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人的別稱
古代老人的別稱
我國是禮儀之邦,素有尊老敬老之風(fēng)俗,而老年人的別稱也頗多,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整理的古代老人的別稱,歡迎閱讀!!!
古代老人的別稱
老蒼:謂頭發(fā)蒼白的老人。杜甫《壯游詩:“脫略小時輩,結(jié)交皆老蒼。”
花甲:指六十歲的老人。《唐詩紀(jì)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環(huán)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七十歲的老人。杜甫《曲江》詩:“清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指八十、九十歲的老人?!抖Y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日耄。”
期頤:指一百歲的老人?!抖Y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
老宿:年老而在學(xué)藝上有造詣的人。如文壇老宿。汪啟淑《鹿菲子小傳》:“黃景仁著有《浮相斌》,老宿咸稱之。”
老先生:年高學(xué)博者之稱。《史記·賈誼傳》:“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力為之對。”
老父:對老年人的尊稱?!稘h書·張良傳》:“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老丈:對老年男人的尊敬之稱號?!斗Q謂錄》卷三十二引《孫公談圃》:“周孟陽春卿,英廟官僚也。圣眷素隆,書簡以老丈稱之。”
老子:老人自稱。《晉書·庚亮傳》:老子于此處興復(fù)不淺。
老夫:老人自稱?!抖Y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稱曰老夫。”
老身:老人自稱?!侗笔?middot;穆崇傳》:“老身二十年待中。”
老拙:老人自謙之稱。蘇軾《章質(zhì)夫寄惠崔徽真》詩:“卷贈老夫驚老掘。”
老朽:老人自謙之稱。蘇軾《與馮祖仁書》:“辱箋教累幅,文義粲然,禮意謙重,非老朽所敢當(dāng)。”
老驥:老年人自喻。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古代老人年齡稱謂
古代,對老人年齡有一些特定的稱呼,如:五十歲稱為“艾”;六十歲稱為“耆”,進(jìn)入老之境,免服勞役;
七十歲稱為“耄”,白發(fā)蒼蒼之意;
八十歲稱為“耋”老態(tài)龍鐘;
九十歲稱為“鮐”,老人背上生斑似鮐魚背;百歲稱為“期頤”,意為飲食起居期待子孫奉養(yǎng)照顧。
把百歲老人稱為“壽星”,把“壽星”出現(xiàn)視為人世盛事,崇為“人間祥瑞”。
西漢王褒在《四子講德論》中曰:“今海內(nèi)樂業(yè),朝廷淑清,天符既章,人瑞又明。”《舊唐書·鄭肅傳》中也稱年壽持齋的人為“人瑞”。所以,那時地方長官都要注意調(diào)查,掌握百歲老人的情況,上報朝廷獎賜、表彰。在《禮記·典禮》中載,20歲以后的成年人,對于年齡比自己大5歲者,走路時要讓其先行;對于比自己大10歲者,要作兄長對待;年齡比自己大一倍者,則要作為父輩敬重。長輩如有所問,要以禮相待,謙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