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jié)的養(yǎng)生有什么秘訣
臘八節(jié)的養(yǎng)生有什么秘訣
任何一個傳統節(jié)日的設立都有其養(yǎng)生意義。臘八節(jié)自然也不例外。那么,臘八節(jié)的養(yǎng)生有什么秘訣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臘八節(jié)的養(yǎng)生秘訣一、臘八豆腐 、煮五豆,外省這些習俗值得咱效仿
不少地域的臘八習俗與遼沈地區(qū)有較大差異,但是值得人們效仿。全國著名營養(yǎng)專家王旭峰表示,安徽有制作臘八豆腐的習俗。即在臘月前后,安徽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王旭峰表示,臘月吃豆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豆腐能幫助人消化、養(yǎng)護脾胃,讓消化系統得到一定的休息,這樣就為春節(jié)時候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積攢“力量”。另外,我國北方地區(qū)還有吃臘八面的習俗,用蔬菜做成鹵兒,在臘月初八的早晨全家吃面。這同樣有養(yǎng)護脾胃的作用。
另外,有些地方用煮五豆來替代臘八粥。煮五豆有的是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其原材料主要是米和五種不同的豆子。煮五豆一直要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征著連年有余。這種吃法對于在冬季補充植物蛋白很有好處。
臘八節(jié)的養(yǎng)生秘訣二、臘八粥里原材料種類有講究
家住鐵西區(qū),今年56歲的劉女士從小在撫順長大。她告訴記者,她小的時候過臘八節(jié)一定要喝臘八粥。不過,臘八粥里的原材料種類有講究。一般來說,越是給長輩、老人吃的臘八粥,里面的豆子就越多。如果臘八粥煮給孩子吃,里面多有大米、小米、高粱米等幾種普通的谷類。有一年臘八,劉女士半夜醒來,忽然聞到母親在廚房熬制的臘八粥正飄散出前所未有的濃濃香氣。只見母親將這些散發(fā)著濃香的臘八粥盛出來,端給病榻上的祖母。后來才知道,那是母親為長輩特別熬制的臘八粥。其中豆類特別多,有黃豆、黑豆、綠豆、紅豆等等。
著名中醫(yī)養(yǎng)生專家武國忠表示,臘八粥原材料因人而異、因地而異是我國臘八傳統習俗中的精華,只是如今被許多人淡化了。一般來說,如果給老人喝,其中應多加豆類。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看,豆類能為老人補充優(yōu)質蛋白,有效緩解老人對蛋白質吸收能力較差的問題。從中醫(yī)角度來看,豆類能補腎,對于緩解老人的腎氣虧虛有好處。如果是給孩子喝,可以適當多加入一些大米、高粱米等等。它們在生長過程中接受天地間的陽氣,具有強大的生發(fā)功能,因此對幫助孩子身體成長很有好處。所以,劉女士幼年時的所見所聞有科學道理。另外,肥胖的人做臘八粥可適當多放薏米;糖尿病人的臘八粥可以將燕麥或者蕎麥作為主料;脾虛的人可以將黃豆作為主料。
臘八節(jié)的養(yǎng)生秘訣三、臘八這一天家里除塵最要緊
同樣是56歲的黃女士告訴記者,她記憶中的臘八沒有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只有全家總動員一起大掃除的情景。那時候,因父親工作調動,年幼的黃女士跟隨父母來到今營口市黃土嶺鎮(zhèn)一帶生活。黃女士說,當時的衛(wèi)生條件特別差。每天睡覺的時候要想方設法把腦袋捂得嚴嚴實實,只留兩個鼻孔出氣,否則各種各樣的昆蟲就容易在夜半時分鉆進耳朵里。每年臘月初八,母親都會帶著黃女士,和父親一起打掃房間,除了擦灰擦地之外,還要上房梁打掃灰塵。黃女士回憶說,母親告訴她這叫除塵。如果不在臘八這天除塵,來年就會患病、遭殃。
對此武國忠表示,在臘八這些重要日子里除塵是我國傳統的臘月習俗之一。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在于清除室內的污穢之物,避免病邪以這些污穢之物作為土壤,在冬季之后隨陽氣的生發(fā)而漸漸滋長,從而使人患病。在醫(yī)療技術并不發(fā)達的時代,人們已經意識到室內衛(wèi)生對健康的重要意義,所以也就衍生出“除塵”的習俗。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提高,“除塵”除了在節(jié)日里進行外,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冬天每天花一點時間來開窗通風就是最簡易有效的“除塵”。因為它能減少室內病原體的數量。
臘八節(jié)的養(yǎng)生秘訣四、臘八到各類黏食少不了
今年29歲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印象中的臘八節(jié)少不了黏食,比如油炸糕、黏豆包等等。張女士回憶,她的母親說臘八這天吃黏食是為了“堵上嘴”,防止到外面亂說話。不過在她看來,臘八吃黏食能解決更多的問題。那一年臘八前后,尚在讀小學的張女士從外面回來,忽然感覺肚子很疼。當晚,張女士吃了母親做的黏豆包。吃完不一會兒,張女士的腹痛就逐漸減輕并徹底消失了。從那時起,在臘八吃黏食成了張女士必做的事情。
對此武國忠表示,吃黏食是臘八節(jié)重要的習俗之一。這符合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在中醫(yī)看來,人們在冬季里若保養(yǎng)不當,容易在寒邪侵襲之下產生胃寒,導致消化不良、腹痛難忍、食欲不振等現象。這時候吃一些熱氣騰騰的黏食,可以有效地驅散胃寒,緩解消化系統的不適。冬季胃寒本來在生活水平較差的年代里很常見,但是現在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冷飲、啤酒、涼食攝入的增多,越來越多的現代人出現胃寒。所以,這類人適當多吃一些熱的黏食,對于緩解脾胃寒涼很有幫助。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黏食一定要趁熱吃,且食量不要太大。有消化道潰瘍性疾病的人更要慎食。
臘八節(jié)的養(yǎng)生秘訣五、冬吃臘八蒜 防感染防血栓
遼寧省營養(yǎng)學會會員、國家注冊營養(yǎng)師苗進表示,中國還有吃臘八蒜的習俗。臘八蒜是將大蒜泡在醋中一段時間后得來的。它顏色翠綠,十分美觀,而且味道獨到,可以當做小菜或者佐料。
人們在冬天吃大蒜有很多好處。首先,大蒜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因為天氣寒冷而造成的氣血運行不暢的問題。另外,大蒜有殺菌的功能,對預防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的感染有明顯效果。另外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每人平均每日吃生蒜20克的地區(qū),其人群的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率和死亡率都較其他地區(qū)小很多。這是因為大蒜有抵抗血栓、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壓等功效。冬季,人們容易吃大量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再加上飲水量偏少和天氣寒冷,故而容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吃臘八蒜是非常符合冬季養(yǎng)生要領的一個習俗。沈陽晚報記者 李霆
臘八節(jié)的養(yǎng)生秘訣六、臘八撒一歡兒 沒病又沒災兒
今年31歲的黃先生告訴記者,他印象中的臘八幾乎沒吃過臘八粥,也沒吃過臘八蒜,更不會吃什么黏食,而是到戶外風風火火地玩半天。兒時,每到臘八這一天,他的奶奶都會一拍他的屁股,說一聲:“今天臘八,到外頭玩兒去吧!”然后,他就和小伙伴們到外面撒歡兒半天。小伙伴們在一起追著跑,玩警察抓小偷,根本感覺不到冷。這樣的日子從小學一直延續(xù)到初中二年級。所以在他的記憶中,痛痛快快玩一場是臘八節(jié)的標簽。對此,黃先生的奶奶曾無意間說過一句老話兒進行了詮釋:“臘八撒一歡兒,沒病又沒災兒。”
資深健身教練王宏忠表示,冬季讓孩子從事適當的戶外體育鍛煉對提高其耐寒力和免疫力都非常有幫助。這是“若讓小兒安,需帶三分饑和寒”的體現。所以,讓孩子在做好保暖的前提下于臘八前后到戶外多加鍛煉,雖然談不上是什么習俗,但是卻有著明確的健身意義。 沈陽晚報記者 李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