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式枧水粽怎么做
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現(xiàn)在就跟著學(xué)習(xí)啦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廣式枧水粽的做法吧。
廣式枧水粽的做法
廣式枧水粽的材料準(zhǔn)備
廣式枧水粽的步驟
1.糯米洗凈浸泡5小時;
2.撈出糯米,瀝干水;
3.瀝干水的糯米放入一個大盤子中,加入枧水拌均,糯米顏色漸漸變黃,加入白砂糖拌均;PS:不放糖就蘸著吃;
4.粽葉、蒲葦浸泡一個晚上,洗凈,瀝干水;
5.粽葉折成不漏的漏斗形狀;
6.放入拌均好的糯米;PS:九成滿。
7.包裹好粽子;
8.用蒲葦捆綁結(jié)實;
9.包好的粽子,用剪刀剪去多余的粽葉、蒲葦;
10.粽子放入壓力鍋,加適量水,水要浸過粽子,煲約40分鐘即可;PS:普通鍋要煲1小時以上;
11.煮好的粽子,可以吃冷的也可以吃熱的,如果包粽子時候沒有放糖,可以蘸白砂糖、蜂蜜等吃。
粽子的古代制作方法
漢代,粽子是“蘆葉裹米”;到了西晉,變成了“菰葉裹黏米,雜以粟”。
后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shù)》中記載更為詳細:
《食經(jīng)》曰:“粟黍法:先取稻,漬之使釋。計二升米,以成粟一斗,著竹內(nèi),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繩縛。其繩相去寸所一行。須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間,黍熟。”
經(jīng)過40萬年的春秋更迭,進入石烹時代,先人們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這就像粽子。
到了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
“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櫚葉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jié)物相饋送?;蜓詾榧狼鞔送督燥曭札堃?。”
可見,明朝的時候,糯米已經(jīng)成為粽子的主要原料。
猜你感興趣:
1.煮堿水粽子的方法
4.廣式月餅的做法
5.怎么包粽子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