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兒童故事
一次曹操的馬鞍在倉庫被老鼠咬了,守衛(wèi)倉庫的官吏們認為這下必死無疑,商議著要把自己綁了去自首,但還是很害怕免不了死罪。曹沖為人仁厚,通情達理,知道了這件事后,就讓他們先等幾天。曹沖拿刀弄破自己的衣服,看起來像是被老鼠咬破的,又假裝很失意,臉上顯現(xiàn)出發(fā)愁的樣子。曹操見了問他,他就說:“世俗的人認為衣服被老鼠咬破,對衣服的主人不吉利,現(xiàn)在我的衣服也被咬了,所以發(fā)愁。”曹操說:“這是胡說,不要擔心。”不久曹操聽說了馬鞍被咬的事,就笑著說:“我兒子的衣服就放在身邊都被咬了,何況是掛在柱子上的馬鞍。”于是沒有追究這件事。還有很多犯下罪過的人,按照刑法應該被處死,都依靠曹沖的辯解得到了寬大處理。
聰明兒童故事 2
孔融十歲那年隨父親到達京城洛陽。當時,著名的士大夫李膺也在京城,如果不是名士或他的親戚,守門的人一般是不通報的??兹谥挥惺畾q,想看看李膺是個什么樣的人,就登門拜訪。他對守門人說: “我是李膺的親戚。” 守門人通報后,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么親戚關系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于周禮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后來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府第,賓客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他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聰明長大后就不一定聰明了)孔融立即反駁道:“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那么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無話可說。李膺大笑,說:“高明必為偉器。”(你這么聰明將來肯定能成大器)
聰明兒童故事 3
司馬遹五歲時,傍晚皇宮失火,司馬炎登樓了望,小司馬遹拖著爺爺的衣裾來到暗處。司馬炎不解,問何以如此,司馬遹答道:“暮色倉猝,宜備非常,不宜令照見人君也。”他的回答令爺爺稱奇。此后,司馬炎在公開場合贊許孫子頗似先祖司馬懿,并強調說:“此兒當興我家。”于是,司馬遹的美名在國家傳播開來。
聰明兒童故事 4
東越的閩中地區(qū)有一座庸嶺,山高幾十里,嶺西北山洞里有一條大蛇,七八丈長,十幾圍粗.當地人常常害怕它。東冶郡都尉及屬縣的縣吏也有不少被它傷害死的。于是人們用牛羊去祭祀,但照樣得不到保佑。或者托夢給人,或者下告巫祝,說蛇要吃十二三歲的女孩子。都尉和縣官都為這件事大傷腦筋??墒谴笊哐龤庠斐傻臑暮Σ⒉灰虼送O?。大家一起尋找家生女婢和犯罪人家的女孩,先把她養(yǎng)著,等八月初祭期一到,就把她送到大蛇洞口。大蛇一出洞就吞吃了小女孩。接連好多年都是這樣,已經斷送了九個小女孩的生命。東越閩中有庸嶺,高數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長七八丈,大十余圍。土俗常懼。東冶都尉及屬城長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福?;蚺c人夢,或下諭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長并共患之。然氣厲不息。共請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養(yǎng)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嚙之。累年如此,巳用九女。
這一年,又在預先尋求招募祭蛇用的小女孩,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將樂縣李誕家里有六個女兒,沒有兒子。小女兒名叫李寄,想自愿去應招。父母不同意。李寄說:“爹媽的命相不好,只生了六個女兒,連一個兒子也沒有,雖說有后代,卻和沒有一樣。我沒有緹縈那種能給父母解救苦難的力量,既然不能供養(yǎng)雙親,只是白白地浪費衣食。活著沒有什么益處,倒不如早點死掉。賣掉我還可以得到一點錢,拿來供養(yǎng)爹媽,難道不好嗎!”父母疼愛孩子,始終不允許她去應招。李寄偷偷地一個人溜走了,父母制止不了。
爾時預復募索,未得其女。將樂縣李誕,家有六女,無男。其小女名寄,應募欲行。父母不聽。寄曰:“父母無相,惟生六女,無有一男,雖有如無。女無緹縈濟父母之功,既不能供養(yǎng),徒費衣食,生無所益,不如早死。賣寄之身,可得少錢,以供父母,豈不善耶!”父母慈憐,終不聽去。寄自潛行,不可禁止。于是李寄就向官府請求賜給鋒利的寶劍和咬蛇的獵狗。到了八月初祭那天,她便帶上劍,牽著狗,來到廟中坐下。她預先用幾石米拌上蜜糖,做成糍粑,放在蛇洞口。大蛇爬出洞外,頭大得象個圓頂糧屯,眼睛象兩面二尺闊的銅鏡子。蛇聞到糍粑的甜香氣味,就先大口吞食起來。李寄立即放出獵狗,那狗沖上前去咬大蛇。李寄又從后邊用寶劍砍傷了蛇幾處。蛇受不了傷口劇痛,就猛然躍了出來,竄到廟中院子里死掉了。李寄進洞一看,發(fā)現(xiàn)九具女孩留下的頭骨。她從洞中把這些頭骨全拿出來,痛惜地說:“你們這些人軟弱膽小,結果被蛇吃掉了,真值得憐憫啊!”說完,李寄就緩步回家去了。
寄乃告請好劍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詣廟中坐,懷劍將犬。先將數石米糍,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頭大如囷,目如二尺鏡,聞糍香氣,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嚙咋,寄從后斫得數創(chuàng)。瘡痛急,蛇因踴出,至庭而死。寄入視穴,得九女髑髏,悉舉出,咤言曰:“汝曹怯弱,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乃緩步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