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在一些地方,一到冬至這天,一家人就會忙忙碌碌,準備包餃子,吃餃子,團團圓圓過冬至。那么你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冬至相關內(nèi)容推薦↓↓↓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y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yī)者奉為經(jīng)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y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yī)。后毅然辭官回鄉(xiāng),為鄉(xiāng)鄰治病.其返鄉(xiāng)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xiāng)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y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y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fā)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冬至怎么養(yǎng)生
1、注意防寒保暖
女性屬寒性體質,因此,日常中應少吃寒性的食物,尤其是在處于生理周期的時候,更要注意飲食的科學性。冬季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強頸、腹部的保暖,不可因美觀而減少衣物,一旦受涼,容易導致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等癥狀,損害健康。
2、堅持晚間泡腳
中醫(yī)認為,人體中的寒氣是由大地經(jīng)足部進入人體的,因此,多泡腳可有效幫助女性保暖。但泡腳一定要堅持,不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只有長期堅持,才能起到保健養(yǎng)生、防寒保暖的功效。
3、適量進補
冬至時節(jié)天氣寒冷,人體需要足夠的能量來抵御寒冷,而肉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補氣活血,溫中暖下的功效,是進補的佳品。女性冬至吃些肉類可中和寒氣,加快內(nèi)分泌,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來應對嚴寒。
4、注意養(yǎng)肝護肝
對于女性,肝臟這個器官有著額外的重要作用。中醫(yī)認為,女性肝為主,有疏通經(jīng)血之用。因此,一旦傷肝,女性就會出現(xiàn)婦科方面的問題。所以,女性要注意養(yǎng)肝、護肝,不可動怒。日常應多吃養(yǎng)肝食物,如菠菜、芹菜等。
冬至怎么吃餃子
1、自己動手包
現(xiàn)在市場上各種速凍餃子應有盡有,買起來很方便,也節(jié)省時間,但也就少了自己動手包子帶來的暖融融的氛圍和享受。建議和家人一起自己動手包餃子,雖然占點時、費點力,但無論從心情和口味上都是一種很好的享受,而且安全營養(yǎng)。
2、肉類適量而止
好多人喜歡吃“一兜肉丸”的餃子。我們平常吃的肉已經(jīng)不少了,所以,盡量地多用蔬菜少用肉,或者干脆做成素餡餃子。做餡時用的肉不要太肥,原則是少放肉多放菜。還有,能自己剁餡就自己剁,乒乒乓乓的多有節(jié)日氣氛,只是注意不要影響到左鄰右舍。
3、擠菜丟營養(yǎng)
由于蔬菜中含的水分比較多,用蔬菜做餡時怕餡太稀,大家都習慣把蔬菜中的水分擠出去倒掉再拌餡,這樣等于把其中的營養(yǎng)素也給倒掉了。菜需要擠水的話,把擠出來的水分用來拌餡,防止營養(yǎng)的白白丟失和浪費。
4、多點蔬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飲食也越來越講究。很多人習慣了大魚大肉,平日也攝入過多的脂肪。因此,在冬至的這一天,可以只用蔬菜做素菜餡的餃子,一樣美味健康。
5、油適量鹽少量
許多人包餃子的時候,為了使餃子更香,總會往餃子餡里加好多油。實際上,我們平時的飲食都攝入了不少油,所以包餃子的時候油應該適量,不要放太多,點到為止才更健康。一旦油放多了,吃多了不免油膩,很多人就會放鹽去調和口味。殊不知,鹽放多了,吃得自然就多了,很容易引起血壓高,這對中老年人和高血壓患者大大不利。因此,不僅油要適量,鹽更要少量。
6、餃子餡加雞蛋
餃子餡中的蔬菜水分充足,容易流湯??梢园寻韬玫酿W冷凍一下再開始包餃子,使肉湯和菜湯形成凝固狀態(tài),自然就不易流湯?;蛘?也可以在餃子餡里加個雞蛋,這樣在煮餃子的過程中,蛋白質就會凝固,減少餃子出湯,不僅使餃子口感更好吃,而且加入雞蛋也更營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