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祛濕養(yǎng)生湯
谷雨祛濕養(yǎng)生湯
湯不僅美味而且富有營(yíng)養(yǎng),在谷雨時(shí)節(jié)喝一碗湯可以祛濕養(yǎng)生哦,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谷雨祛濕養(yǎng)生湯,希望大家喜歡。
谷雨祛濕養(yǎng)生湯1、芡實(shí)蓮子薏苡仁排骨湯
材料:排骨500克、芡實(shí)30克、蓮子20克、薏苡仁30克、陳皮5克、姜1塊。
做法:首先把芡實(shí)、蓮子、薏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然后把排骨剁成小塊,水開之后焯一下,把排骨、芡實(shí)、蓮子、薏苡仁、陳皮和姜全倒進(jìn)砂鍋里,用武火煮開,再改用文火燉兩小時(shí),最后放鹽。
功效:芡實(shí)和蓮子有健脾益腎的作用,薏苡仁健脾祛濕,陳皮可醒脾行氣開胃。
谷雨祛濕養(yǎng)生湯2、豬橫脷煲夏枯草
材料:豬橫利500克,夏枯草、綿茵陳各20克,生姜4片。
做法:把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姜和豬橫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滾后轉(zhuǎn)文火煲約2小時(shí),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清熱祛濕,除肝熱。豬橫利性平味澀,補(bǔ)益脾胃、助消化;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散結(jié)消腫功效;綿茵陳則有清濕熱,退黃疸的功效。
谷雨祛濕養(yǎng)生湯3、鮮土茯苓眉豆豬脊骨湯
材料:鮮土茯苓400克、眉豆80克、豬脊骨500克、生姜3片。
做法:鮮土茯苓刮去外皮、洗凈,切塊狀;眉豆稍浸泡,洗凈;豬脊骨洗凈,用刀背敲裂,然后將各湯料與生姜一起放進(jìn)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2個(gè)半小時(shí),調(diào)入適量的食鹽便可。
功效:新鮮的土茯苓配伍眉豆煲豬脊骨,氣味醇和清潤(rùn),具健脾祛濕之功效,為春暖雨濕時(shí)家庭靚湯之一,男女老少皆宜。
4、土茯苓煲豬肉湯
材料:鮮土茯苓200克、豬肉500克、生姜、食鹽適量。
做法:鮮土茯苓洗凈,切片狀;豬肉洗凈,整成幾大塊;生姜切片;把土茯苓、豬肉、生姜一起放進(jìn)煲湯鍋內(nèi),加入清水,大火煲沸后,改為小火煲約1個(gè)半小時(shí),加入適量食鹽即食。
功效:此湯可祛濕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5、雞骨草豬骨湯
材料:雞骨草50克,豬脊骨200克,生姜3片。
做法:豬脊骨洗凈切塊,雞骨草洗凈切段,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40分鐘即成。
功效:功效:清熱、祛濕、退黃,適用于濕熱和黃疸的人群服用。
6、綿茵陳蛇舌草煲鯽魚
材料:綿茵陳20克、蛇舌草20克、鯽魚1條、豬瘦肉100克、蜜棗2個(gè)、生姜3片。
做法:各藥物浸泡、洗凈并蜜棗去核;鯽魚宰洗凈,煎至微黃。一起與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時(shí),下鹽、油便可。
功效:清肝熱、祛濕困。綿茵陳有清熱利濕、去黃疸和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白蛇舌草具有清熱散瘀、消癰解毒的功效,鯽魚能和胃腸、通陰利水、溫中下氣。配伍開胃益脾的蜜棗,使其既不寒涼峻利又祛濕健脾。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