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備成語故事
“南柯一夢”這則成語的南柯是南面的大樹枝。
這個成語來源于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唐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寫淳于棼醉后夢入大槐安國,官任南柯太守,二十年享盡榮華富貴,醒后發(fā)覺原是一夢,一切全屬虛幻。后人因此用“南柯一夢”借喻世間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場空夢?,F(xiàn)在常比喻為一場空歡喜。
相傳唐代有個姓淳于名棼的人,嗜酒任性,不拘小節(jié)。
一天適逢生日,他在門前大槐樹下擺宴和朋友飲酒作樂,喝得爛醉,被友人扶到廊下小睡,迷迷糊糊仿佛有兩個紫衣使者請他上車,馬車朝大槐樹下一個樹洞馳去。但見洞中晴天麗日,另有世界。車行數(shù)十里,行人不絕于途,景色繁華,前方朱門懸著金匾,上書“大槐安國”,有丞相出門相迎,告稱國君愿將公主許配,招他為駙馬。
淳于棼十分惶恐,不覺已成婚禮,與金枝公主結(jié)親,并被委任“南柯郡太守”。淳于棼到任后勤政愛民,把南柯郡治理得井井有條,前后二十年,上獲君王器重,下得百姓擁戴。這時他已有五子二女,官位顯赫,家庭美滿,萬分得意。
不料檀蘿國突然入侵,淳于棼率兵拒敵,屢戰(zhàn)屢敗;金枝公主又不幸病故。淳于棼連遭不測,辭去太守職務(wù),扶柩回京,從此失去國君寵信。他心中悒悒不樂,君王準(zhǔn)他回故里探親,仍由兩名紫衣使者送行。車出洞穴,家鄉(xiāng)山川依舊。淳于棼返回家中,只見自己身子睡在廊下,不由嚇了一跳,驚醒過來,眼前仆人正在打掃院子,兩位友人在一旁洗腳,落日余暉還留在墻上,而夢中經(jīng)歷好像已經(jīng)整整過了一輩子。
淳于棼把夢境告訴眾人,大家感到十分驚奇,一齊尋到大槐樹下,果然掘出個很大的螞蟻洞,旁有孔道通向南枝,另有小蟻穴一個。夢中“南柯郡”、“槐安國”,其實原來如此!
初中生必備成語故事 南轅北轍
“南轅北轍”這則成語的轅是車杠;轍是車輪在路上留下的痕跡。轅向南轍向北,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結(jié)果離目標(biāo)越來越遠(yuǎn)。
這個成語來源于《戰(zhàn)國策.魏策四》,今者臣來,見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yuǎn)耳。
戰(zhàn)國后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風(fēng)塵仆仆趕來求見安厘王,勸阻伐趙。季梁對安厘王說:“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見一個人坐車朝北而行,但他告訴我要到楚國去。
楚國在南方,我問他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說:‘不要緊,我的馬好,跑得快。’我提醒他,馬好也不頂用,朝北不是到楚國該走的方向。那人指著車上的大口袋說:‘不要緊,我的路費多著呢。’我又給他指明,路費多也不濟事,這樣到不了楚國。那人還是說:‘不要緊,我的馬夫最會趕車。’這人真是糊涂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對,即使馬跑得特別快,路費帶得特別多,馬夫特別會趕車,這些條件越好,也只能使他離開目的地越遠(yuǎn)。
”說到這兒,季梁把話頭引上本題:“而今,大王要成就霸業(yè),一舉一動都要取信于天下,方能樹立權(quán)威,眾望所歸;如果仗著自已國家大、兵力強,動不動進(jìn)攻人家,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個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樣,只能離成就霸業(yè)的目標(biāo)越來越遠(yuǎn)!”
魏安厘王聽了這一席話,深感季梁給他點明了重要的道理,便決心停止伐趙。
以上史事,形成成語“北轅適楚”,后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習(xí)慣說作“南轅北轍”,并引申出另一個成語“背道而馳”,意義和“南轅北轍”相同。
初中生必備成語故事 鳥盡弓藏
“鳥盡弓藏”這則成語的意思是鳥給打光了,打鳥的彈弓就被收藏起來。比喻事成之后,功臣被廢棄或遭害。
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越世家》,蜚(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春秋末期,吳、越爭霸,越國被吳國打敗,屈服求和。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任用大夫文種、范蠡整頓國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使國家轉(zhuǎn)弱為強,終于擊敗吳國,洗雪國恥。吳王夫差兵敗出逃,連續(xù)七次向越國求和,文種、范蠢堅持不允。夫差無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營中,信上寫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獵狗沒有用處了,就被殺了煮肉吃;敵國滅掉了,為戰(zhàn)勝敵人出謀獻(xiàn)策的謀臣沒有用處了,就被拋棄或鏟除。兩位大夫為什么不讓吳國保存下來,替自已留點余地呢?”文種、范蠡還是拒絕議和,夫差只好拔劍自刎。
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在吳宮歡宴群臣時,發(fā)覺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邊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為范蠡投湖自殺了。
可是過了不久,有人給文種送來一封信,上面寫著:“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滅掉了,謀臣就被廢棄或遭害。越王為人,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大夫至今不離他而去,不久難免有殺身之禍。”文種此時方知范蠢并未死去,而是隱居了起來。
他雖然不盡相信信中所說的話,但從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踐疑忌。一天勾踐登門探望文種,臨別留下佩劍一把。文種見劍鞘上有“屬樓”二字,正是當(dāng)年吳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殺的那把劍。他明白勾踐的用意,悔不該不聽范蠡的勸告,只得引劍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