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少年的你》優(yōu)質(zhì)影評精選10篇
這部電影《少年的你》演員都很到位,或許小鮮肉真的成長了,這也是我們所希望的。青春的我渴望愛情,渴望成功,少年的我喜歡你,我同樣喜歡未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少年的你》優(yōu)質(zhì)影評精選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少年的你》優(yōu)質(zhì)影評范文一
少年的你,未來可期
觀影之前沒有報太大期待,只是想看一下關于“校園霸凌”這個罕見的題材。但是整場下來,有幾點還是震撼到我了。
首先,是導演對聲畫技術的把握。這是我平時看電影的首要關注點。大景別的特寫鏡頭,不斷閃回、拼接的剪輯,整體上偏冷郁的低飽和色調(diào),都迸發(fā)出很強的情緒帶動力。
其次,是影片角色的貼合度。整部電影,女主角清新單純,有少年的稚氣,出演高中生絲毫沒有違和感。同樣,其他出境的高中生,也都符合那個年齡段孩子的氣質(zhì),這使影片中呈現(xiàn)的校園環(huán)境比較貼合現(xiàn)實。男主角呢,說實話,他的面相太干凈了,沒能淋漓盡致地流露出小混混的痞氣,不過,他的神情舉止還是在盡量往角色上靠攏,這倒是也符合這個角色的氣質(zhì)——痞氣卻又不失善良。
再次,是演員們的演技。之于這部片子,我對演技的關注主要在于演員的哭戲,而在這一點上,兩位主演都很出彩,尤其是女主角,把委屈、壓抑、宣泄、不滿等各種情緒的哭都把握得很到位,不得不說,我被驚艷到了。
最后,是影片的情節(jié)。主線在校園霸凌,復線在男女主之間的守護與純愛。不能說各個地方都經(jīng)得起推敲,但是至少整體看來主次分明,情節(jié)飽滿,敘述不累贅。唯一不現(xiàn)實的是,小混混小北就這么碰巧是一個善良的人。
其他的呢,我沒有仔細推敲,也不想太吹毛求疵,畢竟僅就現(xiàn)實題材與文學的結合而言,這部電影“贏了”。
《少年的你》優(yōu)質(zhì)影評范文二
真實的青春,生命的完成
這部電影,要講的不是什么青春疼痛。它看似邊緣化的題材,呈現(xiàn)的其實是你我都親歷過的真實。說它真實,是因為他所展現(xiàn)的青春不僅僅是青春那么簡單。單純地以青春期、疼痛、懷舊為商業(yè)賣點,只能讓觀眾看到一個符號化的青春,那樣的片兒所展現(xiàn)的青春,是抽象的,是淺顯的,是為拍而拍的。然而大多數(shù)人的青春并非一個符號。其實本身把青春題材單獨隔離出來就是不對的,它跟童年、成人等其他人生階段一樣,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通常,我們習慣性地忽略了它;但一旦某個時候注意到它,才發(fā)現(xiàn)關于它的記憶一直靜靜地躲在某個角落里,從不曾離開。說它真實,是因為它有紀錄片的質(zhì)感,影片剛一開頭,緊張感、壓抑感鋪天蓋地席卷而來,仿佛把我?guī)Щ亓藥讉€月前的壓抑歲月,盡管現(xiàn)在看來,它好像過了很久很久了一樣。大多數(shù)人的對高三的感覺,其實還是熬,熬過這段艱難的時期,就自然遇見了曙光,這是家長從小灌輸給我們的觀念??删拖耜惸钫f的那樣,從來沒有哪一堂課告訴你如何長大,這其實也是這部電影一直在探討的主題:校園與社會,迷茫與堅定,上進與墮落,罪惡與救贖,淚與笑,黑與白。導演沒有告訴觀眾哪一種是對的、是應該遵循的,是符合社會的普適價值觀,他只是運用回環(huán)往復的片段式倒敘、感傷與反諷的手法,不動聲色地將一個因校園欺凌引發(fā)的社會悲劇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像剝開洋蔥般一層層接近事件的真相。當真相昭然若揭,故事也就結束了。陰沉基調(diào)、壓抑感與無力感一直貫穿電影的始終。校園可能是樂園,也可能是欺凌者的樂園。很少有人能拍著胸脯說,自己從小到大沒有被欺負過一次;包括那些校園霸凌者。很大程度上,那些校園霸凌者自己本身也有被欺凌過的經(jīng)歷,在青少年階段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身心也受過嚴重傷害。世界對于他們來說是非黑即白的,找不到第三種與世界調(diào)和的方式。他們提前認識到社會的冷漠,唯有自己也冷漠,才能與世界和解。他們的選擇本身并沒有什么錯,包括陳念,包括小北,包括魏萊——他們要么忍耐和對抗這個世界,要么就像胡小蝶一樣,否定這個世界。說它真實,是因為在這部電影里,我無法單純批判任何一個人——連一開始被認為很婊的魏萊也是如此,事實上我為她感到悲哀:她的家庭教育其實是失敗的,她的母親教給她的不是平等與尊重,而是等級和對立:要么居高臨下,要么嫉妒陷害。她和他父親之間也沒有交流和理解,而是隔離。在這樣的非黑即白中,魏萊自然習慣了猜忌,她崩潰了,于是把暴力施加給另一個人,來獲得片刻的扭曲化的輕松與自我釋放與安慰。小北則更像一個純粹的悲劇,他只能憤怒地在這滿目瘡痍的狗日世界里踽踽獨行??伤麤]有想到陳念有一天會像一道光一樣闖入他的黑暗的世界,為了那道光,他甘愿變成一簇火,去燃燒自己的全部生命。陳念則是一個矛盾體,她選擇了默默忍耐,但又希望跳脫出來,走向更大的世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北和陳念都是反抗者,只不過陳念的反抗是隱忍,小北的反抗是決絕。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陳念與小北不是愛情,不是友情,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關系:需要與被需要。這樣的愛,很難用什么具體的情感來界定,而更像是靈魂上的相互依偎、抱團取暖,一如《白夜行》中的亮司與雪穗。不論是亮司還是小北,他們都通過如出一轍的滅亡的方式,來實現(xiàn)生命的自我完成。說它真實,是因為本片也在于觸及了校園霸凌這類社會問題的痛點,這也是其深刻之處所在。校園欺凌并非個例,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普遍存在,原生家庭是一個重要因素,對一個人的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無論是魏萊扭曲化的家庭教育,還是小北家庭的缺失,亦或是陳念家庭生活的艱辛與矛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另一個社會原因則是忽略。校園欺凌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司法程序也不好介入,只好教育部門來管;教育部門也不好專門派人來查,只好讓老師負責,老師管不了那么多學生,只好讓家長自己來管,然而很多家長都忙著打工,這樣又回到了家庭問題上。如果說校園霸凌是全世界普遍的校園問題,這一段探討則是中國式校園欺凌的原因。在這部電影的環(huán)境下,它來得恰如其分??赡苁浅鲇谇楣?jié)和觀眾考慮,影片還是把重點放在渲染故事的悲劇性上,并沒有再對背后原因做進一步探討。但也正是這樣的側重,使得這部影片特別地深沉而扭曲。另,導演的敘述方式很巧妙新奇,同時太多的碎片式敘述和情節(jié)跳躍,也要求觀眾必須全程集中注意力。但鑒于這種類型的題材影片在國內(nèi)市場的突破,無論有沒有后繼作品超越,《少年的你》已經(jīng)達到一個相當?shù)母叨?。對于這樣一部優(yōu)秀作品,你我要做的就是買一張票,坐在影院,跟隨著那黑暗中的兩雙眼睛,靜靜地感受與思考。也許這就是好電影帶給我們的意義吧。
《少年的你》優(yōu)質(zhì)影評范文三
可惜,我們沒有保護好《少年的你》
終于看到《少年的你》了。
之所以說“終于”,是因為我與這個電影擦肩而過了兩次。一次是在今年年初的柏林電影節(jié),三部最期待的華語影片最終只看到了《地久天長》,《少年的你》和《一秒鐘》一齊失蹤;另一次是今年6月,滿心期待上映時可以看到這部電影,卻在臨近幾天傳出撤檔的消息。
所以這一次,我買了全國最早的9點場的票,生怕再有什么閃失,又錯過這部片子。因為這是一部粉絲向的電影,按照我寫評論的慣例,在文末曬出電影票,證明確實是親自走進影院觀看,沒有刻意吹,也沒有故意黑,會保持一個比較中立的態(tài)度。
看完《少年的你》走出電影院,我感覺有點恍惚,不清楚這是不是想看到的《少年的你》的樣子。它很真實,又有點生硬。真實在于它對暴力、人性和迷茫最直觀的展現(xiàn),雖然在看預告片時就已經(jīng)提前感受了電影寫實風的質(zhì)感,但最終呈現(xiàn)在大銀幕上還是會令人心驚。
生硬在于電影片頭片尾求生欲極強的“和諧導語”,以及一看就是后配上去的美化教育和法律制度的臺詞。我實在是太討厭現(xiàn)在電影結尾處非要來上一段宣傳片了,這可能都是為了過審的無奈之舉,但我還是想對審片室里的那幫人說,誰慣出來你們的臭毛病?想把每一部電影都變成公益廣告?真惡心。
《少年的你》最終還是妥協(xié)了,我相信原來的版本會更加灰暗,也更加令人心疼。至少目前版本中很多人的表現(xiàn)還是太熱情了,比如那個大多數(shù)鏡頭中都被模糊處理的班主任,很多臺詞都對不上口型,我相信他在原版中會是一個很冷漠的人,如果他對學生有哪怕多一絲的關心,事情也不會變成最終這個樣子。
陳念問小北:你可以保護我嗎?同樣的問題問自己,我們其實根本沒能力保護這樣一部電影,戲中從頭至尾呈現(xiàn)的無力感也帶到了戲外。我們沒辦法改變校園欺凌現(xiàn)象仍然存在的現(xiàn)實,甚至沒辦法完整看到一部講述這個題材的電影。
到最后,陳念和小北還是用自己堅持的方式改變了現(xiàn)狀,也同時改變了彼此的生命。曾國祥在尾聲部分做了很多詩意化的處理,可能也是想淡化結局的慘烈。與國內(nèi)同類型的一些講述校園霸凌題材的作品相比,《少年的你》無疑更絕望,也更現(xiàn)實。
可是這一切又能怪誰呢?怪那個婊里婊氣的魏萊?可她同樣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還是怪在孩子成長中近乎于缺席的陳念母親?可她在生活中同樣是一個失敗者,甚至不敢光明正大地走在街上。每一個人都活得不容易,內(nèi)心壓力的積累只能化作怨氣、嘲諷與憤怒,施加給身邊的人。
這個時候,就凸顯出了小北的可貴。他沒什么文化,但是有一顆想要學習的心,有還一股倔強和狠勁。也許是從小太缺少愛,所以當他獲得哪怕一點點溫暖,都會永遠記在心上。陳念問她:疼嗎?她是第一個問小北疼不疼的人,也是第一個值得小北去犧牲的人。
易烊千璽表現(xiàn)的很好,他為小北賦予了一種在成熟與稚嫩間徘徊的少年感,而這正是這一角色最重要的特質(zhì)。其實啟用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帶給影片更多的關注,另一方面也將影片打上了“粉絲電影”的標簽。粉絲電影大多數(shù)都會崩盤,除非愛豆的表現(xiàn)獲得大眾認可。
但至少在這一部中,易烊千璽的表現(xiàn)還是蠻令人驚喜的。我特別喜歡的一幕,不是一些聲嘶力竭的場景,而是小北睡在沙發(fā)上,陳念問她:“硬不硬”?這句臺詞其實并沒有開車,小北一開始是理解錯了。這時候易烊千璽有點笑場,但還是忍住不笑,這微妙的表情讓我覺得他很可愛,也很有靈氣。他在詮釋小北的過程中沒有一味地突出人物的悲痛,反而增添了一些可愛的瞬間,使得小北這個人物更加地鮮活。
___的角色我倒沒有太多感覺,基本上是平穩(wěn)發(fā)揮。倒是尹昉演的警官戲份不少,其實刻畫他的心路歷程,同樣應和了影片成長的主題。他代表著剛剛從少年過渡到青年的群體,雖然身為一名執(zhí)法者,但還是會有少年人的意氣,在二者之間糾纏,行事邏輯可能會有點奇怪,但確實比較真實,我相信生活中也會有這樣的執(zhí)法者存在。
其實《少年的你》在原著階段就有很大的爭議,作者玖月晞?chuàng)f是融梗,主人公陳念和北野不論是性格身世還是經(jīng)歷,都和《白夜行》的雪穗和亮司有著皮不似骨似的關聯(lián)。后來北野獻身替罪的時候又會讓人想到《嫌疑人X的獻身》天才數(shù)學家為心中的白月光替罪。
不過作為一篇電影評論,我暫且不去理會原著的融梗行為,這一點之后會得到大眾更公允的評價。單純從電影本身的角度出發(fā),我認為改編的還比較成功,雖然還是有點散,當中很多場景會令人覺得有冗贅的感覺,但一些核心場景的爆發(fā)力還是很強烈的。
曾國祥的野心挺大的,他一方面希望展現(xiàn)一段獨特的情感故事,一方面又希望展現(xiàn)少年人成長的心路歷程;一方面希望為拒絕校園欺凌現(xiàn)象發(fā)聲,一方面又希望全景式地展現(xiàn)高三學生從備考到高考的全過程。
這么多的內(nèi)容放在一部電影里面,比例很難協(xié)調(diào),最后的效果也顯得有些支離破碎,如果能就當中一條線和兩條線講的更緊湊,應該會更好。當然作為曾國祥的第二部獨立導演作品(其實《妖鈴鈴》也是他導演的,吳君如只是來充數(shù)),而且是第一次脫離陳可辛的調(diào)教來完成拍攝,有現(xiàn)在這樣一個完成度已經(jīng)不錯,值得鼓勵。
小北在成長,陳念在成長,警官在成長,易烊千璽在成長,曾國祥的創(chuàng)作在成長,我們也在成長。
只要成長,就還有希望,不是嗎?
《少年的你》優(yōu)質(zhì)影評范文四
結局一定被改過!
整部作品最大的問題出在結尾上。我敢說這絕不是曾導想要的結局。陳念一直想去北京,因為她覺得去了北京可以“保護世界”,為此她愿意付出任何代價,所以她一直在忍耐。小北是個小混混,他窮盡一生也無法改變世界。但是他看到陳念有這個能力,所以他要保護陳念。這是小北說的“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陳念要保護世界,所以她必須贏。但是她輸了,因為她犯了罪。為了讓陳念贏,小北把所有罪攬在自己身上,成全陳念。故事到這里發(fā)展非常順,接下來理應是:陳念最后贏了,她獲得了保護世界的機會,但她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一個無辜的人為她做了很多年牢)。而小北替陳念背了罪,他成功的保護了陳念。這樣整個故事是完整的,中心思想也是一致的。
但實際的結局是,陳念和小北都被抓了。陳念被抓,意味著陳念輸了,而小北沒有保護成功,也輸了。這就和之前的鋪墊完全相反。我覺得曾導不會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點。這樣的結局也導致之前的劇情線沒有收束,自殺的女孩,陳念的家庭,小北的家庭,陳念的被欺凌和忍辱負重,導致劇情是散的。
我不知道曾導是不是改了結尾,是不是有什么原因和理由,但是現(xiàn)在的結局真不好。
我覺得導演最開始想要表達的思想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與忍耐(無數(shù)被欺凌事件),最終才能保護世界(立法并解決校園欺凌事件)。但現(xiàn)在的結局更像是:無論什么理由,最終都逃不過法律。
兩星給了___和易烊千璽的演技。本來我想給三星,但最后還是沒給出這一星。我比較失望,可能是之前的期望太高了。我為曾導感到可惜,本來這部作品是可以很好的。
《少年的你》優(yōu)質(zhì)影評范文五
還有很好地提高空間,融梗應當追究
主演___和易烊千璽選角十分巧妙,周冬___十七八歲少女毫不違和。易烊千璽在本片中完全顛覆了我對他以前的印象,在我面前就是一個執(zhí)拗滿身是刺,深處泥淖在自我放棄邊緣掙扎的問題少年。
本部影片運用了大部分跟鏡頭,手持鏡頭,碎片化剪輯,讓整部影片的不安感和恐慌感烘托到極致,最后面的轉折點直接讓電影劇情翻案,如果沒有抄襲一說的話,真的是不錯的作品,可惜編劇涉嫌融梗東野圭吾《白夜行》。曾國祥有較大進步,看片子前半段的時候,很難想象他是用什么意識拍出模擬考試結束后全班按分數(shù)重新排座位然后整個班級在那搬桌搬椅搬來搬去的,這是大陸學生的常識,真實化,生活化,并且搬桌子的形態(tài)和校外不良少年打麻將做成生存質(zhì)感上的呼應,生而圍困,出局即亡?!渡倌甑哪恪愤h不是反欺凌所覆蓋得了的,成人毒雞湯的灌輸“長大就是一場跳水”,青春期微妙的問候“熱不熱?硬不硬?”當時看到這里的時候整個影院的人都笑了,驚悚元素活學活用(開場自殺戲調(diào)度),剪輯上的細節(jié)(高考試卷開封鏡頭切挖掘機鏡頭),都很成熟。一起起步的還有___開掛三年的神演技,演技真實感越來越強,哭戲自然,越是需要封閉空間上的情緒,死角中被制壓的求生欲,越是能調(diào)動起來,她所有的笑著哭或哭著笑都是最多義的,還有她特別經(jīng)得起卡在額頭到下巴的大特寫,將堅定的弱者這一形象刻畫的深入人心。
《少年的你》它很真實,又有點生硬。真實在于它對暴力、人性和迷茫最直觀的呈現(xiàn),生硬在于電影片頭片尾求生欲極強的“和諧導語”,以及一看就是后配上去的美化教育和法律制度的臺詞。電影最終還是迫于審片做出了妥協(xié),相信原來的版本會更加灰暗,更加令人心疼。陳念問小北:你可以保護我嗎?同樣的問題問自己,我們其實根本沒能力保護這樣一部電影,戲中從頭至尾呈現(xiàn)的無力感也帶到了戲外。我們沒辦法改變校園欺凌現(xiàn)象仍然存在的現(xiàn)實,甚至沒辦法完整看到一部講述這個題材的電影。易烊千璽很好,他為小北賦予了一種在成熟與稚嫩間徘徊的少年感,而這正是這一角色最重要的特質(zhì)。小北在成長,陳念在成長,易烊千璽在成長,曾國祥的創(chuàng)作在成長,我們也在成長。只要成長,就還有希望,不是嗎?