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吃年夜飯的寓意是什么
關于除夕吃年夜飯的寓意是什么
除夕夜的那頓飯又叫做年夜飯,因為一年之中總是在忙碌,一直到除夕夜才可以停下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關于除夕吃年夜飯的寓意是什么,歡迎參閱。
除夕吃年夜飯的寓意是什么
除夕的年夜飯有團圓飯的意思,因為每年到了除夕夜,每個人都會從其他地方趕回家中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度過,是難得的一年之中人最齊的時候。年夜飯在除夕的夜晚,又稱“團年”或“合家歡”,這頓飯意味著告別舊歲,迎來新歲。在古代,人們認為年夜飯還有逐疫、辟邪的作用,因此,年夜飯的特點是全家大團圓的宴會,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參加。吃完年夜飯大家一起聊一下,自己這一年都干了些什么?對新的一年有什么規(guī)劃,互相傾訴交流情感,一直到第二天天亮,這個傳統(tǒng)也稱作守歲。
年夜飯準備的流程
準備年夜飯一定要事先想好要做哪些菜,這樣準備的時候才不會混亂,先算好來吃年夜飯的人有哪些,準備好數(shù)量才能夠大致的規(guī)劃,每道菜要準備的分量有多少,餃子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美食,所以一定要在做飯之前先把餃子包好。魚肉之類的美食必不可少,所以也一定要準備一些素菜,葷素搭配才不會讓這頓飯吃得特別油膩。
除夕夜的風俗有哪些呢
1、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充分表現(xiàn)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yǎng)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2、貼年紅
年紅,是春聯(lián)、門神、窗花、年畫、福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tǒng)稱。過年貼年紅(揮春),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
3、燃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4、祭祖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古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
5、守歲
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xiàn)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合家歡聚,并守著“歲火”不讓熄滅,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年到來。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曰“燃燈照歲”或“點歲火”,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床底點燈燭,遍燃燈燭,謂之“照虛耗”,據(jù)說如此照過之后,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古時南北風俗各異,古時北方守歲習俗主要為“熬年夜”(通宵守夜),如晉朝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說:除夕之夜大家各相與贈送,稱“饋歲”;長幼聚歡,祝頌完備,稱“分歲”;終歲不眠,以待天明,稱“守歲”。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6、掛燈籠
過年掛燈籠是中國的古老習俗,紅色代表喜慶,圓形燈籠則寓意團圓美滿,紅燈籠象征著平安祥和、紅紅火火。中國的燈籠又統(tǒng)稱為燈彩。據(jù)說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除夕節(jié)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除夕之夜守歲,門口掛著紅燈籠,堂屋燃著熊熊的紅火,點著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圍桌而談。
除夕的禁忌有哪些
不能打碎東西
除夕有忌打碎器物的習俗,如果打破東西,就可能意味著新的一年沒有特別好的財力,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因意外花錢的情況。
不能說粗話
除夕是非常吉利的日子,這一天要多說吉利話,不要說晦氣的話、臟話、怨懟的話,以及不敬的話,否則新的一年就會倒霉。
不能關燈
除夕當天要開燈暖房,切記不能關燈,在民間叫做守歲,只有等到大年初一天亮才能關燈,寓意著來年前途光明。
除夕有什么講究
吃年夜飯
除夕當天一家人要團團圓圓坐一起吃年夜飯,對于每家每戶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儀式,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年夜飯對于華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
祭祀祖先
在除夕當天祭祀祖先也是非常重大的事情,祈求祖宗“在天之靈”時刻庇佑和照拂后代子孫,寓意“人不忘本、方得發(fā)達”。
守歲
除夕都有守歲的習俗,守歲又名"熬年",是說在除夕這夜不睡覺,一家人共同迎接新一年到來,也叫除夕守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