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感動中國的觀后感5篇
有關感動中國的觀后感5篇
《感動中國》是一個不一樣的節(jié)目,它能讓我們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淚下,觸動著我們的心靈,下面是學習啦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有關感動中國的觀后感
今年55歲的陳玉蓉,是湖北武漢一位平凡的母親,她的兒子葉海濱13歲那年被確診為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這種肝病無法醫(yī)治,最終可能導致死亡。前不久,葉海濱的病情惡化住進醫(yī)院,生命危在旦夕。為了挽救兒子的生命,陳玉蓉請求醫(yī)生手術將自己的肝移植給兒子。
然而,就在手術前常規(guī)檢查中,葉海斌被查出丙肝,必須全部切除,需要母親切1/2甚至更多的肝臟給兒子。可是,母親患有重度脂肪肝,1/2的肝臟不足以支撐其自身的代謝。無奈,捐肝救子的手術被取消。
陳玉蓉從醫(yī)院出院后,當天晚上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每天走十公里。在隨后的7個多月里,她每餐只吃半個拳頭大的飯團,有時夾塊肉送到嘴邊,又塞回碗里去。
陳玉蓉說自己有時太餓了,控制不住吃兩塊餅干,吃完了就會很自責。7個多月來,她的鞋子走破了四雙,腳上的老繭長了就刮,刮了又長,而幾條褲子的腰圍緊了又緊。
當她再次去醫(yī)院檢查時,奇跡出現(xiàn)了。脂肪肝細胞所占小于1%,脂肪肝沒有了。就連醫(yī)生都感嘆:從醫(y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內(nèi)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醫(yī)生說“沒有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肯定做不到!”2009年11月3日這對母子在武漢同濟醫(y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臟移植手術。
有關感動中國的觀后感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煤礦71歲的退休工人,40多年前迎娶朋友的遺孀,并將朋友的兩個兒子養(yǎng)大;20多年前因骨折病退,照顧同時因患有“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兒三人。
宋文驄——壯志凌云
宋文驄,飛機總體設計專家,殲10飛機總設計師。原籍云南省大理。
1960年畢業(yè)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F(xiàn)任中國航空工業(yè)第一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型號總設計師、自然科學研究員。世紀60年代初,宋文驄就和同志們一道首創(chuàng)了我國飛機設計第一個氣動布局專業(yè)組并擔任組長,開始了對飛機新式氣動布局的深入研究。80年代中后期,上級發(fā)文提出要研制一種適合我國空軍2000年以后作戰(zhàn)環(huán)境的殲擊機,并列為國家重大專項,代號為“十號工程”。56歲的宋文驄,被國防科工委正式任命為殲—10飛機總設計師。
今年,殲—10在國慶節(jié)閱兵中大顯身手,讓世界矚目。這是我國自行研制,具備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戰(zhàn)斗機。隨著殲—10 飛機的研制定型和裝備x隊,我國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第三代戰(zhàn)斗機設計技術。
200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盛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上午11時11分,由空軍151架飛機組成的空中梯隊準時飛越廣場上空,由我國自行研制,有著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殲—10"戰(zhàn)斗機編隊驚艷亮相,成為萬眾注目的焦點。
有關感動中國的觀后感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華與誘惑,當物欲的膨脹讓人迷失,當金錢與權力占據(jù)你的心靈,當你人生的坐標發(fā)生了傾斜…那你不妨坐下來看一看《2014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用心來聆聽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們的生命熱忱會讓你我重拾感動與感激之情,撥動你我心靈深處最柔軟的那根弦。如果說人的生命就像浩瀚星海那一顆凡星,那你就不該甘于躲在云層之后,而是應該用你的光亮與璀璨去照亮別人乃至整個世界。
我是擦著眼淚陪孩子看完《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的,我的內(nèi)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擊與神圣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交織的背后,我收獲的不僅僅是文字上的樸實與感動,更多的是內(nèi)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其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如果說學雷鋒離你太過遙遠,那你不妨學學他們。放下內(nèi)心的浮沉與躁動,去感受這些和你我一樣的平凡人而卻不平凡的事跡。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個世界才變得不再冰冷。其實我們無需偉大,我們只需付出一點責任之心、一點關愛之心、一點感恩之心,來回報社會,回報家人就足夠了。其實人生命的長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內(nèi)涵,在于你走過的過程。正如歌手汪峰唱的那首“怒放的生命”一樣,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擁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曾經(jīng)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經(jīng)多少次撲滅了夢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朋友!讓我們一起放飛夢想,超越自我,讓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義!立足本職,在平凡的崗位上展示我們不平凡的力量吧!從此讓我們的人生光榮綻放!
有關感動中國的觀后感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斌強。
陳斌強,是一位平凡的初中老師,平時教學工作比較忙。五年前,他母親得了老年癡呆癥,不但生活不能自理,而且會因為亂走而丟失。做為兒子的他,沒有因為這樣而嫌棄媽媽,也沒有因為這樣而放棄照顧媽媽。為了更好的照顧媽媽,他五年如一日,“綁著媽媽”去上課。每天給自己制定了詳細的作息時間表,喂飯,擦身、帶著媽媽曬太陽……,做到工作和照顧媽媽兩不誤。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孝子”的真正內(nèi)涵。
古話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比路長,子女對父母的愛只有筷子長。但是陳斌強老師對母親的愛,有天空那么大,那么長。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陳斌強老師的孝行感動了全中國。陳斌強,做到了。
孝是兒女向善向上的動力,是成功的階梯。我被陳斌強老師的事跡深深感動!他做了應該做的事,平凡而稀有,不愧為老師!身教勝于言教!看了他的視頻我感動的流淚了,感動的不僅是他對母親的一時關愛,而是他對母親的堅持,這十多年如一日的堅持,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這就是一種信念,一種使命感。有了這種使命感,雖然辛苦,但他內(nèi)心是幸福的!快樂的!
有關感動中國的觀后感
昨晚我們一家觀看了央視一套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人物”,每看一位人物介紹,我和老公都忍不住也流下了眼淚,老公又不時的給兒子講解,時不時地教育兒子。我真的感覺看完之后是對人精神的洗禮,靈魂的凈化。我感到在這些平凡而偉大的人物面前,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他們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上,無怨無悔的做著平凡而偉大的工作,他們從來都沒想到要得到什么。他們做什么都無怨無悔,從來就沒有想到要得到什么。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20年來堅持每周出診6天的百歲仁醫(yī)護胡培蘭老人,都98歲高齡,退休后,她一直堅持坐診。胡佩蘭生活節(jié)儉,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但她經(jīng)常大方地給病人墊付醫(yī)藥費。她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她的頒獎詞是“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y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你是仁醫(yī),是濟世良藥?!敝鞒秩瞬稍L她的時候她說:“對于病人,開藥要以有效為原則,在有效的原則上,要以便宜為原則”這句話我記得非常深刻,如果我們的社會多一點像胡老這樣的醫(yī)生,那我們的社會又多一點和諧,少一點矛盾。當主持人又問她最怕的是什么,她說:“最怕的是躺在床上,什么都叫人做,叫人煩。”我聽到下面有一些善意的笑聲,真的是一句大實話,最讓感動的是那么大歲數(shù)心中裝的全是病人,真的叫我們這些年輕人汗顏。
還有兩位老師,一位是懸崖邊上的護夢人格桑德吉還有一位老將軍夫人龔全珍。同為老師的我深深地為他們所感動,感染。格桑德吉是一位藏族姑娘,師范畢業(yè)后放棄城里優(yōu)厚的工作依然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當起了向村老師,每到周末護送孩子回家,孩子回家的路上都是懸崖,下面是滾滾江水,如果不小心掉下去我估計就尸首都找不見,看著都驚心動魄。培養(yǎng)學生是事業(yè),關愛學生是本能。一切為了學生,這是老師永恒的追求,格桑德吉就是這樣做的。不是遠大的抱負,只是廣闊的胸襟;不是華麗的說辭,只是純凈的靈魂。她是無私的邊疆少數(shù)民族教師。我真的感到震撼,我作為教師自認為很有愛心,但在這位老師面前顯得真的太渺小了,很格桑德吉這位少數(shù)民族的老師我能理解她做的一切都無所求,無所回報,她對孩子對家鄉(xiāng)的愛是出于一種本能,而我有時很多的是有一種功利心,做什么都想得到別人的認可,在這位老師面前我真的感到特別羞愧。還有龔全珍,是開國將軍甘祖昌的夫人隨將軍一起回鄉(xiāng)務農(nóng),當起了小學老師。當主持問她:說最美老師張莉麗想問她做一時的好人難,但做一世的好人就那么不容易了,問她是怎么做到的?!褒徖蠋熣f:”其實一點都不難,我每天晚上都在想自己白天做了什么,看看是不是“好逸惡勞了”。我聽著真的特別感動,真的是發(fā)自肺腑,她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我不知道那些打著為慈善名義作秀的人看到這位本可以“高官厚祿的古稀”老人會不會臉紅。讀她,我懂得了什么是理想主義,而理想主義者可以如何無私。讀她,可以讓今天的領導干部們凈化一次靈魂。只有心中盛滿人間的真情、頭腦裝滿天下的道理,才能通達真理的意義。一位忠于愛情、深明大義的老人,讓我們讀懂了什么才是偉大的人生。
真的,看著這些“動天地,泣鬼神”的人物,我的靈魂真的得到了一種凈化,我們真的應該向這些平凡而偉大的人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