表明接下來一直沒雨,此時就要看立冬天氣如何。如果立冬這天沒雨,那整個冬天都將干燥,從而不利于莊稼的生長。當然,這句俗語適應于南方地區(qū),北方立冬無雨,冬季雨水偏多。
4、“立冬看風向,可知收不收”
立冬這天,除了看有雨沒雨外,農民也會看這一天的風向,從而判斷接下來收不收。如“立冬西北風,來年五谷豐”,說的是如果立冬刮上西北風,那就表明冷空氣及時到達,符合自然規(guī)律,第二年必然會豐收。
“立冬東南風,立夏干松松”,說的是立冬這天如果刮東南風,那表明暖風氣流強盛,冷空氣遲遲未到,冬季沒有多少雨雪,一直到第二年立夏都會比較干燥。
立冬南方吃什么食物
南方立冬吃的傳統(tǒng)食物主要以雞鴨魚肉為主。一到立冬,廣東人就會結伴去打邊爐吃羊肉,熱熱鬧鬧地開懷大吃;而立冬后,不少人會把珍藏的高麗參、鹿茸找出來準備進補。廣東人稱火鍋為打邊爐。廣東人重湯頭,因此粵式的打邊爐自然也以好的高湯為底,加上各式海鮮、山珍入味,蘸料則以沙茶醬為主。
在汕頭每個節(jié)氣都講究進食不同應季美食,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立冬進補”和吃板栗炒飯是汕頭特有的習俗。據(jù)說立冬當天進補,營養(yǎng)成份會百分之百被人體吸收。進補藥膳用的中藥材有人參、當歸、枸杞、西洋參、魚膠、鹿茸、冬蟲夏草、茯苓、黃芪等等,藥膳常用的食品有烏雞、鷓鴣、鴿子、鵪鶉、水鴨等。
在潮汕地區(qū)流傳著一句俗語,叫“立冬食蔗無病痛”。潮汕先人認為在立冬這一天吃了甘蔗,既可以保護牙齒,又可以起到滋補的功效。立冬日,用花生、蘑菇、板栗、蝦仁、紅蘿卜等做成的香飯,深受潮汕民眾喜愛。營養(yǎng)價值豐富,口感濃郁香脆的板栗,是炒香飯的上等佐料,也是市場上的搶手貨。
以前潮汕地區(qū)立冬還有吃“炣飯”的習俗,這種食俗在遠古時期就有了。潮汕地區(qū)俗諺說“十月十吃炣飯”,十月初是新米上市的時候,加上當時的白蘿卜、小蒜、新鮮的豬肉等,一道簡單美味的炣飯就做成了。據(jù)介紹,“炣”是指烹飪的方式,指用火燒,它體現(xiàn)了潮菜豐富的烹飪方式。
立冬忌諱事宜
1、忌日曬過長
過久的日曬會消減人的水五行,減少財運。在健康方面,會損傷皮膚,破壞人體的自然屏障,使大氣中有害的化學物質、微生物侵襲人體,造成感染,還可引起視力減退。
2、忌活動過劇
劇烈的運動過后心跳容易加速,血壓升高,這個季節(jié)里特別容易發(fā)生危險。所以最好立冬過后一般人不要選擇劇烈運動。
3、忌外出過早
冬季的早晨,室外是一天溫度最低的時候,不僅外出最易引起感冒,而且陰氣比較重,非上班人士最好選擇上午10點以后到室外鍛煉。上班人士注意添衣保暖。
4、忌洗浴過長
冬天陰氣比較重,立冬后洗浴過長會削減人的陽氣,并且冬季空氣干燥寒冷,許多老年皮膚干燥脫屑、瘙癢,所以不宜長時間泡在水里。
5、忌“小疾”不治
立冬后天氣寒冷,人容易遇感冒、咳嗽、頭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須及時治療,以防患于未然。不要因為一時疏忽,就積累下老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