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放鞭炮的來歷具體有哪些
過春節(jié)為什么要放鞭炮?春節(jié)放鞭炮的來歷是什么?春節(jié)自古以來就有著放鞭炮的傳統(tǒng),放鞭炮,讓春節(jié)更加熱鬧,有著濃濃的年味,還寓意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下面我們來看看詳細解答。
春節(jié)放鞭炮的來歷、由來
我們一般的人都認為放爆竹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jié)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它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們追溯爆竹的起源,就會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變的歷史。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這段記載說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瘟逐邪的音響工具,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習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實,這完全是由古人的誤解所致。據《神異經》說,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山中有一種動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就是年獸,經常趁人不備襲擊人畜。
人們?yōu)榱四戢F,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這里所說的動物,名叫“山臊”。古人說其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山臊,即驅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人們很早就起來放鞭炮,相傳此舉是為了驅逐“山魈”。山魈,據說是古時深山里的一種兇惡的獨角鬼怪,但是它最怕聲響,人們就用燒竹子的爆破聲來嚇跑它。有了火藥后,人們就用火藥裝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紙制筒,也稱爆仗或炮仗。到現代,人們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還是習慣在春節(jié)放鞭炮,借以歡慶節(jié)日,振奮精神。所以,從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聲總是連綿不斷
春節(jié)放鞭炮的意義
爆竹、煙花,古已有之。起源何時?歷史上的名流學者詩人在文學作品中都有記載。
在春秋末年,政治家范蠡在(陶朱公書)中載有:“除夜燒盆爆竹與照田蠶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靜為吉”之句西漢時文學家東方朔在(神異經)也記述有“爆竹驅山魈”的故事。
到南北朝梁時,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一文中,又有“正月初一(春節(jié)),……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操惡鬼”的記載。
到了唐宋年間,有關爆竹的記載就更多了。唐詩人劉禹錫,在他畬田行詩中就有“照潭出老蛟,爆竹驚山鬼”的詩句。薛逢有(元日樓前觀仗)二首之作耒鵠的(早春)詩中有“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就聚爆竿灰”之語。
宋代李畋在他的(該聞錄)中也有爆竹驅山鬼的故事:“李岐鄰叟家,為山魈所祟,岐令除歲聚竹數十根于庭,焚之使爆裂有聲,至曉乃寂然”。后來,李畋被人們稱為爆竹的祖師。宋代詩人王安石、蘇東坡在他們的詩文中,也記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爆竹驚鄰鬼,驅儺逐小兒”的詩句。在南宋梁克家撰寫福州地方志(三山記)(也叫長樂記)。也記有“州人除夕以竹著火,燒爆于庭中,兒童當街燒爆相望,戲呼達旦,謂之燒火爆”。在該志中,還記有宋宰相張浚和史學家鄭樵閑談中的趣事,“張丞相浚為帥日,除夕,浦人鄭樵客郡中(指福州)與觀火爆,丞相命賦詩,給竿字為韻”。樵即口占云,“駒隙光陰歲已殘,千門爆竹競團園。燒成焰焰丹砂塊,碎盡瑯瑯碧玉竿。喚轉韶光新景燠,碎除惡魈舊吐寒。主人從此占佳瑞,再入為霖灑旱干”。
這些記載,都充分說明,采用真竹燃燒發(fā)出爆炸響聲的“爆竹”,起源于春秋,盛行于唐宋,而且宋盛于唐,到了宋代爆竹已流行于朝野了。后來,隨著火藥的普及,造紙業(yè)的發(fā)展,爆竹匠人用紙卷成筒,裝上火藥、導線、將兩頭扎緊,點燃后發(fā)出響地聲和火花的爆竹、焰火,相繼問世,不僅被人們用于除夕喜慶,以辟山操惡鬼,而且被帝王皇宮用來消遣玩樂和軍事指揮。
在《后武林舊事》有宋孝宗觀海潮時施放煙火記載“淳煦十年(公元1183年)八月十八日,上詣德壽宮,恭請兩殿往浙江觀潮---管軍命于江西分布五陣,乘騎弄旗,標槍舞刀,如履平地。點放五色煙炮滿江及煙收、炮息,則諸船盡藏,不見一只。”
宋寧宗(公元1168年至1224年)時,西湖老人在(繁勝錄)中也記有節(jié)日施放煙火爆竹的盛況:“-廟前擁挨、輪馬盈路,多有后生于霍山之例,入五色煙火,放爆竹--。”宋理宗(公元1205年1264年)時,周密曾經在(齊東野語)中也記載了當年皇宮觀看煙火的故事:“穆陵(理宗)初年,嘗于上元日(古正月十五日),在清燕排當,恭請圣太后(理宗母后)。既而燒煙火于庭,有所謂“地老鼠”者(花炮名),徑至于太母圣座下,太母為之驚惶,拂衣徑起,意頗疑怒,為之罷宴”。
吳自牧在(夢梁錄)中“又有市爆仗,成架煙火之類”的記載,這與(北京春節(jié)風俗雜談)中“發(fā)明火藥后,宋代有了以紙裹藥制成鞭爆。”和莊葳編寫的(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一書中的“在南宋時侯,我們開始用火藥制造爆竹和焰火,南宋京城杭州,放爆竹煙火,始于唐代,發(fā)達于南宋是無疑的。
到了明、清時代,我國爆竹煙火已很盛行。特別到清末,每逢婚喪喜慶或逢年過節(jié),人們都要燃放爆竹煙火,拜神祭祖,表示 慶賀,求神靈祖先“保佑”全家順序,萬事如意。而腐敗透頂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卻借此不惜重金,大肆燃放爆竹煙火,一夜耗資白銀數百萬兩。李鴻章為討好慈禧太后,進獻一盒大型煙花,價值六萬金。各級官紳,效法竟起,一時侈風大熾,這在客觀上對爆竹煙火的發(fā)展,也起了一些剌激作用。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fā)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后。那么,要想發(fā)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后才算心誠。舊時,從春節(jié)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里的主人,為了表示歡迎財神,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當然總免不了要說些吉利話。例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啦!等等之類的口彩。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裝扮成財神爺的模樣,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著假胡子,身上背著一個收錢的黃布袋,后面跟著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地去散發(fā)財神爺像,以便討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起:"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一大堆討吉利的話,不絕于口,直到主人歡喜地接過那張紅紙財神爺像,給他們些錢,扮財神的這些人,連聲道謝之后,就起勁地敲打一陣,在咚咚鏘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后,查看歷書上所載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 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是夜,主婦們忙著掛燈結彩,張貼春聯(lián),剪窗花,貼年畫,紅紅綠綠把房子裝飾得花團錦簇,為節(jié)日增添了濃郁的氣氛。孩子們最盼望的事也許就是壓歲錢了。壓歲錢是由長輩發(fā)給晚輩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fā)給晚輩,并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里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后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臥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
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總是喜歡在過年時,多討些好彩頭,希望一切順利,這其中有許多舊習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掃帚之俗,以為新年使用掃帚將會把運氣掃走,掃去財運,新的一年會難交好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為使此俗流行,還定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新年也不可罵孩子,說話必須特別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飯碗,大家也絕不罵他,反而說他"歲歲平安",因"碎""歲"諧音沖一沖不祥的氣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說溜了嘴,開年講些不太吉利的話,除了橫關照豎關照,有的地方還用塊紅布或草紙向孩子們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當作屁股,即使說出不吉利的話來,也等于放屁。還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邊,叫做"壓歲果子"。橘子、荔枝諧音"吉利",以求來年大吉大利。各地還有不少以物象征吉利的種種習俗,如《西湖游覽志》記述:杭州一帶置"熱栗炭于中堂,謂之旺相;貼青龍于左壁,謂之行春;插芝麻梗于檐頭,謂之節(jié)節(jié)高;簽柏枝于柿餅,以大橘承之,謂之萬事大吉。"有的地區(qū)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偷財神爺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褲襠里,以取 "財神入庫(褲)"這句成語的意思。在這些異想天開的趣俗之中,埋藏著歷代多少勞苦百姓獻媚命運之神的良苦用心。
放鞭炮注意事項
放鞭炮雖然是傳統(tǒng)的過年習俗,但是每年都有因為放鞭炮而受傷或者導致火災的現象發(fā)生。因此,人們應該嚴格遵守地方法則,在允許放鞭炮的地方才放,不允許放鞭炮的地方堅決不放。同時還要注意以下的注意事項。
1、遠離易爆物品。
放鞭炮時應該遠離易燃易爆物品,比如柴草堆,煤氣罐等,一旦發(fā)生危險后果將不堪設想。
2、放置穩(wěn)當后再燃放。
在燃放鞭炮時,應該將鞭炮高高掛起或者放置在安全的空地上。同時要注意周圍是否有人,有人的話千萬不能放。在放鞭炮時,千萬不能用手拿著放,否則鞭炮在極短的時間內容易燃爆,后果不堪設想。鞭炮通常用香條點燃,很少用打火機、火柴點燃,使用明火應特別注意。
3、人群遠離。
燃放鞭炮時,人應該盡量遠離,不可因為好奇而湊近。鞭炮聲過響的話,還應該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4、過一會再走近。
鞭炮點燃之后可能會存在暫時沒有爆炸的鞭炮,要過一會再走近,不要立刻走近,最好過15分鐘之后再走近檢查情況。
5、孩子必須在父母的看護下放鞭炮。
父母應該注意,年齡太小的孩子不宜放鞭炮,而年齡大一點的孩子也應該在長輩的監(jiān)護下放,防止發(fā)生意外。有的孩子害怕鞭炮等聲音,家長在放鞭炮時,還應該將孩子抱離聲音源,防止鞭炮爆炸聲嚇到孩子。
6、選購正規(guī)的廠商生產的鞭炮。
在購買產品時要選擇經檢驗合格的正規(guī)工廠生產的花炮產品。在放鞭炮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燃放規(guī)則進行。
由于放鞭炮會給空氣帶來嚴重的污染,包括空氣污染以及噪音污染,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人們的聽力,影響睡眠,造成疲倦,讓人感覺易怒、急躁等。因此,人們應該少放或不放鞭炮。
春節(jié)放鞭炮的來歷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