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砂仁的作用與功效
砂仁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陽春砂或者縮砂或者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實,7至8月間果實成熟時采收,低溫焙干,用時打碎,下面就由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砂仁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砂仁的功效和作用
化濕行氣
用于濕阻中焦及脾胃氣滯證。本品辛散溫通,善于化濕行氣,為醒脾和胃的良藥。若濕濁內(nèi)阻,中氣不運,見脘腹脹滿、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者,常與蒼術(shù)、厚樸、白豆蔻等配伍。如脾虛氣滯者,配黨參、白術(shù)等,如香砂六君子丸。
溫中止瀉
用于脾胃虛寒吐瀉。以其能化濕行氣而調(diào)中止嘔,溫脾止瀉,可單用研末吞服,或與干姜、附子等藥同用。
理氣安胎
用于妊娠惡阻,胎動不安。本品能行氣和中而安胎。妊娠中虛氣滯而致嘔吐、胎動不安者,可與白術(shù)、蘇梗等配伍。
化骨哽
《本草綱目》載有:“化鋼鐵骨硬”化骨食草木藥及方土煉三黃皆用之,雖不知真性何以能治此物也,但臨床屢用屢驗。可供參考。
砂仁:辛,溫。歸脾、胃、腎經(jīng)。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功效。用于濕濁中阻,脘痞不饑,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溫腎下氣
砂仁辛散性溫,香而能竄,和合五臟沖和之氣,有下氣歸源之功,故可治療奔豚,虛火上浮之疾病。
中藥砂仁的應(yīng)用
用于濕濁困脾之證
本品氣味芳香,善入脾胃,長于化濕醒脾,行氣和胃,溫中散寒,為化濕行氣,醒脾和胃之良藥。適用于濕濁阻中,脘腹脹痛,食少納呆,嘔吐腹瀉之證 。常與白豆蔻等化濕藥同用,以增強化濕行氣之效。而本品又長于行氣溫中,故對于寒濕氣滯者尤宜。若寒濕內(nèi)阻,脘腹脹悶冷痛,食少腹瀉,常與草豆蔻、干姜等溫中、化濕藥配伍 。若脾胃氣滯,脘腹脹滿作痛,常與木香、枳實等行氣除脹止痛藥配伍。若脾虛氣滯,食少納差,脘腹脹悶,常與補氣健脾藥配伍,如《張氏醫(yī)通》香砂六君子湯,以之與人參、白術(shù)等藥同用。
用于脾胃虛寒之吐瀉
本品善于溫脾曖胃,利氣快膈,并能止嘔、止瀉,故適用于脾胃虛寒之吐瀉證。治中焦虛寒,胃氣上逆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呃逆者,常與干姜、半夏等溫中止嘔藥配伍。治脾胃虛寒,清濁不分,腹痛泄瀉者,可單用,如《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 》縮砂散,以本品為末拌豬肚服,治小兒滑瀉,脫肛;也常與白術(shù)、干姜等溫脾藥配伍。若治濕傷脾胃、升降失職,吐瀉腹痛,本品又能化濕醒脾,止吐止瀉,常與藿香、半夏、木瓜等化濕和中、降逆止嘔之品配伍。
砂仁的配伍應(yīng)用
配蔻仁,砂仁香竄而氣濁,散寒力較大,功專于中下二焦,暖胃燥濕,引氣歸元(腎),適宜于寒濕積滯,寒瀉冷痢,又有安胎作用;白蔻仁芳香而氣清,溫燥之性較差,功專于上中二焦,和胃止嘔,適宜于濕濁阻胃之嘔噦、嘔逆,并能宣通肺氣。兩藥配用、宣通三焦氣機,芳香化濁,醒脾和胃,行氣止痛,俱能治濕濁內(nèi)蘊,胃呆納少,氣滯胸悶,脘腹脹痛,反胃嘔吐等證。
配青陳皮,砂仁辛香性溫、有醒脾和胃,行氣寬中之效。青皮性猛,偏于疏肝破氣,消積化滯;陳皮性緩,偏于健脾行氣,燥濕化痰。二藥合用,理氣止瀉,治脾胃氣滯,胸腹脹滿,消化不良及濕阻脾胃之泄瀉,痢疾。
配佩蘭,砂仁香濃氣濁,燥濕之性較強,有化濕醒脾、行氣寬中,安胎之效。佩蘭氣味芳香,功專清肺開胃,化濕悅脾,理氣之功為要。兩藥配用,芳香悅脾,可用治濕阻氣郁,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胸腹脹滿,治胎動不安等證。
配冬葵,冬葵子有催乳之功,可有滑腸作用,配砂仁行氣和胃、可增進食欲、加強營養(yǎng)吸收。故兩藥配用,有行氣下乳之效,可治乳少氣滯脹滿疼痛諸證。
配熟地,砂仁行氣調(diào)中,醒脾開胃,又助消化,并能引氣歸腎,兼有溫腎安胎作用;熟地補血生精,滋腎養(yǎng) 肝,久服易膩嗝,宜用砂仁拌(或佐用少許砂仁)。兩藥配 用,砂仁既免除熟地滋膩礙胃之弊,又可引熟地歸腎,此 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