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孩子不拿別人的東西
怎樣教育孩子不拿別人的東西,是很多家長關心的話題,下面學習啦小編收集了一些關于教育孩子不拿別人的東西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孩子拿別人的東西原因
(一)心理平衡動機:看到別的孩子有的東西,自己沒有,也想要。比如說兩個一起玩的孩子,其中一個孩子從爸爸那里得到一個玩具,另一個孩子沒法從大人那得到,于是就找機會“下手”,拿走伙伴的玩具。
(二)好奇心理:孩子看到?jīng)]見過的東西,出于好奇,拿走別人的東西。這主要體現(xiàn)在孩子拿走大人們的東西。比如說某個孩子看到老師把一塊手表放在桌子上,孩子拿來看了看,對手表的指針轉(zhuǎn)動很感興趣,于是趁老師不注意,就拿走了。
(三)環(huán)境影響:環(huán)境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父母或孩子身邊的長輩沒有良好的示范,比如說父母在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自己本身就有占別人小便宜,愛拿別人東西的習慣,這樣肯定會讓自己的孩子模仿。另外,孩子的同伴(特別是主要的伙伴)有愛拿別人東西的習慣,或者在他們的教唆下,孩子也會染上拿別人東西的不良習慣。
(四)心理缺陷:主要指家長對孩子的關愛程度和方式不當,于是孩子通過拿別人東西的方式來彌補心理缺陷。典型的例子是家長不給孩子零花錢或者給了孩子零花錢,而沒有對孩子的消費進行科學引導。對孩子如何花錢不聞不問。于是孩子就會出現(xiàn)“偷”父母的錢,或者“偷”超市商場里的東西的現(xiàn)象。極個別的孩子還認為“偷竊”是勇敢的表現(xiàn)。
對待孩子拿別人東西的錯誤做法
打罵不是好的態(tài)度。孩子最好不要打罵,特別是4歲~6歲是孩子心理年齡最重要的生成期,這個時期不要給孩子留下任何心理陰影,即使將來有可能借助自己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來緩解,但是那種陰影伴隨一生。如果孩子心理素質(zhì)很差,可能還會導致他沒有信心做任何事,或者不同群,無法與其他孩子打成一片,被孤立,這樣都是很不好的。有的父母認為只有“打”才是改正“偷竊”行為的最好對策。其實錯了,打得厲害,疏遠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他會感到更孤獨,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哪一個有“偷竊”行為的孩子是被父母責打后改掉的?相反,偷竊的行為非但沒有改掉,而且不敢回家,流浪在外,與社會上的浪子交往,被他們所利用,最后走入歧途,甚至會觸犯法律受到制裁。
講大道理不是科學的說教。很多父母或者老師多習慣于講“大道理”,比如對孩子說什么“私有物品不容侵犯”,“偷東西犯法”等等,這樣往往收效甚微。因為一方面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限,對法律、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了解和體驗甚少,講大道理無法引起他們的心理共鳴,自然就會把它當作“耳邊風”了。
對待孩子拿別人東西的正確做法
首先,要讓孩子樹立物權意識,學會理財。將孩子的東西與成人的東西區(qū)分開,孩子在需要使用家長的東西時,必須征求父母的同意。家長也要在使用孩子的物品時,征求孩子的意見。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并且引導他那些東西該買,那些不該買,學會理財和積蓄,避免孩子浪費和攀比。例如孩子想要一個漂亮的書包,可以告訴他自己攢錢買一個,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慢慢地學會存錢,學會珍惜來之不易的東西,同時也有助于理解他人的東西對別人的重要性。
其次,父母老師要言傳身教,做好模范作用??梢越o孩子收集和講一些與這方面有關的正面和反面的事例、故事等等。當然,父母老師一定不能有小偷小摸的占便宜行為,正如俗語所說“上梁不正下梁歪”。
再次,對孩子的需要適度滿足?,F(xiàn)在的家庭對孩子的需要往往滿足過度,從而讓孩子造成這樣一種思維習慣:我想要就能有,我想要就得有。孩子的需要如果不能滿足,就會出現(xiàn)“強占”或“私拿”,這是孩子思維的一個誤區(qū)。因此在滿足孩子的需求時,不能一味地全部滿足,有些要求可以讓孩子通過努力去實現(xiàn)。平時要多詢問孩子的想法,順勢引導,而不是單一的滿足孩子任何的要求,否則只會惡化孩子的占有欲望。
第三,讓孩子樂于與家長交流。平時多一些跟孩子的對話,及時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對待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要保持一種冷靜的態(tài)度,讓孩子樂于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切忌暴跳如雷地訓斥。用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孩子最多知道這件事讓父母特別生氣,下次不能做,或者下次不能讓他們知道。心平氣和但態(tài)度堅決才會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明天你一定要還回去”、“你如果再不還,我會幫你去還,那樣你愿意嗎”?這樣的話語是無法讓孩子接受的。這個年齡的孩子自尊心已經(jīng)很強了,他會考慮自己的面子,會在乎別人的看法。我們可以先跟失主溝通,請求別人的諒解,再陪著孩子去歸還東西、致歉。
最后,家長對孩子的發(fā)展要有正確的判斷。有的家長在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后,認為孩子的行為是“偷”,這就是以成人的心理判斷孩子的行為是“故意”的,而孩子這時的行為往往是“無意”的。而在家長提醒后孩子還不改,就判斷為“故意”,如果想通過一次教育就糾正孩子的行為,那教育不就太簡單了嗎?要對孩子的心理成熟水平有一個正確的判斷,才能使家長站在孩子角度,理解并解決問題。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