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教案三篇(2)
2、五四運動(1)課前同學們做了很多資料調查,相信對“五四運動”已經有了一定了解,現(xiàn)在就 讓我們共同交流一下吧:A、五四運動暴發(fā)的背景及原因B、五四運動的經過C、五四運動的結果小結:(板書 學生完成)口 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先 鋒:學生主 力:工人階級領導者:接受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結 局:初步勝利標 志: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免去運動矛頭所指賣國賊的職務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2)想一想,哪些人參加五四運動,五四運動的前后期有什么重要的不同,你怎樣評價它?(提示:與“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進行比較:性質、領導者、革命的主力、運動的背景)小結:(投影)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的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里,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表現(xiàn)了偉大的力量;
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起了重要作用。五四愛國運動,發(fā)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后,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對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推動作用。五四愛國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3)生活鏈結在民族危亡的時刻,學生發(fā)生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是愛國的具體表現(xiàn),那么在和平發(fā)展的今天,我們作為學生應該怎樣體現(xiàn)我們的愛國思想?閱讀教材,歸納整理資料交流(魯迅、胡適)自主、合作、交流閱讀,了解十月革命根據(jù)以上史料,小組合作,討論、探究資料交流,走進歷史板書小結,整理知識1、小組合作,討論、探究2、歸納小結認識愛國思想具有時代內涵
三、總結:中國革命在負出了沉重代價,經歷了艱難曲折的歷程后,終于隨著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驚醒了國人,給先進分子指明了一條可行之路——馬克思主義道路,特別是五四運動的暴發(fā),極大的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中國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迎來了革命曙光,開始了中國革命新的征程。四、課后探究歸納中國走過的幾條救國道路,想一想,為什么中國先進分子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五、板書設計:五四運動 宣 傳:民主 科學新文化運動 傳 播:馬克思主義時 間:1919、5、4 爆 發(fā):口 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五四運動教案三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五四運動的背景、內容(時、地、人、口號等)、結果及其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其意義
掌 握 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概況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觀察再造場景 從課文和插圖、圖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現(xiàn)五四運動的時代背景,探索其對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所起的作用
討論分析理解概念 從五四運動的傳單、口號分析其性質,理解其精神;從中共一大、二大的召開,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
構建宏觀知識結構 五四運動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它屬于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共的成立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情感態(tài)度價 值 觀 愛國情感 五四青年表現(xiàn)出來的斗爭精神是極其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應當繼承光榮傳統(tǒng),奮發(fā)學習,矢志完成民族復興大業(yè)
思想意識 中國的資產階級天生軟弱妥協(xié),無法完成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中國革命需要建立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
教學重點 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教學難點 對于五四精神和中國共產黨誕生意義的理解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上一節(jié)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新文化運動有什么歷史意義?(它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fā)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就在新文化運動發(fā)展的過程中,爆發(fā)了五四愛國運動,中國歷史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舊式的民主主義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這個目標上是一脈相承的,所以還屬于民主主義革命。但是領導革命的階級從農民、開明地主、資產階級等,變成了無產階級;參加者也從少數(shù)“精英分子”擴大為人民大眾了。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階段從1919年的五四愛國運動開始,到1935年紅軍長征勝利結束。其間還經歷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北伐戰(zhàn)爭、國共對峙等重大歷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單元第10課的內容,它可以告訴大家青年節(jié)(學生節(jié))的由來、“七一”建黨紀念日的由來等重要歷史知識。(布置學生閱讀45——49頁全課內容,對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五四愛國運動
1、“導言”和45頁小字部分的內容與五四愛國運動有什么聯(lián)系?(它們是五四運動爆發(fā)的直接原因)
2、根據(jù)46頁“動腦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中國也是戰(zhàn)勝國,國家主權為什么仍然遭侵犯?(當時中國綜合國力仍然弱;北洋軍閥政府仍然實行封建統(tǒng)治;帝國主義在中國仍然享有許多特權;中國仍然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之中。)
3、五四愛國運動中的青年學生提出了哪些主張?(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21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等)[對于“21條”,要指出它是袁世凱復辟帝制過程中,與日本帝國主義簽定的賣國條約]
4、46頁插圖《還我青島》反映學生什么樣的心態(tài)和要求?(愿為收回國家領土,不怕犧牲、斗爭到底)
5、46頁插圖《北京高師被捕學生回到學校時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頂端題字中的“中華民國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19年)你從這幅圖片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它證明了北洋軍閥政府曾經鎮(zhèn)壓學生運動;但是,北洋軍閥政府迫于人民的壓力,不得不釋放被捕的學生,五四愛國運動取得初步的勝利;被捕學生返校受到熱烈歡迎,說明五四愛國運動得到廣大學生的支持和擁護;被捕學生敢于斗爭的愛國行為值得炎黃子孫為之自豪和驕傲。)
6、46頁資料•‘五四’傳單反映了中國人民的什么精神?(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于奉獻、敢于斗爭——這些又被稱作“五四精神”。)
7、五四愛國運動的性質是什么?有什么意義?(它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識
參加者 內容 性質 意義
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
通過黨綱,選舉產生領導機構
中國無產階級先鋒隊
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2、根據(jù)47頁《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示意圖》說明:中共一大的代表來自哪些地方?(北京、上海、濟南、武昌、長沙、廣州、日本東京、法國巴黎等地。)
3、根據(jù)48頁三位人物頭像指出他們的姓名。(從左到右依次是毛澤東、董必武、李達)
4、根據(jù)插圖《“一大”會址嘉興南湖游船》說明:“一大”原來在什么地方召開?(上海)
5、這三則材料反映了什么樣的歷史事實?(“示意圖”反映中共“一大”召開的條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參加者,“南湖游船”是一大召開的地點之一。它們都是中共正式成立的歷史證據(jù)。)
6、根據(jù)48頁“動腦筋”:陳獨秀沒有參加“一大”,為什么被選為中央局書記?(他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貢獻巨大,聲望很高;他還是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發(fā)起人之一。)
7、“活動與探究•議一議”: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為什么要建立中國共產黨?(在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舊式的民主主義革命中,領導革命的階級是農民、開明地主、資產階級等,他們都由于自身的弱點,無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這使得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認識到,要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終勝利,必須有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必須建立中國共產黨。)
8、教師指出:由于“一大”是當年7月召開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為黨的生日。由于五四運動是愛國的青年學生首先發(fā)起的,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為青年節(jié)。
鞏固小結
1、根據(jù)下表鞏固知識:
時間 中心地點 要 求 領導者 主力 結果
1919年6 月前 北京 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21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等 陳獨秀李大釗 學生 被鎮(zhèn)壓
1919年6月后 上海 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賣國賊、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等 同上 工人 初步勝利
2、指導學生當堂完成課本第49頁選擇題:應選A(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21條;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
3、提醒學生預習第11課《北伐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