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間故事
潮汕民間故事
潮汕民間故事 湘橋春漲
在潮州古城東門外.橫跨浩瀚的韓江,居閩粵交通要津,以其“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獨特風(fēng)格與趙州橋、洛陽橋、蘆溝橋并稱中國四大古橋,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yù)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廣濟(jì)橋,俗稱湘子橋,宋乾道七年〔1171)太守曾汪創(chuàng)建,初為浮橋,由八十六只巨船連結(jié)而成,始名“康濟(jì)”。淳熙元年〔1174),浮橋被洪水沖垮,太守常緯重修之,并“創(chuàng)杰閣于西岸”,開始了西岸橋墩的筑建,至紹定元年(1228)歷五十四年間,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孫叔謹(jǐn)?shù)忍叵嗬^增筑,完成了十個橋墩的建造。其中又以淳朝+六年(1189),太守丁允元建設(shè)的規(guī)模最大、功績最著而改稱西橋為“丁公橋”,紹熙五年(1194),太守沈宗禹“皤石東岸”,筑“蓋秀亨”,并稱東橋為“濟(jì)川橋”,接著,太守陳宏規(guī)、林會相繼增筑,至開禧二年(1206),歷時十二年,建成橋墩十三座。東西橋建起來后,中間仍以浮舟連結(jié)之,形成了梁橋與浮橋相結(jié)合的基本格局。宋末至元代,廣濟(jì)橋又有諸多興廢,明宣德十年(1435),知府王源主持了規(guī)??涨暗?ldquo;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為十墩九洞,計長四十九丈五尺;東岸為十三激十二桐,計長八十六丈;中空二十六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為浮橋”,并于橋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間”,更名為“廣濟(jì)橋”.正德八年〔1513),知府譚倫又增一墩,減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甘四圳”的獨特風(fēng)格。清雍正二年(1724),知府張自謙修廣濟(jì)橋,并鑄鉎牛二只,分置西橋第八墩和東橋第十二墩,意在“鎮(zhèn)橋御水”。道光二十二的年(1842)洪水,東墩鉎牛墜人江中。故有民謠云:“潮州湘橋好風(fēng)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樓臺甘四樣,二只鉎牛一只溜”。
潮汕民間故事 韓祠橡木
跨過廣濟(jì)橋,迎面便是蜿蜒起伏的筆架山,山上巖石層疊,蒼松翠柏,濃蔭蔽日,沿中峰石階直上山腰,莊嚴(yán)靜肅的韓文公祠便聳立在眼前,這里便是“韓祠橡木”的勝地。
筆架山原名雙旌山,因形似筆架遂稱筆架山。韓文公祠位于筆架山中峰的雙旌石下。相傳韓愈貶任潮州刺史時,常登此山,筑亭游覽,并親手植下橡樹。后人敬仰韓公,將筆架山稱為“韓山”,將亭稱為侍郎亭”。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軍州事丁允元認(rèn)為韓公嘗游于此并手植橡木,韓公之祠應(yīng)遷建于此,所以將城南七里的韓文公祠遷至今址。韓文公祠的建筑簡樸雅致,墻壁全是水磨磚砌成,祠內(nèi)分前后十進(jìn),并帶兩廊,后進(jìn)升高七尺,有石階可登,正中供韓愈塑像。祠內(nèi)石柱多刻對聯(lián),四壁環(huán)立歷代碑刻四十面,詳載韓愈貶潮史跡和該祠興廢情況。
相傳當(dāng)年韓愈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據(jù)宋札部尚書王禮大寶《韓木贊》的描寫,橡樹形如華蓋,遮蔽屋檐,其外皮作魚鱗狀,葉細(xì)而長,葉脈凸起,作棱角狀,春夏之交開花,紅白相間,甚是美麗。但花不常開,潮州人崇尚韓愈,以至效祥于他手植的這棵橡木。“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甚至《潮州府志》有“乾隆九年詞堂橡木花,科名大盛”的記載。于是,祠吊先哲,木卜科名,“韓祠橡木”便成了潮州八景之一。
潮汕民間故事 金山古松
金山屹立于城北韓江之濱,高約四十余米,狀如覆釜,為潮州古城后枕,與西面的葫蘆山,東面的筆架山形成潮城的三面屏障。
金山古松,原名馬丘松翠。因宋末摧鋒寨正將馬發(fā),率領(lǐng)潮州人民奮起抗擊元兵侵潮,后元將收買南門巡檢黃虎子為內(nèi)應(yīng),攻陷潮州城,馬烏發(fā)“收殘卒百余人入保子城(即金山)。度不可為,令妻子自縊死,發(fā)自鴆”,滿門殉節(jié),全城人民在元兵屠城過程中幾遭殺盡。后人為紀(jì)念馬發(fā)和潮州人民抗元,在金山上修筑馬發(fā)墓,并植蒼松翠柏,以喻高風(fēng)亮節(jié)。鄭蘭枝有詩贊道:
金山北枕起高峰,萬古凝蔭一棵松。矗矗凌云懸百尺,青青耐霄度三冬。
鳳亭積翠飛層堞,虎石攻濤逐晚鐘。長峙海邦標(biāo)勁節(jié),滿林秋色入望濃。
唐代的刺史公堂和宋代的州衙均設(shè)于金山麓。宋大中祥年間(1008-1016年)潮州知軍州事王漢見其“山之形勝萬態(tài)”。于是斬荊棘,興土木,開路徑,建荔枝亭、鳳凰亭、初陽亭、西暉亭,辟獨秀峰、初陽頂、望賢石,顯石崗諸景。歷代又不斷修葺并于崖石之上摩刻詩詞記事,使金山成為游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