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小檗的種植方法是什么
紫葉小檗的適應性強,是園林綠化中色塊組合的重要樹種,很多地區(qū)都有種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種植紅葉小檗的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種植方法
春季栽植栽植宜早,修剪宜狠。最好在土壤表層初化,樹液尚未流動之前(北方3月10日至4月10日)進行。栽后踩實,噴霧,漫灌,自枝條上部剪去2/3,3至5天灌水一次,風沙較大時每天需噴霧1至2次,第三次灌水后培土封根。栽后需設風障,以避免風搖損傷新萌發(fā)的須根。風季過后,新芽多已經萌發(fā)(約20至30天),灌水2至3次,撤除風障。
施肥應選在當年雨季,長勢較弱者可適當噴施葉面肥以促進枝葉及根系的生長,達到良好的觀賞效果。夏秋季節(jié)栽植栽植宜晚,修剪宜少而輕,最好在入伏之后,當年生枝條半木質化后進行。此時正值雨季,供水充足,土溫較高,有利于生根。
立秋之后亦可栽植,這時當年生枝條木質化基本完成,植株生長勢明顯減弱,并逐步轉入休眠期,但地下根系仍在生長。由于地上部分蒸騰的減弱,養(yǎng)分和水分的需求相對減少,利于根系生長和休眠。栽后踩實灌水,輕剪或不剪,需搭遮陰網(或棚),每天對葉面噴霧3至5次,嫩枝嫩葉枯落屬正常現象。待新芽萌發(fā)(約15至30天)后方可撤去遮陰網(或棚)。施肥時間應選在次年早春,為紅葉小檗新枝萌生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
紅葉小檗的用途
紫葉小檗焰灼耀人,枝細密而有刺。春季開小黃花,入秋則葉色變紅,果熟后亦紅艷美麗,是良好的觀果、觀葉和刺籬材料。園林常用與常綠樹種作塊面色彩布置,效果較佳。亦可盆栽觀賞或剪取果枝瓶插供室內裝飾用。惟其植株為小麥繡病之中間寄主。紫葉小檗春開黃花,秋綴紅果,是葉、花、果俱美的觀賞花木,園林常用作花籬或在園路角隅叢植,點綴于池畔、巖石間。也用作大型花壇鑲邊或剪成球形對稱狀配植。適宜坡地成片種植,與常綠樹種作塊面色彩布置用來布置花壇、花境,是園林綠化中色塊組合的重要樹種。亦可盆栽觀賞或剪取果枝瓶插供室內裝飾用。由于比較耐蔭,是喬木下、建筑物蔭蔽處栽植的好材料。也可盆栽后放置室內外。由于本種較耐寒,冬季在門廳、走廊溫度較低的地方都能擺放,為許多溫室觀葉植物所不及。
紫葉小檗是園林綠化的重要色葉灌木,常與金葉女貞、大葉黃楊組成色塊、色帶及模紋花壇。紫葉小檗球可植于路旁或點綴于草坪之中,此外,紫葉小檗也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根和莖含小檗堿,可供提取黃連素的原料。民間枝、葉煎水服,可治結膜炎;根皮可作健胃劑。莖皮去外皮后,可作黃色染料。
形態(tài)特征
紫葉小檗是日本小檗的自然變種。落葉灌木。幼枝淡紅帶綠色,無毛,老枝暗紅色具條棱;節(jié)間長1-1.5厘米。葉菱狀卵形,長5-20(35)毫米,寬3-15毫米,先端鈍,基部下延成短柄,全緣,表面黃綠色,背面帶灰白色,具細乳突,兩面均無毛?;?-5朵成具短總梗并近簇生的傘形花序,或無總梗而呈簇生狀,花梗長5-15毫米,花被黃色;小苞片帶紅色,長約2毫米,急尖;外輪萼片卵形,長4-5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近鈍,內輪萼片稍大于外輪萼片;花瓣長圓狀倒卵形,長5.5-6毫米,寬約3.5毫米,先端微缺,基部以上腺體靠近;雄蕊長3-3.5毫米,花藥先端截形。漿果紅色,橢圓體形,長約10毫米,稍具光澤,含種子1-2顆。
原種(日本小檗)是落葉灌木,一般高約1米,多分枝。枝條開展,具細條棱,幼枝淡紅帶綠色,無毛,老枝暗紅色;莖刺單一,偶3分叉,長5-15毫米;節(jié)間長1-1.5厘米。葉薄紙質,倒卵形、匙形或菱狀卵形,長1一2厘米,寬5-12毫米,先端驟尖或鈍圓,基部狹而呈楔形,全緣,上面綠色,背面灰綠色,中脈微隆起,兩面網脈不顯,無毛;葉柄長2-8毫米?;?-5朵組成具總梗的傘形花序,或近簇生的傘形花序或無總梗而呈簇生狀;花梗長5-10毫米,無毛;小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帶紅色;花黃色;外萼片卵狀橢圓形,長4-4.5毫米,寬2.5-3毫米,先端近鈍形,帶紅色,內萼片闊橢圓形,長5-5.5毫米,寬3.3-3.5毫米,先端鈍圓;花瓣長圓狀倒卵形,長5.5-6毫米,寬3-4毫米,先端微凹,基部略呈爪狀,具2枚近靠的腺體;雄蕊長3-3.5毫米,藥隔不延伸,頂端平截;子房含胚珠1-2枚,無珠柄。漿果橢圓形,長約8毫米,直徑約4毫米,亮鮮紅色,無宿存花柱。種子1-2枚,棕褐色?;ㄆ?-6月,果期7-10月。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