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葉根的功效與作用
白背葉根,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白背葉Mallotus apelta(lour.)Muell.~Arg.的根。分布于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廣西、廣東、海南、貴州、云南等地。下面就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白背葉根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白背葉根的功效和作用:
用于肝炎腸炎,淋濁,帶下,脫肛,子宮下垂,肝脾腫大,跌打扭傷。
白背葉根的相關配伍
治痢疾,腸炎:白背葉根、地錦草各34g,焦山楂15g,煎服。(《安徽中草藥》)
治淋濁:①白背葉根12g,七指檳榔根30g。煎水服。
?、诎妆橙~根15g,茯神12g,茯苓9g。煎水空腹服。
白背葉根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研末撒,或浸酒搽,或煎水洗。
白背葉根的炮制
采集加工炮制方法
9~10月采收,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干。
白背葉根的生理特性
白背葉,直立灌木或小喬木,高1.5~3m。小枝、葉柄和花序均被白色或微黃色星狀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8cm,密被白色星狀毛;葉闊卵形,長4.5~23cm,寬3.5~16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平或短截形或略呈心形,具2腺點,全緣或頂部3淺裂,有稀疏鈍齒,上面綠色,被星狀柔毛或近無毛,背面灰白色,密被星狀絨毛,有細密紅棕色腺點;掌狀脈3條?;▎涡援愔?雄花序為不分枝或分枝的穗狀花序,頂生,長15~30cm,被黃褐色絨毛;雄花簇生;具短?;蚪鼰o梗;萼3~6裂,裂片卵形,不等長,外面被密毛,內面有紅色腺點。鑷合狀排列;無花瓣;花盤無腺體;雄蕊多數,花絲分離,花藥2室;雌穗狀花序不分枝,頂生或側生,略比雄花序短,約15cm,果時圓柱狀;雌花單生;無柄;花萼鐘狀,3~5裂,裂片卵形,長3~4mm,外被星狀絨毛;無花瓣;子房有軟刺,刺上密生星狀柔毛,3~4室,花柱3,短,基部連合,被皮刺及稠密星狀毛。果序圓柱形,長2.5~15cm以上,直徑2~3cm;蒴果近球形,密被羽狀軟刺和灰白色或淡黃色星狀絨毛,軟刺長2~6mm,種子近球形,黑色,光亮?;ㄆ?~7月,果期8~11月。
白背葉根的生長環(huán)境
生于山坡路旁灌叢中或林緣,分布于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廣西、廣東、海南、貴州、云南等地。
白背葉根的相關論述
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舒肝活血,清熱去濕。主治慢性肝炎,脾臟腫大,腸炎腹瀉,脫肛,子宮下垂。”
2.《廣西中草藥》:“散瘀消腫,止血止痛。主治白帶,淋濁,疝氣,產后風癱,刀傷出血,瘡癤。”
3.《全國中草藥匯編》:“柔肝活血,健脾化濕。主治肝脾腫大,妊娠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