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論文(2)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論文篇二
[摘 要]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理論性比較強,學生學習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將抽象的理論與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做到哲學教學應聯(lián)系自然科學實際,應聯(lián)系文史知識實際,應聯(lián)系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應聯(lián)系學生身邊實際。
[關鍵詞] 哲學;教學方法;自然科學;文史知識;路線;方針;政策;學生實際
Study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Marx doctrine philosophy "," teaching method
Li Ke-q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of Tongren University Guizhou Guizhou Tongren 554300)
Abstract: Marx's principles of Marxist philosophy theory is relatively strong, difficult students,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should be the abstract theory and concrete practice, enrich the cont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so teaching philosophy of natural science should contact the actual practical knowledg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contact; contact the party's line, principles, policies should be; students around the actual contact
Keywords: philosophy;teaching methods;natural science;humanities knowledge;route;guidelines;policies;students practica
2007年版的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馬克思主義原理》)已正式開始使用。本教材根據(jù)深入改革開放的實際,經(jīng)過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四次修訂,突出了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教育性與知識性相結合、整體性與針對性相結合的原則,而其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部分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學生對哲學理論的把握、對知識點的運用有一定的難度,因而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深入淺出、循序漸進。
一、哲學教學應聯(lián)系自然科學實際
哲學是對各門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一方面,它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并可以由各門具體科學加以證明;另一方面,它又為各門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指導。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掌握的自然科學知識,有助于無可辯駁地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真理性,從而大大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可信度。例如,在解釋量變質變原理時,量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由數(shù)量的變化引起質變;另一種是由于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間排列秩序和結構形式上的變化而引起質變。因此,我們可以用化學中的“同分異構體”的概念來說明。所謂同分異構體,就是指化學分子式相同,而結構式不同,進而其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也不相同的事物。例如,甲醚和乙醇(酒精),它們每個分子中所包含的都是兩個碳(C)原子、六個氫(H)原子和一個氧(o)原子,分子式都是“C2H6o”,但是由于這些原子之間排列秩序不同,即結構方式不同,就形成了兩種不同的化合物(見下圖),在常溫標準大氣壓下,甲醚是氣體,幾乎不溶于水,乙醇是液體,能以任何比例與水混合,因此,它們的化學性質也不相同。這就說明事物在空間排列秩序和結構形式上的變化會引起質變,所以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既要注意事物數(shù)量的變化,還要注意事物在空間排列秩序和結構形式的變化。
二、哲學教學應聯(lián)系文史知識實際
哲學教學,不但要聯(lián)系自然科學實際,還要聯(lián)系文史知識實際,例如,在解釋唯物辯證法辯證否定原理時,即事物的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就可以用到歷史課上學過的“1789-1794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1789-1794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經(jīng)過了三次武裝起義、四次革命與反革命的曲折斗爭,才最終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權。(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武裝起義,攻占了巴士底獄,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建立國民自衛(wèi)軍。(2)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 中途被識破押回巴黎, 君主立憲派主張維持現(xiàn)狀,保留王政, 路易十六批準立憲派制定的憲法(1791憲法),建立了立憲派統(tǒng)治;1792年4月,法國抗擊外來武裝干涉的戰(zhàn)爭開始,路易十六的反革命面目暴露,立憲派的保守妥協(xié)態(tài)度愈加不得人心;于是,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裝起義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憲派的統(tǒng)治,建立了吉倫特派政權,并于1793年1月21日,處死了路易十六。(3)1793年2-3月,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組成反法聯(lián)盟,武裝干涉法國;同時,法國國內發(fā)生大規(guī)模王黨叛亂,在革命處于危急的時刻,巴黎人民于5月31日至6月2日發(fā)動第三次起義,推翻了吉倫特派統(tǒng)治,建立雅各賓派專政。(4)雅各賓新政權面臨嚴峻局面,被推翻的吉倫特派在許多地區(qū)煽起武裝叛亂,于是雅各賓派實行“恐怖”統(tǒng)治;1794年6月,國內反對“恐怖”統(tǒng)治的勢力得到加強,并于1794年7月發(fā)生熱月政變,推翻了雅各賓派專政,從此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這中間經(jīng)過革命和反革命、復辟和反復辟的長期復雜的斗爭,才使資本主義制度在法國確立。由此可見,資本主義戰(zhàn)勝封建主義尚且如此,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事物的發(fā)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即事物總是向前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歷史的必然。 三、哲學教學應聯(lián)系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加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是高校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之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們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jù),黨的每一個路線、方針、政策無不包含了豐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以黨的基本路線為例,它包含著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以及抓主要矛盾、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tǒng)一等一系列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又如,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又要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既要反左,又要防右,但主要是反左”的思想等。也都閃耀著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因此,哲學教學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結合,可以教育學生用哲學觀點更高層次地去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四、哲學教學應聯(lián)系學生的身邊實際
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學習理論的目的就是要把理論當做銳利武器,去觀察、分析和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理論一旦脫離實際,就會失去其生命力。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就在于它對人們的實踐活動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例如,由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那么啟發(fā)同學們分析:“現(xiàn)實生活中是否有些時候沒有矛盾?是否有些地方?jīng)]有矛盾?”同學們經(jīng)過一會的思考,回答說“沒有!”于是就進而得出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必須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必須全面分析事物,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這一結論。同時,生活中的這些矛盾是否都是均衡的呢?當然不是,有些主要、有些次要。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諸多矛盾,但主要還是教與學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我們必須努力學好各門功課,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我們順理成章地得出矛盾有主次之分這一哲學命題,進而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tǒng)一”。通過分析,大家不僅對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提高了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哲學教學中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方法,能使抽象的哲學理論變得具體生動,不僅有利于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而且能大大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參考文獻:
[1]何虎生.近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新進展.教學與研究,2005(4).
[2]劉新軍.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與研究的方法論原則初探,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7(6).
[3]王學靜.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多樣化教學模式研究――案例分析教學法探析.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6).
[4]王學靜.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多樣化教學模式研究――圖解式教學法探析,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8).
[5]劉澤倫.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研究生教育研究,2001(3).
基金項目:銅仁學院校級特色重點學科(教育學)資助。
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論文”的人還看了: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論文(2)
上一篇:馬克思哲學的基本問題論文
下一篇:人與自然的哲學反思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