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名人小故事有哪些
教育孩子名人小故事有哪些
名人成長的背后,是常人難以體味和承受的酸甜苦辣,他們從小就表現(xiàn)出了超常的某種天賦和素養(yǎng),這是他們長大成人后重要的精神力量,。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名人小故事,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名人小故事
一、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位總統(tǒng)。他是孩子的時候,砍掉他父親的兩棵櫻桃樹。他父親回來了,非常生氣。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誰砍了我的樹,我要狠狠揍他一頓。”他父親到處詢問。當他問兒子時,華盛頓開始哭了起來。“我砍了你的樹!”華盛頓和盤托出。父親抱起他的兒子說:“我好聰明的孩子,我寧愿失去一百棵樹,也不愿聽你說謊。”
二、列寧小時候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孩子。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yè),他認真做。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列寧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習的。
三、李嘉誠有一次從酒店出來,準備上車的時候,把一枚硬幣掉在了地上,硬幣咕轆轆地向陰溝滾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撿。旁邊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見狀,立即過來幫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誠把硬幣放進口袋后,再從錢夾里取出100元港幣,遞給保安作為酬謝。 為了一元錢卻花了100元,這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劃算的。有人向李嘉誠問起這件事情,他的解釋:“若我不去撿硬幣,它就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而我給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費。我覺得錢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費” 珍惜財富是一種品質,也是一種修養(yǎng),一種品德。記得小時候父輩們曾教育我們說:惜衣有衣穿,惜錢有錢用。所以節(jié)約是美德,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
五個名人家庭教育故事
一、夢想
阿姆斯特朗與母親的對話
孩子:“我想要跳到月亮上去。”
媽媽:“好呀,但是,別忘記回來喔!”
——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童年時與母親的一段對話。
二、包容
媽媽,我把咱們家燒了
“孩子,別害怕!為了科學研究,你就是把咱房屋全拆了,把咱田地全毀了,我也決不埋怨你。”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卡曼林·昂尼斯小時候一次做實驗把自家樓火不慎燒毀,十幾歲的他怕父母責罰躲到效外,父母找到他后第一句就是這么說的。
三、接納
你只是想得比較快而已
“你有點口吃,正說明了你聰明愛動腦,想的比說的快些罷了。”
——兒子從小就口吃,可母親說這算不了什么缺陷,甚至還表揚他。她要求兒子一切從自信開始,努力主宰自己的命運。這個口吃的男孩就是杰克.韋爾其,他長大成為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董事長,被稱為世界第一經理人。
四、堅信
他將來一定是位了不起的教授
“我的孩子沒有任何毛病,你們不了解,他不是發(fā)呆,而是在沉思。他將來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學教授。”
——母親帶小男孩到郊外去游玩,別的親友家的孩子,有的爬山,有的游泳,惟獨這個小男孩一人默默地坐在河邊,凝視著湖面。這時,親友們悄悄地走到他母親的身邊,認為男孩神經有毛病,趕快趁早帶他去醫(yī)院檢查。母親這樣回答親友的疑問。這個男孩就是愛因斯坦,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五、發(fā)現(xiàn)
他不是在搗亂,而是好奇
“你們不了解我的孩子,他非常聰明,他不是在搗亂,而是好奇。你們不懂得教育,我來親自教育他。”
——一個小男孩上小學時,對許多事物都好奇,看到氣球能在充滿氣之后飛上天,就找來一些發(fā)酵粉,動員想飛上天的同學來吃。不幸的是,吃了發(fā)酵粉的同學疼得在地上打滾。校長知道后,非常生氣:“又是你這個搗蛋大王,我把你開除了!”母親知道后常非氣憤表示學校不懂教育。并將孩子接回家,親自給他上課,鼓勵他搞實驗。這個男孩就是愛迪生,一生發(fā)明的項目,高達1628項。
名人教育子女小故事三則
1.司馬光教子節(jié)儉
司馬光系北宋大臣、史學家,他的一生不僅自己生活十分儉樸,更把儉樸作為教子成才的重要內容。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謹身節(jié)用。
他常說:“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卻“不敢服垢弊以矯俗于名”。他教育兒子說,食豐而生奢,闊盛而生侈。為了使兒子認識崇尚儉樸的重要,他以家書的體裁寫了一篇論儉約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強烈反對生活奢糜,極力提倡節(jié)儉樸實,并明確指出:古人以儉約為美德,今人以儉約而遭譏笑,實在是要不得的。他告誡兒子:“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
司馬光還不斷告誡孩子說:讀書要認真,工作要踏實,生活要儉樸,具備這些道德品質,才能修身、齊家,乃至治國、平天下。在他的教育下,兒子司馬康從小就懂得儉樸的重要性,并以儉樸自律。他歷任校書郎、著作郎兼任侍講,也以博古通今,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樸而稱謄于后世。
2.居里夫人的家教藝術
居里夫人原籍波蘭,后為法國的物理學家、化學家,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緊時間對子女進行早期教育,并能把握孩子智力發(fā)展的年齡優(yōu)勢。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兒不到1歲時,就讓她開始所謂的“幼兒智力體操”訓練,讓她廣泛接觸生人,到動物園看動物,讓她與貓玩;讓她到公園去看綠草、藍天、白云,看色彩絢麗的各種植物和人群;讓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點后,居里夫人又開始了一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孩子唱兒歌和講童話。再大些,就開始智力訓練和手工制作,如數(shù)的訓練,字畫的識別,彈琴、作畫、泥塑,讓她自己在庭園種植植物、栽花、種菜等,并抽出時間與她們散步,在散步時給她講許多關于植物和動物的趣事,如種子是怎樣在花里長成的、小老鼠和鼴鼠是怎樣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窩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從實物開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興趣。她還教孩子騎車、烹調等。全方位幼兒早期“智力體操”訓練,不僅使孩子增長了智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各種能力,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錘煉了性格。
3.馬克思教女之道
馬克思不僅是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理論家,也是一位非常慈祥的父親。他教育子女的方法不是一味說教,而是將正確的思想寓于生動的故事之中,通過故事啟發(fā)教育孩子。在女兒愛琳娜很小的時候,馬克思就給她讀完了荷馬的全部作品以及莎士比亞的許多劇作。有一次,愛琳娜被馬利亞特的航海故事所感動,盡管當時她還不懂船長是怎么回事,但卻被故事里的船長的事跡深深感動。她說,我也要去做一名“船長”。她問父親,自己是否也可以“扮一個男孩子”,并“偷偷逃走了去租一艘軍艦”。父親告訴她說,這當然是完全可以的,不過在計劃還沒有完全成熟之前,不應該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