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過春節(jié)又叫過大年
為什么過春節(jié)又叫過大年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一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俗稱過年,過大年,人們將歲末年初的過渡時節(jié)稱為過年。那么,為什么過春節(jié)又叫過大年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為什么過春節(jié)又叫“過大年”?
名俗專家解釋說,在遠古的神話傳說中,“年”是一種怪獸,每逢除夕,它一來,百草不生,萬物蒙災。為了美好幸福的生活,人們扶老攜幼紛紛逃離,以便躲避“年”的傷害。同時,將屋里屋外布置紅火一新,張燈結彩,放鞭炮,守歲,這樣,“年”就過去、遠離了。
另外,春節(jié)從起源上來看,是由古代的豐收祭祀活動演變來的。《說文解字》中說:“年,谷熟也。”由于一年之中分為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谷物多少意味著年景的好壞,因此。“過年”或“過大年”的意思就是慶祝五谷豐登。五谷皆熟為有年,五谷皆大熟為大有年。
自古以來,人們都強調春節(jié)作為一年開端的意義?!渡袝?middot;大傳》中說:“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說,正月一日是一年的開端,一月的開端,一日的開端。
春節(jié)日期的轉變
古代民間所說的春節(jié)指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這一天。南北朝,甚至把春節(jié)泛指為整個春季。新中國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新中國成立后改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紀年。從此,正式將公歷1月1日稱“元旦”,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jié)”。
每年農歷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半夜子時過后,春節(jié)就算正式到來了。春節(jié)從起源上來看,是由古代的豐收祭祀活動演變來的?!墩f文解字》中說:“年,谷熟也”上古以作物成熟為時間標志,后來歷法知識進步,根據天象、物侯來確定四季循環(huán)的起點與終點,年成為一年四季的總稱。
另外,從“年”字的古寫法來看,也印證了這一點。“年”的古寫上半從“禾”,下半很像一個“干”字,禾是莊稼,干是人字的變形,“禾”與“人”重疊像員禾的樣子,表示一年一度的豐收。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并不叫做春節(jié)。古時春節(jié)曾專指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后來改為夏歷正月初一(即農歷正月初一),被視為農歷年的開始,即為歲首。
民俗專家解釋說,我們把度過農歷一年的第一天稱過“年”,現在正月初一即為新年,也就是春節(jié)。春節(jié)是全年的第一個重大節(jié)日,有道是“百節(jié)年為首”,民間俗稱“過年”或“過大年”。
過春節(jié)的節(jié)日時間
在民間,特別是農村地區(qū),有過小年和大年的習慣。
大年
從臘月最末一天開始,一直到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龍?zhí)ь^)。
從陽歷看,春節(jié)在1月21日至2月20日游動。
北京地區(qū):從臘月初八(過了臘八就是年)直到農歷二月二(龍?zhí)ь^),年才算過完。
小年
即農歷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爺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畫火化),向玉皇大帝報告他所在的一家,在過去一年的表現。為了讓灶王爺說好話,要供奉糖瓜,送行時還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讓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來,就是請(買)一張新的灶王畫(畫上畫有灶王爺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廚房。畫的兩側通常貼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批:一家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