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白露的含義及傳統(tǒng)習俗
白露節(jié)氣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五個節(jié)氣,秋天的第三個節(jié)氣,秋老虎剛剛結束,是夏秋的過渡節(jié)氣。到了白露節(jié)氣,天氣開始變涼,晝夜溫差增大,清晨的時候水汽在近地面凝結成了小水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2021白露的含義及傳統(tǒng)習俗,歡迎閱讀!
白露的含義
每年公歷的9月7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jīng)165度時是白露,九月的頭一個節(jié)氣,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由于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稱之為露。
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初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yǎng)羞?!闭f時值白露節(jié)氣,鴻雁與燕子等候鳥準備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千果糧食以備過冬??梢姲茁秾嶋H上是天氣轉涼的預兆。在此節(jié)氣白天的溫度仍有三十幾度,每到夜晚之后,會下降到二十幾度,兩者之間的溫度差甚大。
人們能明顯地感覺到已遠離炎熱的夏天,涼爽的秋天已經(jīng)來到了。夏至時陽氣達到頂點,物極必反,此時陰氣興起。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其意思是說,處暑依然炎熱,需要每天用一盆水洗澡,十八天之后,到了白露,就不能赤膊裸體了,以防著涼。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币馑际钦f,白露前后假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在白露時節(jié)秋高氣爽,風輕云淡。春夏的辛勤勞作,歷經(jīng)風風雨雨,送走了高溫酷暑季節(jié),迎來了氣候宜人的收獲季節(jié)。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贝藭r夏季風漸漸被冬季風所代替,多吹偏北風,冷空氣南下頻率加快,又因太陽直射地球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少了,強度減弱了,夜間常晴朗少云,地面輻射散熱快,因而氣溫下降速度也在逐步加快。清涼的秋風自北向南已吹到淮北大地,成都、貴陽以西,日平均氣溫也降到22℃以下。
此外,華南廣大地區(qū)在此節(jié)氣有氣溫快速下降、連綿陰雨、日照驟減的顯著特征,很明顯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節(jié)轉換。白露期間華南地區(qū)的平均氣溫比處暑要低3℃左右,大部分地區(qū)平均氣溫先后降到22℃以下。
按氣候學劃分四季的尺度,時序開始到了秋季。華南秋雨多降于白露至霜降前,以眠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區(qū)最大,華南中部相對較小。有“濫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諺語,雖不能以白露這一天是不是有雨水來作為天氣預報,但是,往往白露節(jié)前后確實常有一段連陰雨天氣;并且,自此華南降雨多具有強度小、雨日多、常連綿的特征了。與此相對應,華南白露期間日照較處暑驟減50%左右,遞減趨勢一直持續(xù)至冬季。
白露節(jié)氣傳統(tǒng)習俗
1、喝白露茶
白露前后采摘的茶叫白露茶,經(jīng)過春夏,茶葉在秋天熬成了比較濃郁醇厚的味道,既不像春茶嬌嫩不經(jīng)泡,也不像夏茶干澀味苦。老南京人比較喜歡喝白露茶。
2、喝白露米酒
白露酒是湖南郴洲民間特有的傳統(tǒng)名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略帶甜味,用以待客,又稱“白露米酒”。這種酒溫中含熱,有利于寒氣的散發(fā)。
3、祭禹王
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jié),這里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guī)模為最大,歷時一周。在祭禹王的同時,還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姜太公等。其間,《打漁殺家》是必演的一臺戲,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盼。
4、吃龍眼
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的習俗。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yǎng)血安神等多種功效,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吃龍眼最好剝殼后浸泡在煮好的稀粥或米湯內,早餐時吃,健脾,補充水分,不易上火。
5、吃鰻魚
白露時期的鰻魚最為肥美,是品嘗的最佳時節(jié),因此蘇州有“白露鰻鱺霜降蟹”之說。鰻魚具有補虛養(yǎng)血、祛濕、抗癆等功效,是久病、虛弱、貧血、肺結核等病人的良好營養(yǎng)品。
6、推燕車
在山東省郯城縣民間有“白露到,娃娃推著燕車跑”的傳統(tǒng)習俗,家家制作能發(fā)出悅耳聲響的小燕車,孩子們推著燕車跑步御寒,可增強體質。
7、吃番薯
在文成,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后,不會發(fā)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jié)以吃番薯為習。中醫(yī)學認為,紅薯味甘性平,補脾益氣。
適合白露節(jié)氣養(yǎng)生吃的食物
1、紅薯
紅薯,又稱甘薯、番薯、山芋等,紅薯生食脆甜,可代替水果;熟食甘甜,吃在嘴里,甜在心頭。它既可作主食,又可當蔬菜,蒸、煮、煎、炸、熘,吃法眾多。
中醫(yī)學認為,紅薯味甘性平,補脾益氣。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胃、強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主治脾虛水腫、瘡瘍腫毒、腸燥便秘“。
2、小米
小米又名粟,古代叫禾。我國北方通稱谷子,去殼后叫小米。中醫(yī)學認為,小米味甘咸性涼,有補虛損、健脾胃之功?!侗静菥V目》中說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靶∶籽?谷芽)和麥芽一樣,是一味中藥,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等功效,內熱者及脾胃虛弱者更適合食用。
2021白露的含義及傳統(tǒng)習俗相關文章:
2021白露的含義及傳統(tǒng)習俗
下一篇:白露的保健方法及農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